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国车载激光雷达行业现状分析及发展趋势预测

  激光制造网  来源:中研产业研究院

车载激光雷达作为自动驾驶系统的核心传感器,通过发射激光束实时感知周围环境的三维信息,为车辆提供精准的障碍物检测、路径规划和避障能力。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和智能驾驶技术的突破,中国车载激光雷达行业进入高速发展期。政策层面,《中国制造2025》和《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等文件明确了智能网联汽车的战略地位,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创新。技术方面,固态激光雷达、多传感器融合等技术的成熟大幅降低了硬件成本。与此同时,以禾赛科技、速腾聚创为代表的国内企业迅速崛起,在装机量和技术专利上与国际巨头形成竞争,并推动车载激光雷达从高端车型向中低端市场渗透。

车载激光雷达是一种高精度传感器,利用激光脉冲测距原理,实现对周围环境的三维扫描和实时感知。它主要由发射系统、接收系统和信息处理系统组成,通过发射激光束并测量反射信号的时间,精确计算出与目标物体的距离。车载激光雷达能够生成高分辨率的三维点云数据,帮助车辆感知周围环境,广泛应用于自动驾驶和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

车载激光雷达行业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一方面,激光雷达在自动驾驶和高级驾驶辅助系统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成为提升车辆安全性和智能化水平的关键技术。另一方面,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激光雷达的性能将进一步提升,成本也将逐渐降低,使其在更多车型中得到应用。此外,激光雷达与高精地图、视觉传感器、毫米波雷达等多传感器的融合,将实现对环境的全方位、多层次感知,提高自动驾驶系统的冗余性和鲁棒性。未来,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普及和激光雷达技术的不断创新,该行业有望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

车载激光雷达行业现状分析

产业链结构与技术进展:车载激光雷达产业链上游以光学元件、芯片和探测器为主。中游企业聚焦固态和半固态技术路径,华为、速腾聚创推出的192线激光雷达已实现量产,分辨率与抗干扰能力显著提升。下游应用方面,除自动驾驶外,激光雷达在无人配送车、智慧交通等领域的应用逐步扩展。

竞争格局与市场集中度:行业呈现“头部聚集、国产替代”特征。速腾聚创以32.3%的市占率居首,禾赛科技、华为紧随其后,三者合计占据超70%的市场份额。国际品牌如Velodyne、Luminar则因成本劣势逐渐退出乘用车市场。从技术路线看,半固态雷达因性价比优势成为主流,而全固态雷达尚处研发阶段。此外,跨界竞争加剧,小米、大疆等科技企业通过投资或自研进入赛道,进一步推动行业整合。

据中研产业研究院《2025-2030年车载激光雷达市场深度解码与全球竞合格局研究报告》分析:

当前,车载激光雷达行业正经历从“技术验证”到“规模商用”的转折。一方面,技术成熟度提升与成本下降为大规模装车扫清障碍;另一方面,车企对高阶智驾的刚性需求倒逼供应链加速创新。然而,行业仍面临核心元器件依赖进口、极端环境可靠性不足等挑战。未来五年,随着自动驾驶向L3/L4级别迈进,激光雷达需在性能、成本与可靠性之间取得平衡,同时探索与摄像头、毫米波雷达的多模态融合路径。此外,政策对数据安全与标准化的要求也将重塑行业生态。

车载激光雷达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技术创新驱动性能突破:固态激光雷达将成为主流方向,MEMS振镜和光学相控阵(OPA)技术有望解决机械式雷达的寿命与体积问题。例如,速腾聚创推出的全固态雷达E1已实现360°无盲区扫描,功耗降低50%。同时,算法优化与AI芯片的嵌入将提升点云处理效率,实现实时动态目标追踪。

成本下探与市场下沉:2025年激光雷达均价预计降至0.64万元/套,推动10万-20万元价位车型的普及。产业链上游的国产替代是关键,例如炬光科技的VCSEL激光器已实现量产,替代进口份额。此外,共享出行与Robotaxi的商业化落地将创造增量需求,到2030年车载激光雷达市场规模或突破千亿元。

应用场景多元化扩展:除乘用车外,激光雷达在机器人、智慧城市等领域的应用潜力巨大。例如,美团、京东的无人配送车队已规模化使用低成本激光雷达;智慧交通系统中,激光雷达用于高精度地图采集与车路协同。多场景协同将提升行业抗周期风险能力。

政策与标准体系完善:政府或出台车规级激光雷达的强制性安全标准,推动行业规范化。同时,数据本地化存储与隐私保护要求可能影响跨国企业的市场布局,为本土企业创造机会。

中国车载激光雷达行业凭借政策扶持、技术创新与市场需求的三重驱动,已跻身全球第一梯队。现阶段,国产企业在市场份额、技术专利和成本控制上展现显著优势,但核心元器件依赖进口、极端环境适应性不足等问题仍需突破。未来,随着固态技术普及、多传感器融合方案成熟,激光雷达将从“可选配置”转向“必要感知元件”,推动L4级自动驾驶的商业化落地。

长期来看,行业竞争将聚焦于全栈技术能力与生态协同,具备芯片自研、算法优化与规模化生产能力的企业有望主导市场格局。在智能交通与智慧城市的宏大叙事下,车载激光雷达不仅是汽车工业变革的见证者,更是未来出行生态的基石。


申明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