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 订阅
阅读 | 订阅
今日要闻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激光巨人传

星之球激光 来源:IPG光纤激光器2015-09-18 我要评论(0 )   

在国际光学工程学会(SPIE)的这张海报上,他们来自美洲、欧洲、亚洲,拥有不同的国籍、肤色和性别,他们是激光领域最具贡献的科学家,有三分之一的人获得过诺贝尔奖。

  在国际光学工程学会(SPIE)的这张海报上,他们来自美洲、欧洲、亚洲,拥有不同的国籍、肤色和性别,他们是激光领域最具贡献的科学家,有三分之一的人获得过诺贝尔奖。在他们创新工作的基础上,从红宝石激光器开始,各种类型的激光器相继出现,激光科学与技术不断发展,直接或间接地对生活的改变,超越了人类对于光学的想象。
  西奥多·哈罗德·梅曼
  (Theodore Harold Maiman)
  1927 - 2007, 美国
  梅曼是1960年5月16日世界首台红宝石激光器也是首台激光器的发明者。即便是50多年后的今天,他历史性的发明依然具有商业价值。梅曼是美国科学院和工程院院士,获得过美国物理学会、光学学会等多个国际科学技术奖项,还曾两度被诺贝尔奖提名。1984年梅曼入选美国发明家名人堂。
  查尔斯·哈德·汤斯
  (Charles Hard Townes)
  1915 - 2015 , 美国
  有”激光之父“之称的汤斯以他获得了专利的微波激射器理论及应用,以及其他与微波激射器和激光设备相关的量子电子学工作而闻名。1951年,汤斯基于爱因斯坦的理论,正式展开有关激光的研究工作。 1953年,汤斯与他的学生阿瑟·肖洛制成了第一台微波量子放大器。1958年,汤斯和肖洛提出了“激光原理”。1964年,汤斯与尼古拉·G·巴索夫和亚历山大·M·普罗霍罗夫以”产生基于激光器-微波激射器原理构造振荡器和放大器的量子电子学领域基础研究”共同获得了诺贝尔奖。
  尼古拉·基纳迪耶维奇·巴索夫
  (Nicolay Gennadiyevich Basov)
  1922 - 2001, 俄罗斯
  1952年,巴索夫和亚历山大·米哈伊罗维奇·普罗霍罗夫研制出氨分子束微波激射器,提出半导体激光器的设想,发展了制造半导体激光器的方法。1964年凭借他的“产生基于激光器-微波激射器原理构造振荡器和放大器的量子电子学领域基础研究”,与亚历山大·普罗霍罗夫和查尔斯·汤斯共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他还在1970年发明了第一台准分子激光器。
  亚历山大·米哈伊罗维奇·普罗霍罗夫
  (Alexander Mikhaylovich Prokhorov)
  1916 - 2002,俄罗斯
  普罗霍罗夫是莫斯科国立大学的物理学家和教授。他与尼古拉·巴索夫和查尔斯·汤斯以“产生基于激光器-微波激射器原理构造振荡器和放大器的量子电子学领域基础研究”获得了1964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阿瑟·伦纳德·肖洛
  (Arthur Leonard Schawlow)
  1921 - 1999,美国
  肖洛以他对于发展和使用激光器的研究而闻名。他与导师查尔斯·汤斯在微波激射器的早期研究中进行过合作。1958年他们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台微波激射器。1981年,肖洛与尼古拉斯·布罗姆伯根凭借对激光光谱学的独立研究共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阿里·莫蒂默·贾范
  (Ali Mortimer Javan)
  1926 - ,伊朗
  贾范与威廉·班尼特一起以“气体光学微波激射”获得了美国专利。气体激光器是第一台连续波激光器和第一台“利用将电能转换为激光输出原理”进行调制的激光器。
  罗伯特·N·霍尔
  (Robert N. Hall)
  1919 - ,美国
  霍尔在1962年提出了第一台半导体激光器。他还发明了一系列广泛用于微波炉的磁控管并开发了用于电力传输的整流器。霍尔于1977年当选美国工程院院士,1978年当选美国科学院院士。1994年霍尔入选美国发明家名人堂。
  威廉·T·西弗瓦斯特
  (William T. Silfvast)
  1937 - ,美国
  西弗瓦斯特以他发现的多种新型激光器而闻名。攻读博士学位时他第一次用9种元素的蒸气的产生了激光作用。他还在金属蒸气方面有显著的工作,并且提出了超过100种重组激光器及激光产生的等离子体中的激光作用。
  伊莱亚斯·斯尼策
  (Elias Snitzer)
  1925 - 2012,美国
  斯尼策于1961年提出了第一台光纤激光器。他证明了用于激光器增益介质的玻璃的适用性。他的发明包括掺钕和掺饵玻璃。斯尼策参与开发了第一台带有激光玻璃的光纤激光放大器。
  戈登·古尔德
  (Gordon Gould)
  1920 - 2005,美国
  古尔德于1977年凭借光泵浦激光放大器获得美国专利。古尔德从1957年开始的实验室记录里包括了制造可行的激光器的第一篇文档。他对激光器的分析和建议应用出现在“对激光器可行性的初步计算:通过受激辐射轻微放大”这篇文档里,并首次使用”LASER(Light Amplification Stimulated Emission Radiation,受激辐射光放大 )”这个首字母缩写词。
  尼古拉斯·布罗姆伯根
  (Nicolaas Bloembergen)
  1920 - 2005,美国
  布罗姆伯根,出生于荷兰的美国物理学家,于1981年与阿瑟·伦纳德·肖洛和凯·西格巴恩凭借激光光谱学的研究:采用激光光束进行的原子系统研究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布罗姆伯根先生是非线性光学领域的先驱。他于1974年凭借“采用最先进的磁共振应用对凝聚态的研究及有关于相干辐射物质的相互作用”获得了美国国家科学奖。
  C·库马尔·N.帕特尔
  (C. Kumar N. Patel)
  1938 - ,印度
  帕特尔于1963年提出了现在应用广泛的CO2激光器。他拥有36项与激光器和激光应用相关的美国专利。
  杰拉德·莫柔
  (Gérard Mourou)
  1944 - ,法国
  杰拉德·莫柔是发过电子工程及激光器领域的工程师。与唐纳·史翠克兰一起共同发明了啁啾脉冲放大,用以创造超短脉冲和超大密度(太瓦)脉冲宽度。
  彼得·索罗金
  (Peter Sorokin)
  1931 - ,美国
  索罗金为激光器和量子电子学做出了重要贡献,包括在1966年发明了染料激光器。他还是可调制为任意波长的紫外激光器方面的先驱。
  约翰·路易斯·霍尔
  (John Lewis Hall)
  1934 - ,美国
  霍尔与西奥多·亨施和罗伊J·格劳伯一起凭借“包括光学频率梳技术在内基于激光的精密光谱学的发展贡献”获得了200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霍尔创造了使激光器能够以高度精确性测量时间和距离的技术,这种技术对于将激光器从实验室应用转为现代科学的工具基础十分有帮助。
  西奥多·沃尔夫冈·亨施
  (Theodor Wolfgang)
  1941 - ,德国
  2005年亨施与约翰·L·霍尔和罗伊·J·格劳伯一起凭借“包括光学频率梳技术在内的基于激光器的精密光谱学的发展贡献”获得了200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由亨施开发的“频率梳合成器”首次实现了对于光每秒振荡的超精准测量。
  皮特·A·弗兰肯
  (Peter A. Franken)
  1928 - 1999, 美国
  弗兰肯,美国物理学家,被认为是非线性光学之父。1961年发现非线性光学时弗兰肯致力于产生伴有透射光的紫外光的石英晶体高功率红宝石激光器。弗兰肯还提出了非线性光学过程的二次谐波振荡。
  费德里科·卡帕索
  (Federico Capasso)
  1949 - ,意大利
  卡帕索是著名的应用物理学家,在贝尔实验室期间还联合发明过量子级联激光器。他还是超过300篇文献的联合作者以及超过50项美国专利的拥有者。
  瓦伦丁·加蓬塞夫
  (Valentin Gapontsev)
  1939 - ,俄罗斯
  瓦伦丁被称为"光纤激光工业之父",在光纤激光领域拥有超过50年的科研经验,是不断改变激光产业格局的全球技术型公司IPG的创始人和CEO。2009年他获得了美国激光协会自1982年设立、旨在表彰科学、工业、学术或医疗等激光应用领域中做出卓越贡献的科学家、代表最具成就与殊荣的ArthurL. Schawlow奖。
  戴维·N·佩恩
  (David N. Payne)
  1944 - ,英国
  佩恩领导南安普顿团队发明了掺饵光纤放大器。佩恩在1970年代对于光纤制作的研究造就了今天使用的许多种特种光纤。
  阿道夫·吉森
  (Adolf Giesen)
  1946 - ,德国
  吉森在1993年推出了碟片激光器。这种薄碟片激光器是一种产生高输出功率、高效和卓越光束质量的二极管泵浦固体激光器,克服了传统激光棒的热局限性。
  哈迈德·泽维尔
  (Ahmed Zewail)
  1946 - ,埃及
  泽维尔凭借自己在飞秒化学中的研究获得1999年诺贝尔化学奖。他还是奥巴马总统的科学技术顾问委员会成员。
  约翰·MJ·梅迪
  (John M.J. Madey)
  1943 - ,美国
  1971年梅迪发明了自由电子激光器,一种利用准光学谐振腔的相对论电子管。1976年,梅迪和他的合作伙伴在斯坦福大学实现了自由电子激光器10 μm波长时的激光放大。
  玛格丽特·默南
  (Margaret Murnane)
  1959 - ,爱尔兰
  默南以超快激光科学领域及超快光学和相干激光等离子体软x射线源而闻名。2000年,默南获得著名的麦克阿瑟奖。她的工作为光学技术、更快的电脑芯片以及生物和医学成像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应用。
  站在科学巨人的肩膀上,我们为客户提供一系列解决方案、一系列涵盖从紫外、绿光、近红外到中红外,不仅适用于传统的材料加工、医疗、科研及通讯,更适用于新能源、3D打印等许多令人兴奋的应用中的产品,在减少投入及维护成本的过程中提供了更高的工业级性能和稳定性。
  我们怀揣着“让激光器像计算机一样,不仅适用于目前的各种应用、更会成为成大规模生产中所普遍使用的工具”的梦想,秉承制造最优性能激光器的使命,以最新的光纤激光技术和产品,为您插上开拓世界的翅膀。

转载请注明出处。

诺贝尔奖激光科学家光纤激光器3D打印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激光制造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获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 用,并注明"来源:激光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及图片,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③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请及时向本网提出书面权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具体链接(URL)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移除相关涉嫌侵权的内容。

网友点评
0相关评论
精彩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