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 订阅
阅读 | 订阅
激光企业

记上海市激光技术研究所的企业化成功转型经验

激光制造网 来源:科技日报2014-11-17 我要评论(0 )   

上海市激光技术研究所是一家具有45年历史的激光技术应用型研究所,2001年起转制为国有科技型企业。转制后企业面临着股权单一,机制不灵活,市场化不足,规模化生产组织能...

       上海市激光技术研究所是一家具有45年历史的激光技术应用型研究所,2001年起转制为国有科技型企业。转制后企业面临着股权单一,机制不灵活,市场化不足,规模化生产组织能力不强,人才结构不合理等发展瓶颈。2010年9月朱德祥同志到任上海市激光技术研究所所长后,锐意进取,勇于创新,逐渐使激光所走上了良性发展的轨道。

  上任伊始,他带领所党政班子成员,在全所开展激光所“十二五”发展规划大讨论,通过大量的调研和论证,确立了“技术立所、人才强所、产业兴所”的发展战略,紧扣“小核心、大协同、广延伸”的发展理念,注重技术进步和管理创新的“双轮驱动”,提出了建设平台型企业的目标。近年来,激光所充分发挥技术、人才、项目识别、渠道、品牌、公共研发服务和平台优势,经过不懈努力,经营格局大幅优化,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创新能力大幅提升,一个集技术与产品研发、工程技术服务、平台支撑为一体的新型科技型企业逐步形成。

 

  朱德祥同志坚持将技术创新、市场开拓和服务社会创新相结合,以产业应用为切入点,开展企业自主创新,开发了系列具有自控核心技术和市场竞争力的产品,有效增强了全所技术研发的前瞻性以及研发与市场开拓的关联度。在他的主持、指导下,在激光直接物标溯源、激光多媒体创意等领域均有突破性发展。他亲自指导、策划组织的以物联网重要支撑技术——物品直接标识溯源技术攻关,瞄准市场需求,研发关键技术,以系统开发、典型行业应用为切入点,推进激光直接物标技术在装备制造、物流管理、食品药品安全管理等行业、领域的应用,使激光所成为国家工信部首批物联网专项资金支持的单位之一,同时还建立了上海激光直接物标溯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进一步确立了激光所在该领域的优势地位,为推动激光直接物标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朱德祥同志在推进激光所“内生式”创新的同时,注重克服“小循环”、“自循环”的局限与不足,不断探索开放式、社会化创新,以激光所为平台,吸引、聚合社会创新创业团队(包括民营资本),组建混合所有制专业公司。通过内涵发展与合纵连横式的外延发展,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统筹解决了激光所在体制、机制、人才、市场、技术等方面瓶颈问题,提升了激光所的核心竞争力、品牌影响力、盈利能力、产品与服务的市场占有率,有效地带动了全所的发展,实现了技术、人才、资本、市场各方面资源的优势互补,并形成了快速市场反映能力,从而更加有效的服务市场、服务客户、服务行业。

  2011年,朱德祥同志敏锐捕捉到了物标技术在信息时代的重要作用,与行业优势企业——上海通友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合作,组建由上海通友自动化公司、激光所、经营技术骨干团队三方共同出资的混合所有制公司——上海通友同创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开拓激光标识溯源系统在相关领域的应用。自成立以来,公司业务已扩展至汽车、核电、航空等领域,是上海大众、上海通用、约翰迪尔和采埃浮(ZF)等企业该项业务的主要供货商。

  结合文化创意产业大发展的背景,借助激光所原有优势,2012年组建了混合所有制专业公司——上海超艺激光科技有限公司,先后承担和参与完成了“秀虹口闹元宵•1933老场坊5D激光秀”、“缤纷徐家汇新年倒计时激光秀”等大型演出,将激光技术、展示技术与现代多媒体应用技术相融合,开创城市繁华地段大型户外主题激光演绎之先河,并同步搭建了激光创意工程发展平台,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工作中整合和发挥协作单位优势,联合攻关,实现了研发和应用的无缝对接,技术水平和工程化能力大幅度提升,呈现了人才、技术、应用同步提升的良好发展局面,项目团队荣获上海市总工会授予的“工人先锋号”荣誉称号。

  为进一步确立和巩固激光所在激光医学设备领域的优势地位,通过引进经验丰富的经营和研发团队,组建了上海奥镭光电技术有限公司,研发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半导体激光医疗设备,为激光医疗设备业务板块的发展增添新引擎。

  近年来,通过实施“化所为园”的开放式、社会化创新战略,激光所各类资源的潜力和潜在价值得以充分释放,这种“能力孵化”加“投资”和“服务”的模式,在为社会创新提供支撑的同时,也切切实实的促进和带动了所的发展,实现了体制机制创新、运营模式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市场推广应用和人才队伍建设等效应的协同与迭加,创新能力和创新价值实现效率持续提升,是转制型研究院所实现自身发展和服务全社会创新的有效结合。

  未来,激光所将进一步聚焦激光光电子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集聚行业优势资源以及有关创新创业团队,努力成为激光行业创新资源密集、“根”深叶茂、开放式、社会化创新的新载体,促进激光光电子产业提质升级。(所宣)

转载请注明出处。

暂无关键词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激光制造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获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 用,并注明"来源:激光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及图片,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③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请及时向本网提出书面权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具体链接(URL)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移除相关涉嫌侵权的内容。

网友点评
0相关评论
精彩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