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外轴承零件支线的工艺过程
外轴承零件支线的生产节拍是1 分钟,满足年产20 万件的要求。配备一个棒料输送机,单次装填可以连续工作10 个小时以上。
棒料输送机将外轴承零件的环棒料送入车床进行第一个工序OP10的加工,加工完成后,(71)尾座气爪移动到加工区,内撑夹持外轴承,与主轴一起旋转,机床进行切断加工,切断之后尾座气爪移开,(71)门式机器人的机械手进入机床将尾座气爪上的零件取走,放到焊接工位的上料区,焊接工位的机器人将外轴承零件抓取到焊接工位并定位,并将由触点支线输送过来的触点焊接到外轴承上,焊接完成后由焊接工位的机器人将零件放到第三工序的上料区,由(75)门式机器人和第三序车床OP30 和第四序车床OP40 完成剩下两序的加工,第三序和第四序之间有翻转工位进行翻转,加工全部完成的零件进入(79)输出料道输送到工件收集区进行收集和检查。
图7
2.3 内轴承零件支线的工艺过程
内轴承零件支线的生产节拍是1 分钟,满足年产20 万件的要求。配备一个棒料输送机,单次装填可以连续工作10 个小时以上。
棒料输送机将内轴承零件的环棒料送入车床进行第一个工序OP10的加工,加工完成后,(89)尾座气爪移动到加工区,内撑夹持外轴承,与主轴一起旋转,机床进行切断加工,切断之后尾座气爪移开,(90)门式机器人的机器人进入机床将尾座气爪上的零件取走,放入第二序车床完成剩下工序的加工,加工全部完成的零件进入(93)输出料道,输送到工件收集区进行收集和检查,至此内外轴承组件的全部工序完成。
图8
3、水泵座生产线
水泵座生产线构成包含水泵座生产线、工件输出料道、工件检测区、包装区等,如图2。
3.1 水泵座生产线的工艺过程
水泵座生产线有两条相同的支线构成,单条支线的节拍为2 分钟,两条线平均下来的生产节拍是1 分钟,满足年产20 万件的要求。每个支线配备20P 的料仓,单次填装可以连续工作12 个小时以上。
水泵座毛坯由(104)门式机器人从(103)自动料仓中抓取出来,快进到第一工序的车床OP10 的工件等待区,当车床完成第一工序OP10 加工后,机器人进入到车床内部,定点到工件交换区,先将加工完成的零件卸下,机器人头部转动90°后将毛坯件送到车床卡盘中,然后退出车床,快进到(107)翻转工位,翻转工位完成零件的翻转180°动作,机器人抓取翻转后的零件快进到第二工序的车床的工件等待区,当第二序车床完成零件的第二工序OP20 的加工后,执行和第一工序相同的动作,将零件进行交换,然后机器人将第二工序完成的零件放到(108)输送托盘上,输送托盘移动到加工中心序的上料位置,当需要上料时由(109)门式机器人的机器人抓取,进行OP30 工序的两个工位的加工,期间两个工位需要交换工件时经过(110)翻转工位进行翻转,然后再由机器人进行装夹,最后由机器人将完成的工件放入到(112)工件清理工位进行清理,然后放到(114)输出料道上,输送到工件收集区进行收集和检查,至此水泵座零件的全部工序完成。
图9
4、生产线总控系统和零件转运仓库
生产线采用现场总线技术,对线上的设备进行实时监控,并设有总控室(图10)对全线的生产状态进行掌控,生产线的现场设置大屏幕(图11)实时显示生产线状态信息,生产线的一端设置有集中的工件收集和检测区(图10),对加工完成的零件进行检测和零件中转管理。
设备运转的运转状态通过远程的工控机进行收集,利用模态组件进行集中收集、整理和显示,对设备运转状态进行分析,并提出预警及警报信息。
图10
图11
总结
自动化工厂采用了模块化和现场总线的设计思路,每条生产支线按照工序分成各个独立的单元模块,各个模块之间通过现场总线CC-Link 共享信息,模块之间相互彼此独立,各个模块可以独立运转,同一单元内的机器人和机床也采用分离式的控制,相互各不影响,即使机器人出现故障,机床也可以继续运转,就连中转的料道也设计成独立控制的形式,这种模块化的设计,也有利于设备的维护和检修。正是因为这种模块化的设计,所有设备可以随时转入半自动或全手动的运转模式。
注:
1.年产量是按年时基数3820 小时,设备运行负荷90%,合格率97%计算的结果。
2.零件的切削参数的选择是依据进口刀具公司提供的依据进行选择的。
3.RAS 是Reliability(可靠性)、Availability(有效性)、Serviceability(可维护性)的缩写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