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烽火科技”主导制定的全球首个互联网业务感知和内容识别国际标准,在光通信三超(超大规模、超长距离、超高速率传输)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锐科光纤”研制出国内首台万瓦连续光纤激光器,使我国成为继美国后第二个掌握此技术的国家;
武汉东湖高新区“中国光谷”——这一划时代的国家光电子信息产业旗舰,以科技创新铸就了武汉战略性产业核心竞争力。
光电产业发展迅速:最大激光产业基地
1988年,东湖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启动建设,2001年,被原国家计委、科技部批准为国家光电子产业基地,又称“中国光谷”。至今,武汉“中国光谷”已经形成了五大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其中光电子信息产业已建成中国最大的光纤光缆制造基地、中国光通信领域重要的科研开发基地。
在光电子信息产业领域:诞生了中国第一根光纤、第一个光传输系统;建成了我国最大的光纤光缆研发生产基地、最大的光电器件研发生产基地、最大的激光产业基地。其中,光纤光缆生产规模全球第一。2013年,光电子信息产业总收入2686亿元。
建设“人才特区”打造“创新之谷”
在“中国光谷”内,集聚了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42所高等院校、56个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院所、58名两院院士、20多万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和80多万在校大学生,是中国三大智力密集区之一。良好的人才资源优势,为“中国光谷”腾飞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智力源泉。
据介绍,2008年以来,东湖高新区累计投入人才资金近10亿元,共集聚了2000多个海内外人才团队、35000多名硕士学位以上人才、230名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等。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东湖高新区积极推动高校、科研院所改革,探索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四级跳”模式(校内研发、学校周边孵化、大学科技园产业化、高新技术区规模化)。目前,武汉邮科院等20多家科研院所实现了从事业单位向企业转变,10个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通过改制,整体进入企业。
日前,为激发科技人员和社会创新创业活力,东湖高新区出台了《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关于建设创业光谷的若干意见》,即“创业十条”。10条新政策中,多条鼓励在校大学生、高校科研人员、青年教师等在东湖高新区创新创业。为推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新政支持高校设立市场导向、机制完善、运行高效的技术转移转化机构,并给予最高3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对促成高校持有的科技成果,以转让、许可、作价入股等方式转移转化的高校技术转移转化机构,按照成交金额的5%给予奖励,单个机构奖励额度不超过100万元。
学习上海自贸区经验启动先行先试
今年8月,湖北省和武汉市全力支持东湖高新区学习上海自贸区经验,启动先行先试。
东湖高新区将以制度创新为核心,将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和自贸区先行先试相结合,实现创新、开放“双轮”驱动发展。按照重点突破、分类实施、依法依规、分步实施的原则,在行政审批与服务、科技创新、科技金融、扩大开放等四方面开展先行先试工作。
今年启动的改革包括,落实工商登记“先照后证”等中央和省已确定的改革,争取先行先试部分上海自贸区已实施的改革等。针对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促进创新要素聚集等武汉急需解决的问题,东湖高新区还将开展下放高校院所职务科技成果处置权、扩大收益权、探索所有权等特色改革。
东湖高新区经过1—2年的改革试验,将力争完成贸易便利化、投资自由化、行政体制创新、科技体制创新、金融制度创新、服务业扩大开放、完善税收政策等七大任务,为湖北武汉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成果,为成功申报中国内陆(湖北武汉)自贸区奠定基础性条件。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