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 订阅
阅读 | 订阅
电子加工新闻

激光专家王立军当选2013年中国科学院院士

星之球激光 来源:光电论坛2013-12-23 我要评论(0 )   

近日,2013年中国科学院公布了最新产生的53名中国科学院院士和9名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名单,激光光学领域的专家中科院长春光机所王立军研究员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信息技...

     近日,2013年中国科学院公布了最新产生的53名中国科学院院士和9名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名单,激光光学领域的专家中科院长春光机所王立军研究员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信息技术科学部)。

    根据《中国科学院院士章程》和《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工作实施细则》的规定,2013年中国科学院选举产生了53名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长春光机所王立军研究员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信息技术科学部)。

    王立军院士简介

    王立军,男,1946年7月生,吉林省舒兰市人,中共党员,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第十届、第十一届信息科学部专家评审组评审专家、中国宇航学会光电技术委员会第二届常务委员会常委、国家科学技术奖专家评审组评审专家、全国光辐射安全和激光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集成光学与纤维光学专业委员会委员、激光产品世界杂志、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等杂志编委。

    学习和工作经历:

    1970.6-1973.8 吉林大学半导体系半导体器件专业学士

    1973.8-1986.5 吉林大学电子科学系助教、讲师(其中1979.10-1982.2 吉林大学电子科学系半导体物理与器件物理硕士)

    1986.5-1999.8 中国科学院长春物理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研究室主任(其中1988.5-1989.6 瑞士邮政电报电话公司访问学者)

    1993.2-1995.6 美国西北大学量子器件研究中心高级访问学者

    1999.8  至今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王立军研究员长期从事激光技术等领域的基础及应用研究工作。他带领其研究团队,突破了前人旧框架,从理论上阐明了瓦级大功率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运作的可行性。提出了多增益区等新结构和设计理念,攻克了芯片制作、器件封装等系列关键技术,于2004年在国际上首次研制出瓦级连续输出单管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随后又提出了张应变宽带隙势垒背面衬底发射的新结构和设计思想,于2011年研制出92瓦脉冲单管激光器,被美国2个杂志评价为:“单管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取得92瓦输出功率记录”。提出并实现了高功率激光面阵与其衬底材料制成的微透镜面阵单片集成,使激光光束质量获得成倍改善。上述开创性工作为该领域研究奠定了基础。

    在国内率先开发出长寿命边发射无铝量子阱高功率激光器,取得了多项国内同期最好成果。提出了四种半导体激光合束结构和方法,研制出千瓦级高光束质量高功率密度半导体激光系列光源,在多领域获得重要应用并产生了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曾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3项;发表SCI、EI论文264篇;获授权发明专利39项;合著专著4部。2004年获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5年被评为吉林省高级专家,2010年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2013年12月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2010年长春光机所王立军当选“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

    2010年12月14日,中国科协会员日暨“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颁奖大会在北京召开,全国共有977名优秀科技工作者受到表彰。长春光机所任建岳研究员、王立军研究员当选“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

    任建岳研究员多年来一直从事空间光学遥感器方面的研究,他带领科研团队多次承担国家重大科研项目,从新一代相机的863课题预研,到刚发射不久的“遥感八号”卫星有效载荷,为我国航天遥感技术的发展和国防建设做出了做出了杰出贡献。其研究成果分别于2007年和2008年获得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国家科技发明二等奖。自2000年以来,共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了10篇科技文章,其中6篇为EI收录,4篇为中文核心期刊;取得了几十项国防发明专利的授权,其中大视场离轴遥感相机的技术方案是国内首创。

    王立军研究员在国内率先提出了以无铝量子阱新材料替代传统材料提高激光器寿命的新途径,攻克了芯片制做、器件封装和大功率散热等工程化核心技术,开发出四大系列产品。在国际上首次通过理论和实验证明了微米级短光学腔结构能够实现瓦级大功率激光输出;在国际上首次研制出大功率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研制出四种大功率半导体激光器,成功应用于国家重大、重点型号等项目中。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吉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获授权发明专利21项;发表论文280篇,被引用426次,合著专著3部。

    “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评选活动是于1997年经中国科协五届五次常委会议批准开展的,面向我国各领域的基层一线工作科技工作者,每次表彰人数不超过1000名。“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对被授予者只授一次,为终身荣誉。中国科协先后分别于1997年、 2001年、2004年,共三次评选表彰了785名优秀科技工作者。长春光机所王家骐院士曾在2004年获得该荣誉称号。据悉,从2010年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将每两年评选一次。

    王立军研究员始终如一专注激光领域

    瑞士邮政电报电话公司,美国西北大学量子器件研究中心都留下了他学习、工作、探索的足迹;细致严谨是他学习工作的一贯准则;大功率半导体激光、光纤激光技术及应用研究是他的兴趣所在。他就是中科院长春光机所的王立军研究员。

    在长期从事大功率半导体激光、光纤激光技术及应用研究的过程中,他一方面不断充实理论知识,提升自己的知识储备,一方面注重科学实践,结合理论,反复实验,不断改进,取得了一个又一个骄人的创造性成果。他攻克了激光器面阵单片集成关键技术,实现了5mm×5mm面积上900个大功率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单元单片高密度集成,使我国成为在国际上继美国之后掌握该项技术的国家。“这种大功率激光器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它的应用领域,原来的的激光器只能应用于通信、存储、条码扫描等方面,而现在的这种大功率激光器则能应用于激光医疗、工业加工等方面。不但能够提高激光器的使用寿命,而且在节约能源方面有重大突破,例如他们新研制的以大功率半导体激光器为光源的加工设备的整机的插头效率是目前广泛使用的灯泵浦激光加工机的40倍,是高效节能更新换代产品,国内目前无该类产品。”王立军介绍说。

    记者了解到,目前,王立军研制出的半导体激光治疗仪已与医院建立了临床实验的合作关系,不久将可以应用于十几个科室的疾病治疗。而他与中科院物理所等单位合作在国内首次研制出60英寸、80英寸激光电视显示样机,为我国激光显示技术的发展做了开创性的工作。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机所王立军研究员,作为吉林省半导体激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在激光领域取得了惊人的成绩。他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吉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吉林省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世界华商创新奖1项,均为第一完成人。还先后取得国家和省部级鉴定成果20项,发表学术论文350篇。2004年获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5年被评为吉林省高级专家,2010年获得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p#分页标题#e#

    王立军团队成功攻克大功率半导体激光器关键技术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了解到,由该所研究员王立军带领的课题组攻克了大功率半导体激光器关键核心技术,成功开发出千瓦量级、高光束质量、小型化的各种半导体激光光源,并将成为工业激光加工领域的新一代换代产品。

    王立军对记者说,大功率半导体激光器是激光加工、激光医疗、激光显示等领域的核心光源和支撑技术之一。由于西方发达国家掌控着大功率半导体激光器关键核心技术,长期以来,我国工业用激光加工设备不得不依赖进口。

    王立军介绍说,他们的团队历经数年努力,通过激光光束整形、激光合束等关键技术,实现了高光束质量半导体激光大功率输出。

    据了解,日前由王立军团队承担的这项研究——“高密度集成、高光束质量激光合束高功率半导体激光关键技术及应用”荣获了2011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项目组已经开始与一汽集团和北车集团接洽,尝试将这项技术应用于汽车制造等领域。

    王立军:探索激光奥秘的“拾贝者”

    他长期从事大功率半导体激光、光纤技术及应用的研究工作,研究成果涉及工业、医学、国防等众多领域,缩小了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他和他的团队先后获授权发明专利24项、授权实用新型专利17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吉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吉林省科技发明奖1项;他投身激光领域四十年,拥有众多头衔和荣誉,始终战斗在科研第一线。他就是中国科学院长春光机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王立军。

    针对国产激光元件使用寿命短、效率低、性能落后,国外在大功率半导体激光器等领域一直对我国禁运、限运的情况,王立军和他的团队以“无铝长寿命量子阱激光器”为突破口,经过数年研究,攻克了“高密度激光列阵集成”“高效率散热”和“高效率激光合束”等关键技术,并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连续输出功率达到瓦级的大功率垂直腔面发射激光。他的研究成果不仅填补了国内空白,而且使我国在该领域的多项研究走在世界前列。

    从前在生产中采用的灯泵浦激光加工光源的插头效率只有1%左右,王立军经过长期攻关,使半导体激光泵浦模块的使用寿命从2000小时提高到3万小时以上,达到或超过国外同类产品。以半导体激光为泵浦源的激光加工光源插头效率达46%,工作效率提升了40倍以上,仅此一项就为国家和相关行业节省了大量能源和资金。

    在关系百姓生活的实用领域,王立军正带领他的团队把更多的激光科技成果带入日常生活。他研制的“激光电视机”2005年获得国家鉴定,正逐步走进百姓家庭。在医学领域,他和团队研制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激光治疗仪,打破了国外对该领域的垄断和控制,成本也大大降低。

    王立军一直致力于我国激光技术的发展,为我国激光技术的进步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不仅填补激光领域的多项空白,还推动着我国激光技术走出国门。

 

转载请注明出处。

暂无关键词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激光制造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获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 用,并注明"来源:激光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及图片,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③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请及时向本网提出书面权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具体链接(URL)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移除相关涉嫌侵权的内容。

网友点评
0相关评论
精彩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