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 订阅
阅读 | 订阅
电子加工新闻

电子信息制造业 政策引导加速跨界转型

星之球科技 来源:先进制造2014-12-25 我要评论(0 )   

12月24日消息,2014年以来,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呈现出明显的波动态势。产业减速明显,产业销售产值进入一个新的低速增长区间,通信设备制造业增速高位回调,产业出口于...

      12月24日消息,2014年以来,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呈现出明显的波动态势。产业减速明显,产业销售产值进入一个新的低速增长区间,通信设备制造业增速高位回调,产业出口于国际金融危机后首次出现负增长,形势严峻。展望2015年,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产值增速仍将维持在10%左右,产业仍将面临国内外宏观经济普遍降温、增速面临降至个位数风险、领军者与追赶者角色正发生变化、智能硬件与跨界转型成为关键词等新常态,产业发展存在我国工业互联网发展战略部署滞后、集成电路基金可能造成产业分散布局风险、芯片与元件基础制造工艺与国际水平拉大差距、新兴产品和领域尚未取代成熟产品的重要地位、光伏产品和平板显示再次遭遇国际市场出口管制等问题,建议政府应尽快实施工业互联网战略、统筹布局集成电路和平板显示等电子基础产业、进一步优化优势产业集群和区域新增长极、引导发挥龙头企业的战略性作用、丰富新兴产业发展的监管方式和手段、推进电子信息企业跨界并购和发展。

\

  展望2015年,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与中国宏观形势走向一致,从外部环境、整体产业、细分行业、产业转型四方面呈现出新常态。尤其是2014年以来,产业突如其来的出口负增长态势,对2015年产业发展定下了严峻的基调。但同时,应看到集成电路政策效应的显现,以及智能硬件和跨界转型的加速,将为产业注入新鲜活力。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由大变强的历史任务面临严峻挑战,但也呈现新的契机。

  政策引导注入新活力

  (一)外部环境新常态:国内外宏观经济普遍降温

  全球经济仍然处于低位徘徊,不同经济体面临挑战各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将2015年全球经济增速预期由4.0%下调至3.8%。由于法德等核心国经济回暖以及希腊逆转颓废态势,三季度欧元区和欧盟GDP同比增速都好于预期。但由于通货紧缩压力上升,以及希腊政府仍面临着确保主权债务的一系列挑战,2015年欧元区表现仍然令人担忧;由于长期经济结构失衡和石油能源收入下降,俄罗斯经济下行风险增强,而其他新兴经济体也面临通缩压力,难以开启高速增长。有国际机构调查显示,38%的受访者认为全球经济正在恶化,达到两年来的最低谷。

  中国经济也将在波折中低位运行,各行业领域皆面临下行压力。从2014年我国经济趋势看,从第一季度的低位增长至第二季度增速(7.5%)回升,再至第三季度(7.3%)的下降,可以看出,虽然货币政策、基础建设投资项目等政策引导产生了明显成效,但是由于基础脆弱,预计2015年经济基本面仍然难以出现明显回升。特别值得关注的是,房地产市场长期拐点的来临,对我国经济全面转型提出了紧迫要求。由于缺乏显著的增长点,预期2014年全年GDP增速将处于7.2%-7.5%区间,2015年中国经济增速可能继续小幅下降,至7%左右。

  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也受到国内外宏观经济的深刻影响,出现了自国际金融危机后的首次出口负增长,产业投资不断波动。受上年基数较高以及打击对港虚假贸易等因素影响,2014年以来我国电子信息产品进出口额增长由正转负。截至第三季度,我国电子信息产品进出口总额下降3.3%,出口额同比下降1.8%,进口额同比下降5.5%;受稳健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影响,产业投资状况同样令人担忧,规模以上电子信息产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同比增长仅为10.5%,相较同期工业投资,电子信息制造业投资降低了3个百分点,并且再创2014年单月最低水平。预计2015年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出口有望结束负增长,投资增速约为10%,产业外部环境较为严峻。

  (二)产业增长新常态:增速面临降至个位数风险

  2014年,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增速进入较低的增长区间。自第一季度以来,产业增速陡然下滑,直至第二季度企稳回升,再至第三季度基本稳定,但其中只有3个月增速高于10%,即7个月增速都出现了个位数。1-10月,全产业销售产值达8.34万亿元,同比增长10.1%,比上年同期回落1.1个百分点。成熟市场产品产量增速不断下滑,移动通信基站增长形成亮点。手机产品增速继续下降,彩电产量明显上升,移动通信基站增幅超过100%,成为重点产品的最大亮点。2015年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仍然面临着国内外市场深度调整的影响,出口难以成为产业重要增长极,但国家集成电路推进纲要等政策有望拉动产业发展,预计产业规模增长水平与2014年基本持平,保持在10%左右。

  虽然增速有所下滑,但行业效益有望上升。截至第三季度,全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10.1%,利润同比增长30.1%,全行业实现利润率4.1%,不断提升,但仍低于工业平均水平1.4个百分点。龙头企业转型升级有所成效,计算机巨头联想在个人电脑领域的利润增速超过10%,再创新高;家电巨头海尔通过实践“管理创新、模式创新、技术创新”的转型战略,利润增速高达18%;70家元件百强企业利润总额平均增长25.6%;集成电路制造企业中芯国际上半年毛利润率达28%,达近年来最高水平。可以预期,2015年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在转型升级带动下,利润有望进一步提升,达到4.5%左右,不断逼近工业平均水平。

  政策引导将为产业发展注入新鲜活力。2014年以来,在集成电路、平板显示、光伏企业规范条件、彩电行业/手机行业品牌建设以及推进云计算创新发展等方面都出台了国家级或部委级政策措施。最吸引产业界和投资界关注的,莫过于《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以下简称《推进纲要》)。集成电路的重要性毋庸置疑,美国将其视为未来20年从根本上改造制造业的四大技术领域之首,而这份文件的出台将集成电路的地位从产业内部提升到了国家层面,不仅确立了2015年、2020年和2030三个阶段的产业发展目标,更重要的是,在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的指导下,建设性地设立1200亿元国家集成电路基金,并配合地方集成电路基金,带动全产业链和生态链建设。#p#分页标题#e#

  (三)细分行业新常态:领军者与追赶者角色正发生变化

  通信设备制造业仍然是产业发展增速最快的行业,在过去的两年多时间内,成为产业快速增长的主要领军者。但是,从2013年第三季度开始,由于智能手机市场正逐渐饱和,行业增速已经持续下滑。截至2014年10月,通信设备行业销售产值增速已经降至16.3%,比上年同期下降7.8个百分点。预计通信设备行业仍将是电子信息制造业最重要的引领者,但鉴于智能手机市场的逐渐饱和,增速仍将持续下降,2015年可能降至15%以下。

  家用视听行业和计算机行业出现缓慢增长。1-10月,家用视听行业实现销售产值同比增长4.8%;计算机行业出口增速扭转了负增长局面。1-10月家用视听行业内销市场回暖,内销增长1.7%,高出1-9月0.9个百分点。1-10月计算机行业实现销售产值同比增长3.5%,但计算机行业占全行业比重仍继续下滑。展望2015年,联想成功并购IBM X86服务器的后续效应将显现,带动提升我国服务器行业国际竞争力,以及云计算发展的巨大需求,可能带动计算机产业的发展。而随着平板显示产业自给率的不断提高,电视供应链不断完善,但智能电视面临的内容监管不确定性增加,家用视听行业发展喜忧参半。

  集成电路产业在政策推进下不断追赶前进,成为产业未来3-5年的最重要增长力量。根据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统计,2014年前三个季度中国集成电路产业销售额达2125.9亿元,同比增长17.2%。其中,第一季度销售额为587.5亿元,同比增长13.4%,增速为-15.4%;第二季度为751.1亿元,同比增长17.7%,增速为27.8%;第三季度为787.3,同比增长19.7%,增速为4.8%。受利于全球经济形势继续好转,特别是以便携式移动智能设备、智能手机为代表的移动互联设备的快速增长,预计第四季度中国集成电路市场将继续平稳增长。《推进纲要》的发布以及首轮数亿元的投资基金将会带来广阔发展空间,预计2015年集成电路产业将成为拉动产业发展的重点,逐渐确立在产业中的基础性、引领性作用。

  (四)产业转型新常态:智能硬件与跨界转型成为关键词

  手机制造商加紧转型可穿戴设备。一方面,我国智能手机发展逐渐成型,我国智能手机厂商已经具有世界级规模,具有挑战新兴领域的实力;另一方面,智能手机增长从高增长区间进入正常增速,推动智能手机厂商对新型领域的布局。2015年,苹果将正式推出可穿戴手表Apple Watch,这一款被期待的明星产品可能点燃可穿戴市场。国内智能手机巨头也积极布局可穿戴领域,小米已投资25家与智能硬件相关的公司,涉及网络监控头、智能血压计等领域,有望增强小米用户群黏度,进一步提升增值服务类型和方式;联想已发布了首款智能手环SW-B100,并且随着对摩托罗拉收购的进行,Moto360等可穿戴产品也将进一步充实联想的可穿戴家庭。2015年美国消费电子展(CES)期间,中兴、华为也有望推出智能手表等可穿戴新品。

  计算机、家电企业增强全产业链智能化。紫光集团通过对国内芯片龙头企业展讯通信和锐迪科的并购,在短时间内跻身全球芯片设计企业前20名,并一举成为内地芯片设计行业的龙头企业,迅速进入芯片行业全球第一梯队,对于改变目前我国芯片设计业过于分散、企业规模过小的发展困局具有极其重要的示范效应。湘鄂情与安徽广电联合,跨界进入安徽省家庭智能有线电视云终端,而海尔电视和阿里巴巴联手发布海尔阿里智能电视,这些举动都可能成为2015年智能电视和智能家居领域跨界合作的风向标。

  智能汽车可能成为下一个跨界竞争新领域。智能汽车涉及电子元器件、芯片、软件、互联网等电子信息领域,实现技术的融合、产品的融合、业务的融合和模式的融合。国际IT巨头已经积极入局智能汽车领域,如苹果、谷歌、微软将移动智能终端操作系统向汽车迁移,IBM发挥大数据、云计算等方面优势开发全方位联网移动汽车解决方案,而国内的小米、中科博太等企业,也开始积极关注向智能汽车领域的跨界发展,发挥既有的智能操作系统生态圈优势,或通过掌控智能芯片等核心关键技术,实现信息技术与智能汽车的融合。

转载请注明出处。

暂无关键词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激光制造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获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 用,并注明"来源:激光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及图片,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③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请及时向本网提出书面权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具体链接(URL)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移除相关涉嫌侵权的内容。

网友点评
0相关评论
精彩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