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 订阅
阅读 | 订阅
军工航天新闻

机器人成功案例:世界领先的多旋翼无人机

星之球科技 来源:新华网2015-04-06 我要评论(0 )   

从汪滔位于23层的办公室看出去,可以直接平视对面大楼的顶层。如果从地面放飞一架DJI(大疆创新公司)自家的飞行器,多旋翼加速

        从汪滔位于23层的办公室看出去,可以直接平视对面大楼的顶层。如果从地面放飞一架DJI(大疆创新公司)自家的飞行器,多旋翼加速转动上升,一个此前没有航模经验的人,也可以轻松把飞机飞到大疆创新创始人汪滔的落地窗前。
        在过去的影视作品中,航拍镜头是十足的奢侈品,空中视角大多来自摇臂或直升机航拍,这两种都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金钱。但像在湖南卫视热播的“爸爸去哪儿”中,几乎每集都有大量的航拍镜头,摄像机从空中俯视地面,草原、大漠在镜头中徐徐展开,偶尔角落里会看见一个多爪的影子,一直跟着画面运动,这就是这些
       人们一般很难把无人机与机器人联想到一起,在多旋翼飞行器之前,人们更熟悉的是飞行航模。汪滔自己就是一个航模爱好者,在那个小众的圈子里,操作者都需要练就很高的技术水平,以控制飞机的每一个动作——比如让飞机拐弯,需要先打舵,让飞机转头,再发出指令让飞机往前开。一旦遥控器离手,飞机很快就会掉下来。航模经常会摔下来,学会基本飞行往往要花费几个月的时间。
       而多旋翼飞行器的智能性,体现于可以经由飞控系统,感受到自己停留的位置、高度、坐标和风向,在自动化系统的帮助下,向左只需要一个指令,螺旋桨会自动调节各自的速度,因此也降低了使用的门槛。
       在创业的前几年,汪滔带领的大疆创新只有三五个员工,销售的是汪滔本科毕业后设计的自动悬停技术,这种技术应用于航模上,可以让航模直升飞机飞得更稳定。换句话说,这其实是航模这个小众圈子里,一个提高稳定性的附属产品,所面对的市场空间非常有限。因此,有几位前期合作者在产品出来之前就离开了,他们看不出这个作坊式的公司,面对着狭窄的消费群体会有什么未来。当年汪滔也没想好未来有什么出路:“我们把机器挂到论坛上卖,一点一点让公司盈利,从每月6万、8万元这么往上升,有一点算一点,慢慢往前拱吧。”
       转机来得很突然。一天,大疆创新在新西兰的一个代理告诉汪滔,他自己是做云台的,这种挂在飞机上给相机消抖、调方向的配件他一个月能卖200个,其中90%是给多旋翼用的。这个时候汪滔才意识到,有一个几十倍的市场在国内几乎是一片处女地。
       当时世界上已经有一些公司在研制多旋翼,但大家的思路尚很单一,德国的MicroKopter作为最早做出多旋翼的公司,也只有两三个人在经营,他们卖出零件,让航模爱好者们自己组装。国内也有Microdrones这样的德国品牌合作方,直接售卖技术完善的整机,但多面对警方等专业高端市场,一台机器要几十万元。
现在回头看,大疆创新做的最正确的决定,是在这两个高低差异甚大的市场中,找到了购买力更广的普通消费者。其中的天时地利是,多旋翼技术虽然外国公司研制得早,因为市场有限,一直没有太大的进步,汪滔这时候加入到比赛中,把直升机上的技术90%都移植到了四旋翼上,很快就因为国内制造业成本便宜,在国内做成品又容易,一年后大疆创新的多旋翼就占据了50%以上的市场。
       “我们把一个几十万元的东西做到一两万块钱,也许没有他们那么完美,也有一点需要使用者自己组装的地方,但在个别指标有差异的情况下,我们把售价降下来,一下子就把可使用的群体数量增加了,其他厂商没办法跟我竞争。”汪滔采取的另一个竞争策略,是靠卖零件推动自己的研发。“我一步一步研究自己的控制器、云台,做好了单独出售,靠赚回来的钱继续研究马达、螺旋桨,最后像拼图一样,整个飞行器建立出完整的系统优势和核心技术壁垒。”
其中业内认为最重要的技术突破,在于大疆创新研发的云台。
        此前市场的云台精度有限,只能保持1度以内的防抖,航拍出的画面有明显的抖动,很难应用在高要求的专业作品上。大疆创新研制出来的云台把精度控制在了0.05度左右,第一代产品基本把此前的震动水平减小了几十倍。
       “那个时候全世界都蛮轰动的,因为他们这个行业里面从来没有看到这样稳定性的东西。我们第一个把它做出来了。此前业界内有50%的人在研究、做软件来去抖,当有一天这突然不再是个问题,咔,我们一刀砍掉了一半的困难,进来的客户又成倍增加了,它可用的行业也迅速扩张。”
       相对于汽车行业,无人机领域的机器人技术对市场的变化更为敏感。在技术不断完善的同时,相应的元器件价格正在“跳水”。在2005年汪滔刚开始做航模时,一个惯性测量单元(IMU)的元器件,自己买件自己搭,成本要超过2000元,直接买模块至少6000元以上。而随着智能手机突飞猛进的进步,这组元件已经跌到了20块钱左右。一些GPS模块在10年前还是小众需求,随着车载导航、手机导航兴起,价格也成倍缩减,体积也大幅减小,以至于搭载在无人机上,重量可以忽略不计。
       消费电子的急速进步为无人机带来了巨大的技术红利,很多核心的技术零件降低了门槛,也让大批量生产成为可能。“多旋翼现在还是一个很早期的产品,处在比较年轻的阶段,任何一代的改进都能带来大幅度功能提升和价格下降,新一代必然是又便宜又好。”
       “我进无人机行业靠的全是运气,但是进去以后路走对了,我觉得这是眼光。”过去3年里,大疆创新业绩增长了80倍,目前大厦中有十多层是大疆创新的员工工位,客户遍布全球100多个国家,在全球有领先份额的市场占有率。
       多旋翼无人机作为机器人里非常小众的品类,反而早早地实现了石金博“产业井喷”的预估,因为瞄准了消费市场,突破了过去航模的狭窄空间,在大疆创新的带动下,意外成为一个爆发的新风口。
       投资市场的热度也从去年开始爆发,大量创业者也开始涌入无人机市场。汪滔觉得,大疆创新已经过了要作价的阶段,甚至已经不需要上市,现在的营收足够让公司专心做事,研究技术以继续保持领先地位。国内做了那么多年机器人,为什么无人机会先成为世界领先的领域?汪滔判断,先机是,我们跟别人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更重要的原因,在于“跟研究所、高校相比,商业化才是推动产业进步的最大动力”。
      “我觉得中国民企还是可以和外国公司拼一拼的,就像华为,像中国本土的互联网公司,战斗力并不比国外弱。我对大疆创新这样的新生代民企非常有信心,起码在无人机行业,还是有很多东西等着我们去做,这是一个朝阳产业。”汪滔说。
 

转载请注明出处。

激光激光技术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激光制造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获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 用,并注明"来源:激光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及图片,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③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请及时向本网提出书面权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具体链接(URL)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移除相关涉嫌侵权的内容。

网友点评
0相关评论
精彩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