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 订阅
阅读 | 订阅
电子加工新闻

引领创新:武汉光谷“先行先试”

星之球科技 来源:荆楚网2013-11-12 我要评论(0 )   

迈入新世纪,武汉确立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城市精神,将创新改革写在发展的大旗上,一次次承担起国家改革探路重任。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两型社会试验、国家创新型...

        迈入新世纪,武汉确立“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城市精神,将创新改革写在发展的大旗上,一次次承担起国家改革探路重任。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两型社会”试验、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和国家信息产业基地、综合性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全国首个综合交通枢纽研究试点城市、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城市、全国首批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一系列全国改革试点在汉展开,武汉已然成为名副其实的“国家试验室”。

  国家视野中的武汉权重亦不断加码,武汉在全国的战略目标实现“三级跳”:从“中部重要的中心城市”到“中部中心城市”,再到“国家中心城市”。“复兴大武汉,重振大武汉雄风!”铿锵有力的话语,在三镇上空激荡回响。改革开放的历史血脉涌动不已,大武汉勇立潮头,在冲刺国家中心城市的征程中,以前所未有的气势正开创一个又一个辉煌。

 

  “光谷”频吹创新号角

  2001年7月6日,原国家计委正式发文批复,在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建立首个国家光电子产业基地,即“武汉·中国光谷”。

  国家试点的背后,是武汉强烈的改革和发展渴求。2000年5月,在汉26位院士、专家联名向国务院建议:在武汉建立“中国光谷”。2001年1月16日,注册国有资产为15亿元的武汉高科国有控股集团公司成立,统一经营“武汉·中国光谷”。

  2009年,东湖高新区成为继北京中关村之后第二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借鉴美国硅谷机制的武汉“黄金十条”出台,世界纳米专家王肇中、激光器权威闫大鹏……海内外4500多名高层次人才纷至沓来。

  光纤光缆生产规模全球第二,光电器件、激光产品抢占国内市场四成份额,“北斗军团”在泰国曼谷与全球百家企业争夺30亿元订单,“中国光谷”光芒四射。

 

  武汉光电子产业现状及前景

  25年的发展历程中,光谷始终坚持创新创业,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初步形成了光电子信息产业为主导,生物医药、新能源环保、高端装备制造、高技术服务业竞相发展的“131”产业格局。2012年,光电子信息、生物、高科技服务等主导产业增长30%以上。高技术服务业达1002亿元,成为高新区第二个千亿元产业。光谷生物城跻身全国生物产业基地前三甲。

 

  近日日,东湖高新区正式发布《2012东湖高新区创新发展报告》。报告从创新成果产出、创新平台搭建、企业创业成长、创新经济发展、创新环境营造等方面充分展示了东湖高新区2012年取得的丰硕成果。

 

  2012年是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的第三年,也是示范区各项建设工作纵深推进的关键之年。这一年,国务院批复同意《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武汉市出台《促进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科技成果转化体制机制创新若干意见》(外界称“黄金十条”),示范区经济规模继续保持30%的快速增长,企业总收入突破5000亿元,在光通信、激光、数控机床等领域诞生了一批国内外领先的创新成果,移动互联网、3D打印、生物质能等新兴产业加速培育,新型产业技术研究院、新型孵化器和加速器、天使投资等蓬勃发展,人才特区、资本特区建设不断深入,企业“创业-成长-壮大”的内生机制持续强化,自主创新能力、经济产出能力、示范带动能力大幅提升,铸就了示范区创新发展不竭动力。

 

  代表国家参与全球光电子产业竞争的主力军。诞生了中国第一根光纤,中国第一个光传输系统;已建成我国最大的光纤光缆研发生产基地、我国最大的光电器件研发生产基地,我国最大的激光产业基地;其中光纤光缆生产规模全球第一(年产光纤7000万公里;激光企业200多家,市场占有率连续11年超过50%);拥有我国光电子领域唯一的国家实验室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在光通信、激光、集成电路、光显示、半导体照明、地球空间信息等领域,在国内具有较强竞争优势。代表性企业:烽火科技集团:武汉邮科院是中国光通信的发源地,其下属公司烽火科技是目前全球唯一集光电器件、光纤光缆、光通信系统和网络于一体的通信高技术企业,主导制定了4项国际通信标准。2012年完成销售额168亿元;

 

  长飞:光纤拉丝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光纤销售规模全球第一,2012年年产值70亿元;

  光迅科技:光电器件市场占有率排名全球第七名;

  华工科技:中国最大的激光设备制造商,汽车顶盖激光焊接工艺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武汉锐科:自主研发和生产的高功率光纤激光器打破了国外少数公司的产品价格垄断和技术封锁。

 

  “两型试验”探索发展新路

  2005年春,中央决定:促进中部崛起!武汉要做中部崛起的战略支点。

  两年后的12月,武汉城市圈获批“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没有现成的样板和模式,武汉要探索一条有别于传统模式的工业化、城市化发展道路。

  “两型试验”打开经济发展新模式的大门。2007年至今,武汉市单位GDP能耗由1.26吨标煤/万元下降为0.82吨标煤/万元。

  大东湖生态水网、汉阳六湖连通……江、湖、港、渠“织”起庞大生态水网,蓝天、碧水成为武汉新印象。

 

  “金改”瞄准中国金融中心

  刚结束的武汉金博会上,备受关注的《武汉金融改革创新总体方案》公开亮相。

  武汉“金改”提出七大创新任务:一、深化科技金融创新发展;二、推动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三、发展中小金融机构;四、完善金融市场体系;五、建设中部金融中心;六、扩大区域金融合作;七、完善风险管控机制。

  新三板、区域性股权市场、中小企业私募债……眼下,中国证监会所推行的多项改革,几乎全部在武汉试点。

  武汉“金改”目标宏大:2020年全面建成中部金融中心,2030年努力建成全国性金融中心。

 

转载请注明出处。

暂无关键词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激光制造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获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 用,并注明"来源:激光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及图片,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③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请及时向本网提出书面权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具体链接(URL)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移除相关涉嫌侵权的内容。

网友点评
0相关评论
精彩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