阅读 | 订阅
阅读 | 订阅
高端访谈

是“追光者”,也是“激光武器”缔造者,跨行四次初心依旧

激光制造网 来源:科技工作者之家2023-04-15 我要评论(0 )   

早在1977年,就有一位学者对激光武器的存在与否、发展前景作出了科学研判,更是在强激光技术发展领域创造了国内多个第一,使我国跻身世界先进行列。他就是我国技术物理...

早在1977年,就有一位学者对激光武器的存在与否、发展前景作出了科学研判,更是在强激光技术发展领域创造了国内多个第一,使我国跻身世界先进行列。

他就是我国技术物理和强激光研究领域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强激光工程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赵伊君。

赵伊君院士


练字临摹微积分,这个“怪人”不一般

1930年11月26日,赵伊君出生于北京。他的父亲赵广增是中国著名物理学家、教育家。在他很小的时候,父亲就远渡重洋赴美深造,赵伊君和弟弟赵伊笋则是在母亲的照顾下成长的。

赵伊君5岁留影


赵伊君从小就有到书店看书的习惯,在北平读小学时就喜欢读《科学画报》等杂志。1943年底,赵伊君和母亲、弟弟辗转来到重庆与父亲相聚。儿时的赵伊君时常向父亲讨教读书中发现的问题,但赵广增当时的物理实验正处于最关键、最艰难的时刻,早出晚归、十分忙碌,只好从图书馆借来相关领域的图书让儿子自己看。

就这样,赵伊君每向父亲提出一个问题,赵广增就从图书馆借来一本图书让他自己读,赵伊君阅读了大量物理学方面的书籍,了解了牛顿、笛卡尔、爱因斯坦等物理学大师的人生传奇,深深地迷恋上了物理学。

1944年9月,赵伊君考入了重庆中央大学附属中学,父亲的借书行动也一直没有停止,对于中学生来说,很多无异于天书,可面对这些大部头,赵伊君却乐在其中。牛顿的《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太过深奥,赵伊君短时间内并未完全弄懂,于是,他突发奇想,把国文老师布置的练习毛笔字、写小楷作业与解读微积分结合起来。

“人家同学都写字帖了,但老师一看怪了,这学生怎么给我交的小楷也不是字帖,也不知道写的什么东西,结果全都是什么哥白尼的理论。”在听到赵伊君的解释后,老师更为惊讶,一个初中一年级的学生声称自己正在研读大学微积分的课程,这恐怕可称得上是建校以来的一大奇闻。一时间,校内校外都知道有个“怪”人赵伊君了。


频繁转行新领域,祖国需要放第一

作为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大学生,1953年6月,赵伊君从北京大学提前毕业,被分配到哈尔滨正在筹建中的军事工程学院(简称“哈军工”)任教,与中国国防科技事业紧紧地结合在一起。

赵伊君在北京大学的修习课程成绩记载表


入校之后,分配给赵伊君的教学任务是为三、四年级学员开设海军炮光学仪器专业课程。物理系毕业的赵伊君,对于工科课程中的光学仪器一窍不通,面对全新的领域,他将自己的时间进行“三三制”分割:“恶补”知识,跟随老教师听课;与同事合作,翻译教材;独自思考,撰写教学讲义。就这样,赵伊君白天学习,晚上端着冷饭冷菜去锅炉房,借着那微弱的灯光和一点点暖气看书、备课,直到深夜两、三点才回到宿舍休息。

功夫不负有心人,一年之后,赵伊君等人合作翻译的俄文教材《光学仪器理论基础》顺利出版。同时,在苏联专家的指导下,“需求牵引+技术推进”这一国防科研的基本法则,也在赵伊君的心里深深地扎下了根,成为他从事国防科研的指路航标。

正当赵伊君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中时,却得知新修订的教学计划已经将“海军炮光学仪器”这门专业课程删除了,换成了光学仪器结构、使用等基本常识的“光学仪器构造”课程。祖国的需要就是命令,他重新钻进了新领域。起初,因课程调整,赵伊君也感到一些挫折和困惑。但后来他慢慢明白,“从事国防科技事业的人,必须牢固确立世界眼光,树立紧跟前沿意识,做好随时把自己熟悉的东西扔掉,重新起步学习新知识的思想准备。”“从这件事后,国防科技‘变’的这个理念就在我心中扎根了。”

60年代初,中国决定研制原子弹,哈军工承担了原子弹爆炸试验的效应测试分析任务,校领导选定赵伊君领衔光辐射的光学测试组,负责“核爆炸光辐射最小照度到来时间测试仪”和“火球透明层高速摄影”,后来又增加了“光冲量自记仪及标定设备”任务,同时要研制出3种设备,任务颇为艰巨。

从专业来说,赵伊君过去搞光学仪器,现在来搞核爆炸光学。“但这两个光的意义是完全不同的,一个是弱光,一个是强光。更艰难的是,当时没有几个人知道核爆炸是怎么回事。”回望筚路蓝缕的创业岁月,赵伊君感慨万千,但在需要攻克的“山头”任务面前,他从未说过一个“不”字。

先从钻研资料入手,赵伊君与北京的核试验基地核试验技术研究所二室(光测量研究室)的同事们学习、吃住在一起,共同讨论怎样才能用数学和物理的分析方法破解难题,经过半年的昼夜奋战,终于在模拟试验中达到了设计要求。

1964年10月16日,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作为中国第一次核试验任务的参与者,在听到那声东方巨响的一刻,赵伊君在观礼台上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20世纪70年代,赵伊君又转入辐射流体力学、原子结构计算的理论研究工作。在钱学森、周培源、程开甲等老一辈科学家的指导下,在国内首次提出从原子微观结构出发,计算其宏观力学性质的一系列具体的物理力学算法,和同事们一起编制出辐射流体力学一维计算程序和原子Xα波函数计算程序。

对于一个专业基本上定型的科研工作者来说,频繁的转行是大忌。但短短十几年里,赵伊君从物理、海军炮光学仪器,到核爆炸光学测量,再到原子分子物理,多次转换研究方向,尤其在参与保密性任务时,与外界断绝联系,不能发表论文,不能出席学术会议,需要从此隐姓埋名,放弃以往所有的荣誉。赵伊君每次都做到了,也做的很好。


以激光为国铸剑,阔步迈向世界前列

赵伊君在科研领域最后一次华丽转身,也成为他一生中“最紧张的阶段”。从1990年代初开始,赵伊君为了组建队伍,协调任务,几乎没有了“家”的概念,每天把日程排得满满的,天南海北,行无定踪。同事们称他为“空中飞人”,他自己则戏称是“吉普赛人”。

这是因为20世纪70年代,随着中国核试验方式由大气层转入地下,赵伊君所在的光辐射测试专业前途暗淡,研究方向面临再一次调整。“好像是我头一个就主张搞激光的人,我是比较激烈的,原因很清楚,因为搞的是强光,一个应用呢是核聚变,一个应用是强激光。”

20世纪80年代后,在上级的支持下,赵伊君被任命为我国激光“845任务”专家组组长,率领着来自全国五大部门、十个研究所数百名科技人员组成的科研团队紧紧围绕国家军事战略需求,向强激光技术的高峰发起进军,成功跻身于中国激光技术早期研究者队伍之中。


赵伊君在高能激光实验室

为了研究如何实现导弹被激光破坏这一核心问题,激光破坏机理可以确定激光对目标的杀伤破坏能力,验证激光武器存在性定律,赵伊君在强激光技术领域一干就是40余年。他和同事们多方收集激光研究的前沿动态,四处购置设备,自己动手搞加工、做试验,热火朝天地干了起来。

他从擅长的理论入手探索激光破坏机理,在看不到新文献的情况下,在国内首次提出固体层裂破坏理论,并编制出相应的计算程序,取得了开创性成果。1977年,赵伊君撰写了《激光武器发展概况》综述。该文叙述了人类对于以光作为武器从“幻想”成为“现实”的历程,介绍了激光武器的特点以及优异性能,并以“谨慎的乐观态度”对激光武器的发展前景作出了科学判断。

1993年9月,在赵伊君的主持下,经过一年半的日夜赶工,我国第一个强激光试验场终于初具规模。为节省装修耗时,大家一致同意对试验楼作简单清理就开展试验。就这样在一个近似建筑工地的试验场成功地进行了中国第一次高能激光外场打靶。1996年11月,“845”任务组在激光试验场再次进行了一次更高级别的重要试验。参试人员经过两个多月的艰苦奋战,再一次圆满完成任务,创造了中国许多第一。至此,中国成为世界上继美、俄之后第三个进行过此类试验的国家,缩短了我国在这一领域与先进国家的差距,进入了国际先进行列。

“845任务总体组”成员在株洲实验室(左四为赵伊君)

善于接受新事物,敢于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是赵伊君鲜明的个性特征,也是他少年求索、中年勤恳、壮年取得突破的制胜法宝。赵伊君说:“一个国防科技工作者,就像一名奥林匹克运动员,他的使命只有一个:瞄准前沿,拼搏、再拼搏,冲刺、再冲刺,超越、再超越!”

转载请注明出处。

激光应用激光切割焊接清洗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激光制造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获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 用,并注明"来源:激光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及图片,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③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请及时向本网提出书面权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具体链接(URL)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移除相关涉嫌侵权的内容。

网友点评
0相关评论
精彩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