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2013年成为世界第一大货物贸易国后,中国又在此间召开的全国两会上为自己设立了更高的目标:以创新支撑并引领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推动“中国制造”向全球价值链高端跃升。
这一创新驱动战略与很多发达国家的经济复苏战略不谋而合,观察家们预测,中国与欧美发达国家的竞争将更加激烈,但同时也会形成共赢效应。
西南财经大学国际商学院副教授逯建说,全球正处于信息技术深度应用和新一轮技术革命孕育阶段,技术创新渐趋活跃,国际技术竞争空前激烈。多年来处于全球价值链中低端的中国如果能把握机会,加快自主创新,就能在新一轮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
美国颇具影响力的商业杂志《快公司》2月发布了2014年最具创新力的50大公司,中国国产智能手机小米位列三甲之内。依据该榜单开列的中国最具创新力的十大企业,除华大基因、海尔和一家奢侈品牌外,其余均与数字智能技术有关。这份杂志认为,中国公司已开始在可穿戴设备、智能手机、移动互联等领域展现出很强的创新力。
全国人大代表、华工科技产业股份公司党委书记马新强说:“以数字化智能制造、3D打印等为核心的第三次工业革命已经开始席卷全球,制造型企业如果对趋势看不懂、看得迟,那就输定了。”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促进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推动中国产业向全球价值链高端跃升。
李克强还表示,设立新兴产业创业创新平台,在新一代移动通信、集成电路、大数据、先进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方面赶超先进,引领未来产业发展。
此外,中国还将实行国家创新调查和科技报告制度,鼓励科研人员创办企业。
马新强认为,一旦相关机制得到建立或完善,中国将有能力尽快推进“中国制造”在全球产业链的跃升,“一旦在全球价值链上占据了高端地位,就有了与世界顶尖高手对话的底气”。
以华工科技为例。这家公司在成立之初主要从欧美国家进口激光器,在全球价值链中处于被动地位。通过培养和引进高端人才、加大研发投入,华工科技目前已实现了激光器的自主研发和产业化,在业内跃居全球前三,不仅为三星、微软、苹果等国际IT巨头提供相关产品及技术服务,一些产品还被应用于“嫦娥”系列月球探测器相关部件的制造加工,并将业务拓展到40多个国家和地区。
逯建说,实现产业链跃升后,因为替代进口和扩大出口的原因,中国会在某种程度上与欧美发达国家“抢生意”,但也会产生共赢效应。中国在价值链相对较高的位置,还能将周边的发展中国家组织起来,带动它们的经济发展,为它们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