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来李斌投出一个110亿IPO,激光雷达三国杀格局即将改写?

  激光制造网  来源:创业邦

日前,汽车激光雷达独角兽图达通(Seyond)借壳上市递表港交所。去年12月20日,香港SPAC公司(特殊目的收购公司)TechStar(股票代码:7855)发布公告,宣布已与图达通达成业务合并协议,后者计划以De-SPAC(特殊目的收购公司并购上市)模式登陆港交所。

招股书显示,图达通中国主要运营地为黄山,官网显示在硅谷、苏州和上海设有研发中心。

图达通背后,站着一支豪华的投资阵容,包括赛力斯、蔚来、上汽、均胜电子、愉悦资本、顺为资本、淡马锡等,政府类基金苏州相城参与了C轮融资,黄山建设则是本次PIPE的主要投资者。根据公告,图达通的估值已达到117亿港元(约合110亿元人民币)。

值得注意的是,早在2018年,蔚来资本便入股图达通A轮融资。如今,蔚来成为图达通的最大客户,贡献了约9成营收。IPO后,蔚来创始人李斌旗下基金HonourKey Limited持股超9%。

如果成功上市,图达通将成为继禾赛科技和速腾聚创之后,国内第三家上市的激光雷达企业。

两位创始人出自百度

“从行业终局出发,不一味追求性价比”

去年10月24日至11月27日期间,国内自动驾驶可谓迎来“资本盛宴”。

地平线、文远知行、小马智行连续三家百度系大牛创办的自动驾驶公司接连敲钟,百度也因此做实了中国自动驾驶“黄埔军校”称号。

值得注意的是,图达通创始人兼CEO鲍君威同样出身百度体系。

北京大学物理系本科毕业后,鲍君威前往美国深造,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攻读电子工程专业并获得博士学位,主攻方向为电子工程领域。

图达通创始人兼CEO鲍君威,图源:图达通

在读博期间,鲍君威就与两位师兄开始创业,公司专注于他所研究的半导体光学测量技术。2001年初,这项技术被当时的世界第二大半导体公司东电电子看中,并以1.5亿美元的价格将公司收购。

2014年,百度美国研发中心大规模扩张,计划在当地建立数据中心硬件研发团队,鲍君威因此加入百度。2015年12月,百度自动驾驶事业部成立,鲍君威负责带领车载计算系统及传感器团队。

在与激光雷达供应商Velodyne的合作过程中,鲍君威逐渐萌生了创业做激光雷达的想法。

2016年11月,鲍君威与同在百度负责传感器技术的李义民一起辞职,共同创立了图达通,鲍君威担任CEO,李义民担任CTO。

很快,图达通在2018年实现了第一批激光雷达系统的出货,并获得了蔚来资本领投的3000万美元A轮融资。

除了资金支持,蔚来还带来了实实在在的订单。

2021年1月,蔚来在NIO Day 2020上发布了首款旗舰轿车ET7,搭载了图达通的激光雷达。

2022年3月,图达通的1550nm激光雷达产品随蔚来ET7开启量产交付,图达通也因此成为全球首家实现1550nm激光雷达量产的公司。

当时,激光雷达行业正朝着小型化、低成本、多传感器融合的方向发展,技术路径主要有1550nm和905nm两大主流路线。图达通选择聚焦1550nm激光雷达技术,该技术具有探测距离远、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但在全球范围内此前尚未实现大规模量产。

此后,蔚来NT2.0全系配置了图达通的猎鹰激光雷达。

蔚来ET9,图源:蔚来

2024年12月21日,蔚来ET9上市,新车采用了三颗图达通的激光雷达,包括一颗主视激光雷达和两颗侧向补盲雷达。随着蔚来ET9的上市,图达通的905nm技术平台产品Robin W也实现了前装量产交付。

至此,图达通成为激光雷达行业中唯一一家同时拥有1550nm和905nm产品量产落地经验的公司。

除了蔚来,图达通还为深向、嬴彻科技及陕重汽等主机厂及ADAS/ADS公司交付了总计超过39.1万套车规级激光雷达解决方案。截至2月3日,该公司已获得宏景智驾、挚途科技、Pony AI等另外6家公司的赢单设计,并与易控智驾等多家公司签订了合作协议。

此外,图达通的激光雷达解决方案还成功应用于多种非汽车场景,包括高速公路、地铁、铁路以及采矿等领域。

在“车路协同”方面,该公司直接参与了苏州高铁新城一期、二期与三期项目、北京亦庄项目、西北首条高等级车路协同路段、桐乡首个车路云一体化样板等项目。

根据灼识咨询的资料,图达通2023年交付总计超过14.7万台车规级激光雷达,2023年ADAS激光雷达解决方案销售收入全球排名第一,是全球首家实现量产的车规级高性能激光雷达解决方案供应商。

另据2024年7月,Yole Intelligence《2024年全球车载激光雷达市场报告》显示,中国激光雷达供应商共计拿下全球84%的份额。其中,禾赛以高达37%的市场份额位居总营收第一,速腾聚创紧随其后占据21%,图达通则位居第三,市场份额19%。

第三代图像级超远距主视雷达猎鹰K3(Falcon K3)与超广角激光雷达灵雀D(Robin D),分别为1550nm与905nm技术路线,图源:图达通

鲍君威曾说,创业过程中,定力很重要,“不要总想着一蹴而就,一飞冲天。”“研究自动驾驶,是一个很重要的使命,不能一味追求性价比,而是要从行业终局出发,用合适的技术和合适的方案去解决问题。”

之所以图达通能够率先量产1550nm激光雷达,也正是印证了这句话。

估值110亿,李斌持股超9%

睿兽分析显示,图达通成立至今共完成了8轮融资,既包括来自汽车行业的蔚来资本、上汽恒旭资本、赛力斯、汽车零部件厂商均胜电子等产业资本,也有高榕创投、BAI资本、愉悦资本、顺为资本、斯道资本、淡马锡等风投机构,此外还有政府类基金苏州相城参与了C轮融资,黄山建设则是本次PIPE的主要投资者,投资方阵容不可谓不豪华。

相关公告显示,图达通的估值已达到117亿港元(约合110亿元人民币)。同时,图达通还引入了三位PIPE投资者(通过私募方式投资于已上市公司股份的投资者)累计约5.513亿港元(约合人民币5.147亿元)的投资。

按照规划,这5.513亿港元中,大部分将用于研发和升级,以及其他和研发相关的活动,约占总额的40%。其余部分,有25%用于建设和升级产线,15%用于优化供应链,10%用于海外扩张;最后留10%用于公司的一般用途,包括其他投资收购等。

IPO后,图达通创始人鲍君威将通过旗下High Altos Limited控制公司4.59%投票权,通过Phthalo Blue LLC控制8.07%投票权,通过Enlightning Limited(雇员持股计划)持股1.08%,通过委托股东持股1.06%,合计控制公司约14.8%投票权;

联合创始人、CTO李义民持股1.69%,TechStar发起人持股1.84%,TechStar A类股东持股8.09%;PIPE投资者中,黄山建投资本持股2.85%,富策持股1.15%,珠海横琴华盖持股0.06%。

此外,其他现有股东持股69.52%。其中,蔚来创始人李斌旗下基金HonourKey Limited持股9.15%,淡马锡旗下Dahlia Investments PTE持股4.82%。

实际上,图达通已于去年8月通过中国证监会的IPO备案,但至今尚未有进一步消息。

如果此次交易顺利完成,图达通将在香港联交所上市,成为继禾赛科技和速腾聚创之后,又一家成功上市的激光雷达公司。

与禾赛科技和速腾聚创不同,图达通此次选择通过SPAC(特殊目的收购公司)的方式实现“曲线上市”。

具体而言,SPAC公司通过IPO筹集资金并存入托管账户,随后收购一家私人运营公司。一旦收购完成,目标公司将继承SPAC的上市地位。

这种方式存在一定门槛,例如发起人需具备实缴资产管理规模超过80亿港元,或为指数级上市公司的高层等条件。

早在2022年,港交所便设立了SPAC上市机制。2024年10月30日,东南亚电商代运营公司Synagistics在香港联交所以De-SPAC方式上市,成为香港2022年设立SPAC上市机制后的首个成功并购案例。

2022年12月23日,TechStar在港交所挂牌上市,成为香港第五家上市的SPAC公司,其发起人为信银资本、清科集团、清科资本、倪正东、李竹及刘伟杰,联合保荐人为清科资本和中信建投。

如若图达通顺利“借壳”上市,其背后的投资机构也将迎来收获期。

年入8.8亿但亏近10亿

蔚来贡献约90%营收

图达通核心产品涵盖多个系列。

其中,猎鹰系列专注于超远距激光雷达,是为蔚来Aquila超感系统定制的激光雷达产品,能够有效探测远距离的小型物体。此外,该系列还可以根据其他主机厂合作伙伴的车辆设计需求以及他们期望实现的ADAS(高级驾驶辅助系统)和ADS(自动驾驶系统)功能进行调整,以满足主机厂的具体要求。目前,猎鹰系列已搭载于蔚来多款车型,如ET7、ET5等。

灵雀系列则是中距离紧凑型激光雷达解决方案,主要面向城市中低速应用场景。其中,灵雀W解决方案被蔚来选为副激光雷达,与猎鹰系列形成互补,实现对车辆周围环境的全面覆盖。

捷豹系列主要应用于非汽车场景,如城市道路、高速公路、地铁、铁路等。

从收入构成来看,猎鹰系列一直是图达通的主要收入来源。

2022-2023年及2024年前三季度,图达通来自猎鹰系列的收入分别约为6503.8万美元、1.19亿美元、1.16亿美元,占比分别为98.1%、98.0%、97.7%;来自灵雀系列的收入分别约为0、11.5万美元、224.9万美元,占比分别为0、0.1%、1.9%;来自捷豹系列的收入分别约为82.1万美元、78.3万美元、0美元,占比分别为1.2%、0.7%、0;来自其他的收入分别为44.3万美元、147.4万美元、53.0万美元,占比分别为0.7%、1.2%、0.4%。

从整体营收来看,2021-2023年及2024年前三季度,图达通的营业收入分别约为460万美元(约合3336万元人民币)、6630.2万美元(约合4.8亿元人民币)、1.21亿美元(约合8.8亿元人民币)、1.19亿美元(约合8.6亿元人民币)。

2022-2023年及2024年前三季度,图达通经调整净亏损分别约为1.43亿美元(约合10.4亿元人民币)、1.37亿美元(约合9.9亿元人民币)、7617.2万美元(约合5.5亿元人民币)。截至2024年9月30日,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为3450.5万美元。

图达通解释称,期内出现亏损主要原因包括:全球激光雷达解决方案市场,尤其是车规级激光雷达解决方案市场仍处于发展早期,汽车行业激光雷达解决方案的渗透率仍然较低,公司尚未完全实现规模经济;庞大的研发开支。

相比之下,禾赛科技和速腾聚创目前也处于亏损状态,但两家公司均预计未来将实现盈利。

禾赛科技在第三季度财报中预计,第四季度营收将达到1亿美元并实现2000万美元盈利,有望实现全年盈利。速腾聚创则预计在2025年某个季度实现盈亏平衡,并在2026年实现全面盈利。

蔚来不仅是图达通的早期投资方,也是其最大客户。

2022-2023年及2024年前三季度,图达通来自蔚来的收入分别约为5880万美元、1.10亿美元、1.10亿美元,分别占同期总收入的88.7%、90.6%、92.4%。

截至2025年2月3日,蔚来已选择在其ET7、ET5、ES7、ES8、EC7、ES6、ET5T、EC6等9款车型上采用图达通的激光雷达解决方案。

与图达通对蔚来的高度依赖不同,禾赛科技拥有理想汽车、长安汽车、上汽集团等客户,速腾聚创的客户则包括比亚迪、极氪和小鹏汽车等。

写在最后

目前,激光雷达的价格正在逐步下降。

根据图达通公布的数据,其猎鹰系列激光雷达解决方案的平均售价已从2022年的879美元降至2024年前9个月的703美元。

这一趋势也促使更多平价车型开始搭载高阶智能驾驶功能。

盖世汽车研究院的数据显示,2024年激光雷达的总装机量首次突破150万颗。随着比亚迪“天神之眼”技术的全面推广,激光雷达在10万至20万元价格区间车型中的渗透率有望进一步提升。

华西证券在相关研究报告中指出,随着比亚迪在智能驾驶领域的全面发力,其“鲇鱼效应”将推动各车企加速智能化发展。激光雷达正在10万至20万元价格带的车型中逐步渗透。

此外,随着自动驾驶法规的完善和智能驾驶技术的快速发展,2025年L3级自动驾驶有望实现从0到1的突破。相比L2级自动驾驶,L3级自动驾驶对安全性提出了更高要求,激光雷达的单车配置数量也有望大幅提升。

由此可见,激光雷达行业仍是一片蓝海,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然而,对于图达通而言,过度依赖蔚来以及盈利能力不足等问题,仍是其IPO进程中需要面对的隐忧。


申明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