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就是要强国、强军、富民、复兴。”您曾说,“我一生的最大追求,就是在实现中国梦上做了一些工作。”
20世纪60年代初,钱学森提问:激光能不能做一个信号源,像无线电一样,也能做各种各样的探测和制导应用?
您为“激光之问”交出了答案,推动先期调研任务变成了预研项目。作为项目组长,您带队建成了世界上第一部激光雷达样机。
这不仅是能力的体现,更是您前瞻性眼光和创新胆识的初步显露。此后数十年,您逐渐成了一位致力于前瞻性地策划、布局、引领方向的战略科学家。
“20年前走得不对,20年后就没有结果。”您常说,创新要瞄准十年二十年,必须站在时代的前沿,要有前瞻性,紧抓关键技术的攻关、集成,才会形成更精良的设备。这种指导思想直接维持了技术优势,推动了专业发展,让我国空天防御事业步入发展快车道。
1984年,您出任航天工业部二院二部主任,在二院研制第二代防空导弹的同时,您和一些专家前瞻性地提出第三代防空导弹设想。第三代防空导弹系统的成功,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继美国、俄罗斯后第三个具有自主研制同一水平装备能力的国家,标志着我国导弹研制、试验能力跨入了世界先进行列。
在研制第三代防空导弹的同时,您又将眼光瞄向了第四代。当年您提出的发展规划设想,已被事实证明富有先见之明,您提出的空域和体系思想一直沿用至今。
2020年9月7日,83岁的您离开了我们。人们在告别仪式上献上了挽联:“毕生追梦,无私奉献。”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