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 订阅
阅读 | 订阅
芯片/显示

长虹激光电视C5U、C7UG通过首批激光电视4K超高清认证

Nick 来源:洞察网2018-12-24 我要评论(0 )   

12月17日,由中国电子商会、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共同主办的“2018中国平板电视行业大会”在北京召开。会上,由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联合长虹、海尔、峰米、坚...

12月17日,由中国电子商会、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共同主办的“2018中国平板电视行业大会”在北京召开。会上,由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联合长虹、海尔、峰米、坚果、极米 等企业共同制定的《激光电视4K超高清显示认证技术规范》发布,据悉这是业内首个激光电视产品规范,今后消费者选购激光电视将有标可依。

 

长虹激光电视C5U、C7UG通过首批激光电视4K超高清认证

 

成绩出众 长虹激光技术领先

激光电视4K超高清显示认证技术规范的颁布,也首次为激光电视给出了定义:激光电视是指采用了激光投影显示技术,配备专用投影幕,可接收广播电视节目的设备。标准规范从清晰度、4K视频解码、亮度、对比度、色域覆盖度等等多方面多维度的对送检产品进行了评测。首批参与认证的产品中长虹的C5U、C7UG表现优异,尤其在主要画质指标方面表现出色,亮度、对比度、色域覆盖率均高于技术规范的标准要求达到A+水平。


长虹作为国内知名的彩电品牌,在激光电视领域一直深受消费者信任。日前长虹激光显示科技公司高层表示,长虹在激光显示上拥有18年的技术沉淀,不断自主创新,在光学引擎、消散斑、光效技术上都有一定的优势,并在很早以前就布局了代表行业最高显示水平的三色激光显示产品的研发。

 

长虹激光电视C5U、C7UG通过首批激光电视4K超高清认证

长虹激光影院C7UG


     大屏尊享 家庭影院绝佳伴侣

激光电视作为家庭影院的首选,原因其一是激光电视带来的大屏享受。近两年来彩电大屏化消费成为主流,激光电视的尺寸均在80-100吋左右,为追求极致观影体验的用户提供相当优质的视觉体验。长虹的激光电视C5U拥有80吋、90吋不同两种选择,可以根据需求选择,此外C5U的观影体验绝佳,采用了长虹自主研发的色彩提升技术,色域覆盖率高达130%,同时拥有4K超高清画质,提供目前最优质的观影体验。


长虹的激光影院C7UG亮度高达350尼特,甚至超过普通LED电视,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环境光对屏幕显示的影响另外长虹C7UG搭配抗光屏幕,可支持多种亮度模式,130%的高色域覆盖率,可真实还原自然色彩。艺考长虹自主研发的色彩提升技术,C7UG可以呈现出更加漂亮的,真实自然的图像及画面C7UG激光影院凭借0.233:1的投射比,利用超短焦技术,赋予了投影过程当中更为灵活的,省心的操控环境,是家庭影院的不二之选。


今年十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开播国内首个上星超高清电视频道——CCTV 4K超高清频道。包括北京,广东,上海,浙江和深圳等13个省市的有线电视网可开通接收长虹C5U和C7UG作为市面上少数的支持HDR 4K的激光电视,对4K节目高还原表达和对细节的呈现也让用户仿佛置身节目现场一般,体验感受十分震撼。

 

长虹激光电视C5U、C7UG通过首批激光电视4K超高清认证

DLP影院成像技术


柔和护眼 娱乐健康相辅相成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印发的《十三五”全国眼健康规划(2016—2020年)》,明确指出,需要进一步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来提升人民群众的眼健康水平。在日益注重健康的社会环境下,电视护眼技术成为用户关注的焦点,目前,中外彩电制造企业生产的具备护眼功能的电视产品主要防治蓝光对眼部造成影响。


“激光电视”从根源上解决了电视对眼睛伤害的问题,激光电视健康护眼的特性是由其发光成像原理决定的。液晶或OLED电视均采用直射式成像,观看时间过长,容易引起视觉疲劳。而激光电视经过屏幕将光线反射到观看者的眼中,如同自然界的万物反射阳光最终成像进入眼帘,光线柔和舒适不刺眼。同时 C5U和C7UG均搭载长虹仿生激光成像技术,反射光线如月光般的柔和,观看起来更加舒适、自然、不伤眼,是全面满足理论视觉要求且对肉眼无害的显示产品让用户在享受观影的同时保证了眼部健康

 

长虹激光电视C5U、C7UG通过首批激光电视4K超高清认证

长虹激光电视C5U


长虹激光电视领域造诣颇深,打造出许多深受消费者喜爱的产品,取决于长虹坚持不断探索的精神,相信未来长虹将打造更多优质产品,为用户提供更品质的生活。

转载请注明出处。

激光电视激光显示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激光制造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获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 用,并注明"来源:激光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及图片,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③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请及时向本网提出书面权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具体链接(URL)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移除相关涉嫌侵权的内容。

网友点评
0相关评论
精彩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