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汽车应 该在“中国制造2025”中扮演怎样的角色?汽车智能化目前存在着怎样的发展瓶颈?汽车企业和互联网公司应该如何携手打造中国自己的智能汽车?日前,由中 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和即墨市汽车行业协会联合举办的首届“中国汽车智能化峰会”在青岛即墨隆重举行,政府、汽车产业、IT产业以及互联网产业的专家学者各 抒己见,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工业和信息化部原党组成员、总工程师朱宏任认为,我国汽车智能技术标准体系严重滞后,缺乏全 局性政策和完善的标准体系,相关企业基本处于各行其是、自行发展的状态。“在智能驾驶技术发展和配套设施建设方面,智能辅助驾驶系统、传感系统、车载终 端、V2V/V2I等车联网通讯协议、测试评价以及其他共性关键技术并没有统一的标准”。
更为严重的是,随着汽车技术发展和实用化进程加快,汽车智能化、电动化和网联化呈现逐步融合趋势,而国际上智能汽车技术标准和法规随之升级和完善,这对我国汽车智能化的发展提出更加严峻的挑战。
“在 智能汽车的研发上投入少,所面临的共同问题是关键的、共性的、核心技术的缺失,关键零部件长期被国外大企业所垄断,更让我们忧虑的是国外几乎所有的整车企 业都在智能化研发与应用方面投入巨资,前瞻布局。”在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徐和谊看来,国内在汽车智能化方面的研发、投入还相对较少,懂 得智能汽车技术的尖端人才极为匮乏,而且科研单位与整车企业之间对汽车智能化理解的差异也较大,产学研尚不能紧密地结合,都在阻碍汽车智能化的发展。
对此,徐和谊建议,在国家层面,政府要抢占制高点,在法律法规、交通的配套设施等方面,政府要配合汽车企业做智能汽车的研发,要在国家层面识别核心技术,指导和加大对核心技术的研发投入,制定技术路线,引领技术方向。
在 行业层面,徐和谊说,要制定中长期汽车智能化发展规划,建立汽车智能化产业联盟,构建汽车智能化的发展路径。整车企业要加强对智能汽车前瞻性技术的研发投 入,加强汽车智能化技术的人才储备,同时还要加强与互联网企业、IT企业等方面的联合,突破行业发展的瓶颈,寻求实力强且可信赖的战略合作伙伴,加强交流 合作,真正实现开放创新和协同创新,加快智能汽车关键技术的突破。
朱宏任提出,要加快智能汽车战略和发展路线图的研究制定,加快智 能汽车标准法规体系的建设和完善,多方合作加快智能汽车关键技术及零部件的自主研发,推动实施智能汽车试点示范运营项目。“在已有基础上,需加强战略引 导、健全和完善标准法规体系,加快核心技术研发创新,集合汽车产业内与信息、电子、互联网以及新材料等相关产业共同力量,推动智能汽车的发展。”朱宏任 说。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