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请注明出处。
展会新闻
政策推动机器人产业发展 全球机器人企业强势出击
来源:NEPCON2016-03-23 我要评论(0 )
去年《中国制造2025》规划落地,明确将工业机器人列入大力推动突破发展十大重点领域之一,促进机器人标准化、模块化发展,扩大市
去年《中国制造2025》规划落地,明确将工业机器人列入大力推动突破发展十大重点领域之一,促进机器人标准化、模块化发展,扩大市场应用。根据《工信 部关于推进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到2020年,要建立完善的智能制造装备产业体系,产业销售收入超过3万亿元,实现装备的智能化及制造过程的 自动化。
据公开数据显示,目前工业机器人自动化的全球领导者为韩国。在此情况下,韩国的机器人密度超过全球平均值的7倍(478台),紧随其后的是日本(314台)和德国(292台)。美国目前的机器人密度是164台,居全球第七的位置。
中国的机器人密度为每10000名工厂工人拥有36台机器人,仅达到全球均值的一半,居世界28位。在整体的全球统计中,这大致与葡萄牙(42台)或印 度尼西亚(39台)相当。但在大约五年前,中国开始进行史无前例的追赶游戏以改变现状,现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工业机器人销售和增长市场。
相关数据显示,中国2014年一年的机器人销售量为57100台,而此前从未达到这个数字。 这种爆发式增长将在预测期内继续:2018年中国的机器人安装量的占比将超过世界的1/3。
据悉,全球56%的工业机器人应用在中国。预计到2020年,我国工业机器人年销量将达到15万台,保有量达到80万台;到2025年,工业机器人年销量将达26万台,保有量达180万台。机器人产业已经被定义为“中国制造2025”必须要占领的高地。
为了更准确的反映出全球电子制造业的发展趋势,更好满足中国市场和不同专业领域客户的需求,为所有参展商和专业观众提供优质服务,作为电子制造行业内集中展示从表面贴装、电子制造自动化设备及技术到印制电路板领域历史悠久且规模出众的展览会之一, NEPCON China中国电子展以敏锐的行业眼光和独特的创新理念顺应潮流并推进着时代需求,在延续其高品质专业性的基础上,紧跟行业创新的步伐策动电子制造展示转型升级,力求通过打造汇聚全球知名电子制造品牌的良性平台,让更多电子领域的新产品、新技术和新工艺得以全面展示,从而有效促进我国电子制造行业的发展。
ABB是全球领先的工业机器人技术供应商,提供从机器人本体、软件、外围设备、模块化制造单元、系统集成到客户服务的完整产品组合。日前,ABB发布了全球首款真正实现人机协作的双臂工业机器人YuMi, YuMi在英文中是“你和我”的意思,意味着人机协同工作,共创无限可能。据报道,这款机器人YuMi能够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与人类进行协同作业,它将全面引领人机协作新时代的来临。
近日《机械工业“十三五”质量管理规划纲要》发布,提出机械工业不仅承接着高端装备制造等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而且面临着传统产业向现代制造服务业转型升级的艰巨任务。据了解,《规划纲要》以全面提高机械工业产品质量和质量管理水平为目标,以创建世界知名品牌为主线,以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为支撑,统筹规划,多措并举,促进机械工业实现由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的历史跨越,为实现机械强国夯实质量管理基础。
中投顾问高级研究员贺在华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国家对机器人产业,在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上起到重要作用。一方面政府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互联网+和中国制造2025,大力促进机器人新兴市场的成长,创造世界上最大的机器人市场;另一方面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为机器人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撑,使机器人行业得到新一轮“爆发式增长”,成为制造业璀璨升起的新星。
随着电子产品工艺和人力成本的不断上升,使传统中国电子制造业面临发展瓶颈,采购新型的自动化设备取代人工并挑战工艺极限将成为未来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新形势下,随着传感器、机器视觉、控制器和传动控制等相关自动化产品在电子制造行业的诸多成功应用,越来越多电子制造企业对生产成本和效率的关注,未来2~3年内,电子制造业将迎来自动化换装的高潮。
据悉,2016年4月26-28日, NEPCON China 2016中国电子展将全新开启上海世博展览馆1号馆和2号馆,作为亚洲地区电子制造行业久负盛誉的商贸交流权威平台,NEPCON China 2016中国电子展会立足时代前沿进行模式创新,引领电子制造行业展示新风尚!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激光制造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获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
用,并注明"来源:激光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及图片,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③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请及时向本网提出书面权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具体链接(URL)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移除相关涉嫌侵权的内容。
相关文章
网友点评
0 条相关评论
热门资讯
精彩导读
关注我们
关注微信公众号,获取更多服务与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