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B主要地区发展情况分析
长三角、珠三角地区是国内电子科技产品较发达的地区,也是IT和PCB的发源地,在地域、人才、经济环境方面享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目前处于产业升级阶段。PCB中低端产品逐步向内地其他地区转移,而高端产品和高附加值产品继续集中在长三角、珠三角地区。未来国内PCB产业很可能形成以珠三角、长三角为主的高端PCB制造和设备、材料的研发基地;以长江沿岸包括重庆、四川、湖北、安徽等有世界五百强电子企业为龙头的二小时经济产业带;以北方大连为龙头的环渤海湾经济圈;以及港珠澳大桥通车后的粤西北加工区的产业格局。
PCB市场发展趋势
从PCB的层数和发展方向来分,将PCB产业分为单面板、双面板、常规多层板、挠性板、HDI(高密度互联)板、封装基板等6个主要细分产品。从产品生命周期"导入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等4个周期维度来看,其中单面板、双面板由于不适合目前电子产品短小轻薄的应用趋势,正处于衰退期,其产值比例逐渐减少,发达国家和地区如日本、韩国和我国台湾在本土已经很少生产该类产品,不少大厂已经明确表示不再接单双面板。常规多层板和HDI属于成熟期的产品,工艺能力日益成熟,产品附加值较高,是目前大多主要PCB厂全力主供的方向,中国厂商中只有超声电子等少数几家掌握生产技术;挠性板特别是高密度挠性板和刚硬结合板,由于目前技术尚未成熟,未能实现大量厂家大批量生产,属于成长期的产品,但由于其具有比刚性板更适应于数码类产品的特性,挠性板的成长性很高,是各个大厂未来的发展方向。
IC所用的封装基板,无论是研发还是制造在电子产业发达国家如日本、韩国比较成熟,但在国内还处于技术探索阶段,只有揖斐电(北京)有限公司、日月光半导体(上海)有限公司、珠海斗门超毅电子有限公司等为数不多的几家厂家在小批量生产。这是因为我国的IC业还很不发达,但随着跨国电子巨头不断将IC研发机构迁到中国,以及中国自身IC研发和制作水平的提高,封装基板将具有巨大的市场,是具有远见大厂的发展方向。
中国的硬板(单面板、双面板、多层板、HDI板)所占比重达70%,其中比重越5成的多层板占最大比重,其次软板以15.6%的比重居次。由于供过于求的压力,多数厂商进入价格战,产值成长低于预期。
从国内PCB产品未来发展趋势来看,产量增幅比销售额增幅略低,主要是产品结构逐步向多层、高精密发展。我国多层板和HDI板正处于行业的成长期,规模不断扩大,工艺日益成熟。多层板仍是市场发展主流;而HDI板受下游电子信息产品升级换代的需求拉动,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
国内外PCB市场对比分析
PCB生产企业主要分布在中国大陆、台湾地区、日本、韩国、北美及欧洲等六大区域。全球印制线路板行业比较分散,生产商众多,尚未出现市场主导者。
我国现虽然从产业规模来看已经是全球第一,但从PCB产业总体的技术水平来讲,仍然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在产品结构上,多层板占据了大部分产值比例,但大部分为8层以下的中低端产品,HDI、挠性板等有一定的规模但在技术含量上与日本等国外先进产品存在差距,技术含量最高的IC载板在国内更是很少有企业能够生产。
我国外资企业数量只占到我国PCB企业数量的10%,但是产值占到我国PCB行业的三分之二。我国企业产品集中在中低端,行业企业没有几个国际知名品牌。
世界著名的PCB企业包括美国、日本、欧洲以及中国台湾、香港地区的PCB企业,都纷纷在中国内地建立了工厂。经过几年的苦心经营,部分企业进入了中国内地PCB行业百强排行榜,例如依利安达、惠亚、南亚、红板、美锐、胜得、沪士、联能、华通、奥特斯、紫翔、依顿、名幸、鼎鑫、科惠、德丽、竞华、维讯、松维、腾辉、揖斐电等企业,他们的年产值分别为5亿-36亿元,他们对中国PCB行业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整合上下游产业链 打造创新型PCB采购平台
2015年8月25日-27日在深圳会展中心,深圳国际电路板采购展览会(CS Show 2015)以“创新 • 驱动”为主题,与华南地区最大的电子制造展会之一“NEPCON South China”同期同地举办,打造电路板制造商与电子信息产业链最具价值的合作平台,同时也将是创新型、环保型、智能化的电路板设备及原物料厂商最佳展示平台。
纵观业内,中国的PCB产业虽生产能力惊人,但一直缺乏一个平台将产业链上下游进行高效整合,导致了PCB产业在资源、技术上的重复与浪费。CS Show 2015立足华南这一全球电子制造业最发达的地方,致力于为优质电路板供应商与电子制造产业链创造出最具价值的贸易平台。展会所提供一站式PCB/FPC采购服务,将有力地促进全球买家与PCB供应商面对面的交流,推动中国PCB产业从工厂向市场彻底转型,从而提高PCB产业自贸能力,打造健康向上的市场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