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媒体报道,2021年上半年,我国激光相关21家A股企业中,有三家企业的净利润增长近10倍,十家企业增幅超100%。除此之外,仅仅在今年上半年,正在冲刺IPO的激光企业就超7家。
激光产业的快速发展,一方面和后疫情影响下业绩的恢复上涨有关,另一方面,更与激光产业走上了风口密切相连。
多种因素作用之下,市场上便出现了一些如“激光迎来大爆发”、“激光正在变成一门赚快钱的行业”等极度看好激光行业的声音。
然而,事实或并非如此。
中国工程院院士、光电子学与激光技术专家周寿桓院士对极派Daily表示,“激光产业不是赚快钱的,要靠脚踏实地、长期努力奋斗,才能做出真正对国家有用的产业。”
激光产业不赚快钱
在国内激光行业深耕十年、国产替代头部企业凯普林光电半导体激光器产品总监郎超对此表达了同样的观点。
郎超告诉极派Daily,要想真正在激光行业做出成绩,不能有赚快钱的想法。“激光技术开发需要投入大量资金,搭建研发团队、购买生产试验设备,包括买物料和不断地验证,这需要一个很长的周期和大量真实的投入。”
但真正做出来的东西到底能卖多少钱,要看能否为用户带来实际的价值,能否竞争过其他行业内的企业。
从现在的市场情况下来看,不管是半导体激光器、光纤激光器还是超快激光器,都处在技术快速发展,激烈竞争,售价快速降低的过程中。激光行业并不是一个做出产品就能快速赚到钱的行业。
与此同时,郎超也表示,在激光产业里,也会有一些公司希望走互联网模式赚快钱,靠投资方融资、去做大量的营销,但这样的企业大多是昙花一现。
但为什么还会有很多从业者愿意不断地投入到这个行业当中呢?对此,郎超告诉极派Daily,一方面不管是在国际市场还是国内市场,激光产业都是一个朝阳产业。大家可以看到整个行业的前景很好,未来的发展趋势和应用范围越来越宽。
另一方面,这是一个最新的、处于快速发展过程中的技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出现激光技术的替代品。相反,一直都是激光在替代其他传统的工艺手段。
正如郎超所说,公开资料显示,自1960年美国加州Hughes实验室的Theodore Maiman 实现了第一束激光至今的60年中,激光已经被广泛应用到民用、大众化并渗透到数十个领域当中。但在我国,激光产业的实际规模应用还不足20年。尽管在这20年中,我国的激光产业有了一个质的飞跃,但在技术突破和市场规模方面还有着较大潜力。
技术与生产力并行
头豹研究院发布的《2021年中国激光行业概览》报告显示,中国激光行业市场规模由2015年的345亿元增长到2019年的658亿元。另据激光制造商情发布的数据,2020年我国工业激光及相关产品市场规模为1065亿元,首次突破了千亿元大关。
在郎超看来,激光是一个预期成长天花板和技术门槛很高的产业。而只有技术与生产力并行,才是一家激光企业不断突破与健康发展的必备条件。
郎超补充道,技术与生产力之间是有着严格的先后逻辑的。技术是进入激光产业的一个先决门槛,只有技术成熟才能投入生产,去批量化、低成本的制造性能可靠的产品。这些恰恰是既需要投入时间又需要投入大量资金的。
与此同时,郎超表示,现阶段即使投入大量的资金,想要在这个市场分一杯羹也是非常困难的。现阶段的激光产业虽没有发展到寡头垄断的阶段,但已经处于寡头竞争阶段。头部企业已经占据越来越多的市场资源和客户认可。
综合这些因素我们不难看出,一家激光企业如果只做技术那它极有可能走上研发中心的道路。这样的话是实现不了足够大的产值进而去支撑进一步发展的。另一方面,生产又需要技术去引领,如果你一直用老的技术、成本下不去、性能上不来,最终只会被市场所淘汰。
比亚迪“不务正业”?优胜劣汰行业使然
百花齐放才能促使行业进步,但与此同时,也会滋生行业问题。
媒体报道显示,在2020年已公开披露的约15家国内激光上市公司业绩中,披露营业收入的12家同比下降的有3家,但净利润同比下降及预亏的有8家,占比53%。对此,多位业内人士表示,行业陷入价格战是导致整个行业总体毛利率下降的主要原因。
对此,郎超分析到,不正当竞争更多的就是价格战。但存在即有其合理性,我们需要辩证的去看这个问题。郎超强调,如果说要促进整个行业的快速迭代、快速地形成一个稳定的状态,那这种价格战其实是有利的。通过这种快速降价的手段,迫使一些资金不够雄厚、规模不够大、技术能力不够强以及供应链支持力度不够大的企业,退出市场。
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则也有快速拉低行业价值的弊端。郎超分析表示,以日本和德国为例,激光产业的价格很稳定,每个企业赚的钱也比较多,企业有足够的资金去投入研发,开发更先进的技术。
目前,国内市场是完全不一样的状况,都希望通过降价获取更大的市场份额,带来的结果就是全行业的盈利水平降低,这样能够应用于新技术开发的投入就会非常受限,只有资金或基础雄厚的企业才能保持持续研发投入,因此说不正当竞争对行业有害,一定程度上说的是这种情况。
图 / 视觉中国
谈到未来发展趋势,郎超分析到,基本上一个比较热闹的行业趋于稳定需要4-5年的时间。以光纤激光器为例,其处于这种竞争状态已经有两年左右的时间,可以预判的是,在未来两年左右的时间,其将走向成熟。
最终形成两三家企业全覆盖,两三家体量相对小的企业专供细分市场的格局。
中国光学学会激光加工专业委员会主任王又良则表示,全球经济因疫情遭受重创,中国激光界也面临诸多困难和曲折,即使在极其困难的形势下,中国激光产业还收获了令人欢欣鼓舞的丰硕成果,无论是产业规模和行业收入都有大幅增长,中国激光产业长期向好的趋势不会也不可能改变。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