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媒体报道,知名华裔科学家、史丹福大学物理系、电子工程系和应用物理系终身教授张首晟,于上周六(12月1日)去世,年仅55岁。
张首晟的家人通过多家中国媒体发表讣告,称其与抑郁顽强对抗后,在12月1日“意外离世”,终年55岁。
显著成就
2007年,张首晟发现的“量子自旋霍尔效应”被《科学》杂志评为当年的“全球十大重要科学突破”之一。基于他对拓扑绝缘体和量子自旋霍尔效应的开创性研究,张首晟已包揽物理界所有重量级奖项,包括欧洲物理奖、美国物理学会巴克莱奖、国际理论物理学中心狄拉克奖、尤里基础物理学奖和富兰克林奖章。
张首晟2017年在《科学》杂志发表一项重大发现,即正反同体的“天使粒子”——马约拉纳费米子(Majorana fermion);这项物理学的重大突破,也被预言“必获诺贝尔奖”。
生平介绍
张首晟祖籍江苏省高邮市,生于上海。就读复旦大学,1983年,获德国柏林自由大学硕士学位,同年赴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师从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教授攻读博士学位。2013年,入选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2015年,入选美国科学院(US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院士。
2009年,张首晟入选中国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被清华大学特聘为教授,在杨振宁先生创办的高等研究院工作。他自此开始在中美两边发展。张首晟在2013年与学生谷安佳创立丹华资本。“丹”既代表斯坦福(又译为史丹福),又有“赤子丹心”之意,“华”取自中华。
该公司称其专注于投资美国具有影响力的科技成果和商业创新,投资领域涵盖人工智能、虚拟与增强现实、大数据、区块链、企业级应用等具有颠覆性的新兴技术。希望连接美国的创新与中国市场。
家人澄清与政治无关
张首晟去世消息传出后,社交媒体上出现各种猜测,一些人将张首晟的去世与美国政府的“301调查”与丹华资本联系起来。据英国广播公司报道,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今年11月发布更新版《301调查报告》,指控中国利用风险投资帮助当局获得美国的尖端技术和相关知识产权,被指控的企业中包括张首晟创立的丹华资本。
对于种种猜测,张首晟家人的一名代表对香港《南华早报》表示,“这种无知的猜测是没有依据的”。并直接驳斥张首晟去世与中美关系紧张有关的猜测。
中美科技竞争日趋激烈
过往十多年,从“大国崛起”的民族自豪感再到“大国复兴”的渲染,大部分国人已经习惯沉醉于国力日益上升的中国梦里。今年以来中美贸易战话题贯穿了全年,两国的经济、科技等竞争日益激烈,而上半年的“中兴事件”更是给国人敲响了警钟。到最近华为CFO在加拿大被捕,仍免不了牵涉到美国压制中国科技公司的手段,可知华为、中兴是中国科技公司的标杆企业。
几个月前,以央视为代表的官媒批评现在的“娘炮”流行现象,过度娱乐;再后来范冰冰因逃税被罚8.8亿元再席卷全国,“一个戏子年收入超过成百上千科学家”的话题再引起网络广泛讨论。这些舆论引导让更多的年轻人关注到我们国家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是沉迷于娱乐。笔者认为这是好的方向。
我们应该清醒认识到,我国改革开放始于1978年,由于基础科研与现代工业制造发展滞后于发达国家,一些核心技术和关键部件仍然无法自主掌握,例如半导体芯片、高性能发动机、激光雷达、软件系统、医学设备、精密仪器等。因此就有了旨在振兴科技的“中国制造2025”发展战略。这也导致了中美科技竞争日趋激烈。
海外人才撑起国产激光产业半边天
当今国与国之间的竞争,除了经济竞争,最核心的是科技竞争,而最具体现的是人才竞争。因此过去十多年我国大力引进科技型人才。
2008年启动,国家有条件地引进海外人才,重点地支持一批能够突破关键技术、发展高新产业、带动新兴学科的战略科学家和领军人才来华创新创业,迄今已经支持了超过 7000 多名参与者。这一措施产生了良好的效果,对我国多个科技领域科研创新与产业创业带来十分正面的推动。
而随着今年美国在贸易经济、科技等方面进一步压制中国发展,至今为止美国仍未摆脱科技封锁中国的冷战思维。中国在全球范围的人才招募计划最终也不可避免被美国盯上,2018年9月开始,美国FBI就开始重点排查在美的中国专家,很多未回国的青年千人受到问询调查,而这一行动引起在美华人科学家的极大不安。
从事激光的朋友应该清楚,我国在2007年以前还没有国产的光纤激光器、半导体激光器等核心光源,可以说是完全空白。由于引进了海外归国华人激光专家,他们有的进入高校研究所,继续从事前沿研究工作以及培养激光人才,有的归国后创立公司把技术产业化,后来才逐步带动我国工业激光器的发展成长。无论在哪里“栖宿”,毫无疑问他们已经成为我国激光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目前我们所看到的很多本土从事激光器的公司,它们的创始人就是海外归国人才。而正是有了国产激光器发展,逼得进口产品价格大幅下降,才有了更广泛的激光应用和更多激光设备商的涌现。
因为激光器往往占了一台激光设备一半以上的成本,因此说这些“海外人才撑起了国产激光产业半边天”并不为过。笔者这里并不会一一点名介绍这些激光专家,但熟悉激光的朋友,你应该都听说或认识他们中的一部分。因此,要振兴国产激光科技与产业应用,从珍惜人才开始吧,珍惜这些年默默付出了重要贡献的激光专家。
谨以此文向我国激光、光子学等领域的海外归国专家致敬!
文/<span style="color:#3E3A39;font-family:" font-size:15px;"="">Johnny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