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 订阅
阅读 | 订阅
医疗激光新闻

瑞波光电推出美容祛斑用755nm激光芯片

Nick 来源:激光芯片破局者2018-07-30 我要评论(0 )   

目前激光是除斑除色素的优秀解决方案,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色素性病变治疗方面的主流波长有694nm、755nm、808nm、1064nm等。

目前激光是除斑除色素的优秀解决方案,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色素性病变治疗方面的主流波长有694nm、755nm、808nm、1064nm等,其中755nm波长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应用波长,主要原因为755nm波长对于黑色素吸收效果的专一性是所有激光除斑当中最高的一个,专一性越高,去除黑色素的效果越明显,清除率高,可缩短治疗次数,皮肤安全性也越高。

755nm波长:黑色素吸收率高

从黑色素的吸收峰来看,755nm的吸收系数为8-10,1064nm吸收系数在4-5之间。黑色素的吸收率随波长增加而降低,波长越长,黑色素吸收越少。所以,黑色素吸收越高,激光作用就越明显,755nm可充分作用于目标靶组织。黑色素的吸收率随波长增加而降低,波长越长,黑色素吸收越少,则治疗时所需要的起效能量就越高。因此在黑色素吸收问题上,755nm激光使用较低的能量就能达到显著的治疗效果,将副作用降到最低。

755nm波长:黑色素相对血液的吸收能量比率高血红蛋白竞争性吸收少

将激光打到皮肤上,黑色素以及血液都会吸收能量,我们在考虑波长对黑色素吸收率强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其对血液的吸收率,因为当血液和黑色素两者都能吸收的同时,黑色素就没有相对优势了。由于血液并不是我们目标要处理的对象,所以我们不希望血液吸能量吸得太好,因为血液吸能量吸得越好,代表越多能量并非有效率在处理黑色素。

非目标物(血液)吸收能量,除了整体能量输出要加强以务求黑色素获得一定程度的刺激外,也会带来不必要的副作用,例如红肿、皮下出血、反黑等,延长了恢复时间之余,还增加副作用的风险,如色素沉淀、反黑(hyperpigmentation)和反白 (hypopigmentation)。

所以,黑色素相对血液的吸收能量比率越好,意味着血红蛋白竞争性吸收少,激光作用效果就越好。755nm黑色素相对血液的吸收能量比率好50倍,而1064nm黑色素相对血液的吸收能量比率只高16倍,相比之下,755nm作用效果比1064nm好3倍左右。

所以755nm激光的优势在于,它具有较高的黑色素吸收比率,血红蛋白竞争性吸收少,这意味着它可以在较低的能量水平上就能达到效果,大大减少了上述副作用的机会,缩短了恢复时间,减少了所需的治疗次数。

755nm波长:足够的穿透深度

色素性皮肤问题的激光波长选择在满足上述两个条件时,还有一个条件同样至关重要,那就是这些波长对皮肤的穿透深度必须达到真皮层,才能有效改善浅表层至皮肤深层的色素性病变。

瑞波光电推出美容祛斑用755nm激光芯片

上图中虽然没有明确标识出755nm波长的激光皮肤穿透深度,但根据波长区间对应的穿透深度来看,以及结合下图不同波长对皮肤的穿透深度不难看出,755nm波长能有效穿透至皮肤真皮层,对表皮到真皮各种色素病变都能达到不错的治疗效果。

瑞波光电推出美容祛斑用755nm激光芯片

755nm波长能有效穿透至皮肤真皮层

正是看到了激光在医疗美容市场的广阔前景,作为国内极少数研发和生产大功率激光芯片的专业供应商-深圳瑞波光电子有限公司从2014年就开始研发医疗用激光芯片,现开发出755nm激光芯片,型号为RB-755A-350-8-2.5-SE,发光条宽350um,腔长2.5mm,工作功率8W,光电转换效率42%,工作电压1.9V。(根据单管芯片测试数据得到。单管芯片测试时,以 COS(Chip On Submount)封装形式,COS 测试温度为 25℃,热阻为 2~3 K/W。)

瑞波光电推出美容祛斑用755nm激光芯片

755nm 芯片PIV曲线

瑞波光电推出美容祛斑用755nm激光芯片

755nm 芯片寿命测试曲线(连续电流)

瑞波光电推出美容祛斑用755nm激光芯片

瑞波光电755nm 芯片老化数据(脉冲电流,脉冲宽度50ms,重复频率10Hz)。完成850小时,即3000万个脉冲,满足祛斑和脱毛应用的寿命要求2000万次

除了755nm波长外,瑞波光电针对医疗美容市场还开发了780nm、808nm、880nm、1064nm、1470nm、1550nm等多款单管芯片产品,均得到了市场的积极反馈和认可,目前都在批量出货中,欢迎感兴趣的行业同仁前来咨询。

转载请注明出处。

激光芯片瑞波光电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激光制造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获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 用,并注明"来源:激光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及图片,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③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请及时向本网提出书面权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具体链接(URL)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移除相关涉嫌侵权的内容。

网友点评
0相关评论
精彩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