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请注明出处。
机器人
国产机器人标准缺失乱象丛生 产业集群防“野蛮生长”
星之球激光 来源:中国质量报2015-10-09 我要评论(0 )
近日,记者在深圳市宝安区一家电子企业采访时,发现在其自动化生产车间里有10多台等待维修的机器人。
近日,记者在深圳市宝安区一家电子企业采访时,发现在其自动化生产车间里有10多台等待维修的机器人。记者询问原因,相关负责人说,这批国产机器人用了不到两年就出现了性能下降、精度偏移等问题。
工业机器人产品为何会出现如此严重的质量问题?记者调查后得知,虽然我国工业机器人高速发展,但整个产业基本处于无序阶段,没有形成规范化的标准体系,导致工业机器人产业“野蛮生长”,机器人产品质量得不到保障,导致国内工业机器人的大部分高端市场都被外国品牌所占领。
标准缺失 乱象丛生
近年来,我国机器人产业蓬勃发展,国内工业机器人使用及销售复合增长率保持在30%左右,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机器人消费国。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统计,我国2014年工业机器人销量高达5.6万台,同比猛增54%,大幅超出市场预期。中国机器人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已经形成了100多家从事机器人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工程应用以及零部件配套的产业集群,全国各地纷纷建设和筹建机器人产业园,机器人的应用已遍及汽车制造、工程机械、医药食品等行业。
但由于国内工业机器人标准缺失或不全面,很多国内机器人的概念企业用“攒机器人”的方式研发工业机器人,只做简单拼凑;甚至还有些机器人公司,鼓励客户买自己的组件回去组装工业机器人,并且在不做任何与认证相关测试的情况下,就直接用于生产线。
记者发现,这些现象渗透在国内工业机器人产业的各个方面,比如某集成商在使用进口机器人时,由于接口标准方面没有相关规定,进口的机器人仅开放了低速串口,无法与实时测量设备的高速数据接口进行对接,导致机器人集成应用方案的实时测量能力受到限制。由于没有权威性认证机构,国内工业机器人的性能下降很快。即便是在同一家机器人制造企业,其产品质量忽高忽低都是常有的事。
发展应当重质量
“未来十年,汽车工业机器人的应用最为广泛。”有业界人士曾指出,在专项资金的补贴激励下,珠三角地区的制造业企业将成为转型“中国智造”的关键。随着市场需求大幅增加,“中国制造2025”会给国产机器人企业实现“弯道超车”,带来巨大市场机遇,国产机器人产业将迎来迅速增长的黄金时期。
一场盛大的机器人“武林大会”已在悄然进行。如何让工业机器人规范化发展,提升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的核心竞争力?记者走访了多名工业机器人知名专家,寻问解决之道。
专家表示,虽然我国在相关零部件方面有了一定的基础,但是无论从质量、产品系列全面,还是批量化供给方面都与国外存在较大的差距,特别是在高性能交流伺服电机和精密减速器方面的差距尤其明显,直接影响了我国机器人的价格竞争力。加上国内标准不健全,市场竞争越来越大,国内很多企业的工业机器人产品,普遍没有经过专门机构进行系统化检测和认证,就直接在市场进行销售。专家呼吁,国内机器人产品质量问题要引起高度重视,要加快建立工业机器人标准体系。
致力规范化发展 有志者在行动
深圳作为中国经济改革开放前沿城市,据统计2014年机器人产业链企业有237家,产业总产值480亿元,拥有了完善的硬件产业链和迅速膨胀的智能制造市场。虽然在机器人领域已经积累起雄厚的产业实力,但由于市场准入标准不一,各企业的机器人产品质量仍参差不齐。
深圳市大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就是在迷茫中摸索前进的企业,该公司隶属大富配天集团,是深圳一家集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为一体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在进行机器人研发之初,该企业也曾因为不知该如何参照国内标准而犯难。但在决定严格参照欧洲标准来设计工业机器人后,该企业突破了瓶颈,通过不断完善横向通用技术的综合融通能力,强化自主创新的研究开发和纵向一体化精密制造的能力,最终成为了端到端网络工业技术提供商。
“标准可以使机器人设计和测试规范化,使企业工业机器人产品的功能、性能和稳定性得到保障。”大富配天集团副总裁兼首席技术官、深圳市宝安区机器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执行理事长徐志根告诉记者,目前我国已经发布的机器人标准27项,行业标准5项,主要应用于工业和特定非工业环境、可自动化控制、可编程、可操作的机器人,以及在多轴、固定或移动情况下可编程的机器人,但还没有严格的产品设计、测试和市场准入标准。
如今,深圳为解决工业机器人“野蛮生长”等不规范现象,发挥工业机器人领域独特的产业集群优势,聚集了深圳市大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标准技术研究院等21家企事业单位,成立了国内首个由企业承担秘书处工作的工业机器人标准联盟。
据联盟秘书长徐志根介绍,深圳市工业机器人标准联盟与国内其他标准化组织机构对比,凝聚了行业力量,有效地整合了工业机器人企业、行业组织、标准化组织、科研院所、检测机构等各方面资源,建立了工业机器人行业标准平台,成立有广泛代表性的高水平的专家顾问委员会,开展国内外工业机器人标准研究,引导企业参与国内外标准研制工作,力推将联盟标准转化为行业标准、国家标准乃至国际标准,实现行业规范化发展,提升工业机器人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激光制造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获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
用,并注明"来源:激光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及图片,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③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请及时向本网提出书面权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具体链接(URL)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移除相关涉嫌侵权的内容。
相关文章
网友点评
0 条相关评论
热门资讯
精彩导读
关注我们
关注微信公众号,获取更多服务与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