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技术在制造业中的应用是目前各国的研究重点, 随着工业发展对高效、环保、自动化的需要, 激光技术的应用迅速普及制造业的许多领域。在此基础上, 激光焊接工艺将成为激光应用的重要方面之一。
激光焊接是激光加工技术应用的重要内容, 更是21世纪最受瞩目、最有发展前景的焊接技术。
早在上世纪末, 欧美各国就已把激光焊接充分应用到工业生产中, 我国在加快对激光焊接技术的研究与开发的同时, 逐步建立起一个“产、学、研”相结合的发展体制, 并在个别领域有了较大的突破。
随着工业制造的发展, 高效、敏捷、环保的加工技术将倍受青睐。激光焊接以其高能束的聚焦方式, 在焊接过程中能实现深熔焊、快速焊等其他焊接工艺较难实现的形式, 特别是激光焊接设备搭配灵活, 实时在线检测技术成熟, 使其能够在大批量生产中实现高度自动化, 目前已有大量的激光焊接生产线投入工业生产。
实践证明, 激光焊接在加工业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 基本上传统焊接工艺可以使用的领域, 激光焊接都能胜任,并且焊接质量更高, 加工效率更快。
采用激光技术的焊接工艺
激光焊接是利用激光的辐射能量来实现有效焊接的工艺, 其工作原理是: 通过特定的方式来激励激光活性介质( 如CO2和其他气体的混合气体、YAG钇铝石榴石晶体等), 使其在谐振腔中往复振荡, 从而形成受激辐射光束, 当光束与工件接触时, 其能量被工件吸收, 在温度达到材料熔点时便可进行焊接。
1 激光焊接的模式
激光焊接可分为热传导焊和深熔焊, 前者的热量通过热传递向工件内部扩散, 只在焊缝表面产生熔化现象, 工件内部没有完全熔透, 基本不产生汽化现象, 多用于低速薄壁材料的焊接;后者不但完全熔透材料, 还使材料汽化, 形成大量等离子体, 由于热量较大, 熔池前端会出现匙孔现象。
深熔焊能够彻底焊透工件, 且输入能量大、焊接速度快, 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激光焊接模式。
2 激光焊接的焊缝形状及组织性能
由于激光器产生的聚焦光斑面积较小, 其作用在焊缝周围的热影响区也比普通焊接工艺的小得多, 且激光焊接一般不需填充金属, 因此焊缝表面连续均匀、成形美观, 无气孔、裂纹等表面缺陷, 非常适合于对焊缝外形要求严格的场合。虽然聚焦的面积比较小, 但激光束的能量密度大( 普遍达10*3~10*8W/cm2)。
焊接过程中, 金属被加热和冷却的速度非常快, 熔池周围温度梯度比较大, 使其接头强度往往高于母材,相反地接头塑性则相对较低。目前, 已经可以通过双焦点技术或复合焊接技术来改善接头质量。
3 激光焊接的优缺点
激光焊接之所以受到如此高的重视, 在于其特有的诸多优点:
① 采用激光焊接可以获得高质量的接头强度和较大的深宽比, 且焊接速度比较快。
② 由于激光焊接不需真空环境, 因此通过透镜及光纤, 可以实现远程控制与自动化生产。
③ 激光具有较大的功率密度, 对难焊材料如钛、石英等有较好的焊接效果,并能对不同性能材料施焊。
当然, 激光焊接也存在不足之处:
① 激光器及焊接系统各配件的价格较为昂贵, 因此初期投资及维护成本比传统焊接工艺高,经济效益较差。
② 由于固体材料对激光的吸收率较低, 特别是在出现等离子体后(等离子体对激光具有吸收作用) , 因此激光焊接的转化效率普遍较低(通常为5%~30%) 。
③ 由于激光焊接的聚焦光斑较小,对工件接头的装备精度要求较高, 很小的装备偏差就会产生较大的加工误差。
随着激光焊接的普及应用和激光器的商品化生产, 激光设备的价格明显下降。而大功率激光器的发展和新型复合焊接方式的研发与运用, 使激光焊接转化效率低的缺点也得到改善, 相信不久的将来, 激光焊接将逐步代替传统焊接工艺(如电弧焊和电阻焊),成为工业焊接的主要方式。
国内外激光焊接的研究现状
1 激光器的研究现状
现有的激光器多以CO2激光器、YAG激光器和半导体激光器为主, 特别是CO2激光器和Nd: YAG激光器, 由于研发较早, 技术较完善, 在各领域的应用已经相当广泛。
其中, CO2激光器属于气体激光器, 其激光活性介质是碳酸气、氮气、氦气等的混合气体, 发射光的波长为10.6μm, 一般以连续方式工作,电-光转化效率为10%~30%, 其输出功率一般为0.5~50 kW;Nd: YAG激光器属于固体激光器, 其激光活性介质是掺有钕(Nd) 的钇- 铝- 石榴石(YAG)晶体, 发射光的波长为1.06μm, 可以用脉冲和连续2种方式输出, 电- 光转化效率为3%~10%, 其输出功率主要为0.1~5 kW[1]。
虽然Nd: YAG激光器的输出功率和电-光转化效率比CO2激光器低得多, 但由于其发射光波长较短, 材料对其光束的吸收率较高, 对高反射率的材料( 如铝合金与铜合金等) 具有较好的焊接效果,特别是Nd: YAG激光器可以采用光纤进行传输, 能够与机器人加工系统很好匹配, 有利于实现远程控制和自动化生产, 因此在激光焊接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2 等离子体控制的研究现状
众所周知, 等离子体的出现, 是激光焊接所面临的最大问题。激光的高能量密度, 不但能使金属熔化, 还能使金属汽化( 能量密度超过106 W/cm2时),当汽化后的金属在空气中与激光束接触时, 会出现电离现象, 大量等离子体便由此产生。
等离子体不但能够吸收和散射激光束, 还能折射激光, 使光斑聚焦的位置出现偏离, 严重影响激光的焊接效果。因此,减少等离子体的出现, 是优化激光焊接的最有效方式。
日本的Y Arata发明了LSSW ( 激光摆动法) [8], 即光束沿焊接方向迅速地来回摆动, 时间控制在匙孔出现后与等离子体出现之前, 避免了等离子体的产生。
3 焊接过程自动检测的研究现状
无论采用哪种焊接工艺, 均会产生废品, 目前,工业制造中对产品质量的控制更多的是采用实时监控技术, 而不是焊后处理技术。因此焊接过程的实时监控, 便成了激光焊接实现自动化的研究重点。
J Shao和Y Yan对激光焊接过程声信号和光信号的检测进行了系统的阐述, 并给出了检测系统的设计方案。Li和Steen等人设计了一个绝缘喷嘴来检测等离子体的动态电信号, 试验结果表明: 信号的强度随熔深的增大而增强。
国内高向东等人采用视觉传感技术, 通过计算机图像处理, 有效地提取焊接过程的各种信息, 并最终实现自动化控制。
Young Whan Park等人采用UV和IR探测器来检测等离子体的紫外线辐射和红外线辐射, 并成功地将UV和IR的辐射信号与焊接质量联系起来, 实现了焊接过程的在线检测。
W S Chang和S J Na利用数学模型来研究焊接过程中对热源控制的重要性, 试验证明通过对热源的控制( 如聚焦位置、激光功率)能够有效地评估焊接质量。
S Dixon等人则采用电磁声学转换器( EMAT)来实现激光焊接过程的超声波检测, 试验证明材料内部产生的超声波能够反应熔深不足、裂痕的出现、气孔的产生等焊接缺陷。
目前国内外的研究结果显示: 可供激光焊接过程实时检测的信号有声信号、光信号、电信号、紫外/红外辐射信号和超声波信号等。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