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ALAT 2019国际(深圳)前瞻激光技术大会在深圳会展中心5层菊花厅举办。会议邀请到来自德国、日本、荷兰、中国、韩国、乌克兰、澳大利亚、美国等多个国家的知名激光、光子学专家参会并作报告;由西南技术物理研究所王浟研究员担任会议主席,南方科技大学张新海教授、西南技术物理研究所安国斐博士分别担任主持人。另外特别邀请到中国工程院院士范滇元、中国科学院院士姚建铨莅临指导。
会前主要参会嘉宾合影
会议主席王浟研究员主持会议
北方激光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才莉致辞
来自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的Tom Gregorkiewicz教授讲解了“全无机钙钛矿纳米晶体光学性能”。
他介绍,全无机铯-铅卤化物-钙钛矿纳米晶体(NCs, CsPbX3 NCs, X = Cl, Br, I)由于其优异的光学性能,近年来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Tom重点介绍了其特性的三个重要方面的最新结果:(i)明确显示NC大小和形状与其带隙之间的关系,以及近端NC之间的有效耦合;(ii)同时形成绝缘的CS4PBR6纳米六边形和CS4PBR6/CSPBBR3混合纳米。CSPBX3 NCS合成过程中的球体;以及(iii)在室内条件下,通过无缝拼接对齐的NCS,滴注胶体自发合并[1]。后一个过程是通过湿度和热处理加速的,而电子束辐照则会阻止这一过程。
德国EdgeWave公司总裁杜可明博士讲题是“超短脉冲激光进展及其在工业中的应用”。
他强调,研究和理解材料与超短激光脉冲之间的相互作用是成功的关键。并重点介绍了对材料与超短脉冲相互作用的基本认识,超短脉冲激光器的特点,应用程序和系统解决方案示例。
日本宇都宫大学的Yoshio Hayasaki教授介绍了“用于材料处理和立体成像的全息多光子激发”。
计算机生成全息图(CGH)允许对飞秒激光脉冲激发进行任意空间形状控制,并且显示动态CGH的空间光调制器(SLM)已被用于实现材料处理的动态控制,非线性显微镜和新颖的信息设备。 用于激光激发材料的全息技术具有七个优点:具有光束分裂和成形的高通量,高光使用效率,可重构光束整形,透明材料内的三维结构,在目标运动的情况下的瞬时光束照射 和变形,光学系统的校正,通常是球面像差校正,以及用于补偿光学系统中未知缺陷的激光脉冲的自适应波前控制,以及不可预测的机械运动和空气扰动。
韩国科学技术院的孔弘珍教授讲题是“受激布里渊散射在高功率与高重复频率激光系统的应用”。受激布里渊散射(SBS)是一种著名的声学声子非线性散射效应。孔教授详细介绍使用SBS-PCM和SBS脉冲压缩器相结合的相干光束。
乌克兰国家院士、浙江工业大学特聘教授Volodymyr Kovalenko讲解了“激光技术未来发展的最新现状和前景”。他以自身到中国近10年的体验,强调中国的激光产业、科研发展快速,以及他接触的学生学习能力非常强,因此他呼吁更多关注中国的激光发展,要留意每一个领域的进步。
澳大利亚麦考瑞大学的Rich Mildren教授讲题是“钻石激光器的新概念”。
通过受激散射在钻石中的激光作用提供了通向功率,窄线宽和波长范围的新激光能力的途径。 自大约10年前首次使用人造钻石的拉曼激光器演示以来,在超快速到cw的时间范围内使用拉曼激光器的金刚石激光器功率输出方面取得了快速进展。Rich回顾了最新的发展,并突出未来的突出前景,包括相干单模光束生成和通过钻石布里渊激光作用的新的极具前景的方法。
美国新墨西哥大学Claude Phipps教授讲题是“脉冲和连续激光器在地球和空间中应用的最新进展”。Claude曾在著名能量与核武器机构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加州)、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新墨西哥州)工作,他研究使用脉冲激光去除空间碎片的计划。
在固态激光器中,光纤激光器的几何形状在每单位体积(200J / cm3)的散热和能量提取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导致单纤单模输出可达20kW,这在20年前是不可想象的。这些可以通过叠阵和合成产生100kW。多模光纤系统可提供高达500kW功率,并可实现高达50%的“电光插拔效率”。
原定由深圳技术大学主任阮双琛教授的讲题由欧阳德钦博士代讲,题目是“中红外光纤激光器及其应用”。研究小组在掺铒光纤激光器,2.8μm和3.5μm掺铒氟化物光纤激光器及其应用方面开展了相应的工作。
日本电气通信大学Akira Shirakawa教授介绍了“用于高功率飞秒激光器的新陶瓷材料”。
随着飞秒脉冲激光器的应用日益广泛,激光二极管泵浦锁模激光器的研究和发展也在不断深入。本个报告介绍了研究基于透明陶瓷的飞秒激光器作为实际光源。
同样来自日本电气通信大学的Kenichi Ueda教授带来了讲题“用于无热透镜固体激光器的热容有源反射镜研究”。
即使在薄碟片几何形状的情况下,热透镜问题也是固态激光器的最严重缺陷。Kenichi Ueda提出了一种概念改变高效冷却,以在碟片式激光器的全孔径上实现均匀的热致相移。HCAM技术由底部冷却区域控制和薄环加热器控制组成,用于微调。HCAM设计可在较宽的磁盘厚度范围内将热相位降低两到三个数量级。我们研究了薄碟片激光器顶盖体积中的第二次HCAM效应。
(本次会议有八位学生演讲,他们带同自己的论文海报参会,分别来自复旦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北方激光研究院、中科院物理所、大族激光光源事业部等单位)
本届会议由中国光学光电子行业协会激光分会、北方激光研究院(西南技术物理研究所)、广东省激光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主办;承办单位包括《激光技术》编辑部、深圳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中山大学中法核工程与技术学院、广东省激光行业协会、深圳技术大学等;中国兵工学会激光技术专委会参与协办。今年是该会议第三次举办,旨在打造激光与光子学技术科研领域具有国际性一流水平的会议活动。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