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 订阅
阅读 | 订阅
企业新闻

东莞力星激光:年销售额从1000万元猛增到3亿元

来源:东莞时间网2016-11-16 我要评论(0 )   

成立短短6年时间,年销量从最初的1000万到今年的3亿元规模,位于东城牛山外经工业园的东莞力星激光科技有限公司,可谓是智能装备迅猛发展的一个缩影。

 
东莞力星激光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线 记者 蓝业佐 摄
 
成立短短6年时间,年销量从最初的1000万到今年的3亿元规模,位于东城牛山外经工业园的东莞力星激光科技有限公司,可谓是智能装备迅猛发展的一个缩影。依托于国外先进的激光技术专利,该公司已经发展成为集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于一体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旗下激光切割、打标、焊接和自动化生产线行销国内外市场。此次智博会上,该公司将带来贴合中国客户需求的管板切割一体机、机器人多工位焊接机等拳头产品,同时也为其自动化生产线先行探路。
 
激光加工的“新与快”
 
翱翔的雄鹰,展翅的蝴蝶,在力星激光的陈列室里,众多摆件栩栩如生,泛着金属特有的质感……“这些全是激光雕刻出来的,激光不愧为‘最锋利的刀’。”力星激光副总经理尹德生指着一个雕刻有复杂花纹、造型奇特的兵刃解释说,像这种工艺,传统的技术只能由钜刀、锤子一点点打造出来,费时费力。所琢出来的产品也只是有棱角的R型产品,而通过力星激光雕刻出来的产品,其精密度高达0.1mm,且接口间可以实现无缝对接。
 
这不是单纯的炫技,背后潜藏着行业大趋势和客户的实际需求。尹德生解释说,中国改革开放多年,消费者审美需求日渐提升,消费心理追求个性化,都迫使产品实现更新、更复杂的加工,例如异形、镂空等等,另外产品质量也要求加工精度提高,这些传统机械加工难以满足,只能用激光实现。
 
乘着这个潮流,成立6年的力星激光的产品发展到涵盖激光雕刻、激光切割、激光打标、激光焊接等6大系列30多款机型,广泛应用于纺织服装、工业面料、皮革制鞋、玩具礼品、印刷包装、电子和家具等行业。“绝大多数制造行业都可以实现激光加工,一眨眼就冒出个激光加工。”尹德生如此形容。
 
激光加工技术另一大优势就是快,传统开模十天半个月才能干完的,激光机械三天就能实现,这尤其合适当今小批量、高频次的订单需求。“只需要在电脑上用软件设计一下,就立马切或者雕出来,完全满足现在商战中短平快的打法。”
 
力星这家企业的发展速度,也犹如激光技术一样迅猛。尹德生透露,在2010年公司成立时,当年就实现了1000万元的销售额,到今年则将实现3亿元的规模。“其实我们从去年起才开始整合各方资源,产品线也才开始成熟。初步预计,明年还能增加一亿至两亿元。目前,我们也在谋求进入资本市场。”尹德生称。
 
试水自动化生产线
 
为了打开销路,近年来力星激光参加了不少国内外大型展会。尽管激光设备只是此次“智博会”众多展品里的细分领域,但力星表示“家门口展会必不会缺席”,并将展出用于金属切割的管板一体机、配备有机器人的多工位焊接机等主打产品。
 
其中,板管一体机融合了切管、切板材两种功能,这种单体机比传统的板材机加上切管机,在价格上就便宜了近一半,非常贴合中国市场,尤其是深受一些中小企业喜爱。“国外大企业都是只切板材或者只切管材,但中国一些企业可能两种需求都有,得换着用,但上两种设备又比较贵,所以我们这种产品刚好抓住了他们的痛点。” 尹德生称。
 
另一款机器人一体焊接机,则能同时处理三个工位的焊接工艺,而以往则是一个工位都需要三个人才能完成,譬如需要人工实现上下料。不过,尹德生表示,这其实还只是半自动化。这些机器都留了单机接口,未来可以朝着自动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步步深入,最终实现无人工厂。
 
尽管德国工业4.0、中国制造2025计划被外界炒得火热,但对力星来说,这都得一步一个脚印地细致工作。作为新生后辈,该公司从成立之初就在关注智能化技术,相关成果也从去年开始应用。例如,该公司已经给广日电气上马了一套装配有工业机器人、智能监控系统的设备,价格相比国外同类生产线便宜了三分之一,性能也受到客户好评。
 
“激光设备很多厂都能做,但与之配套的自动化生产线,就比较困难了,难点在于能否把握客户需求,实现个性化定制。当然还有技术门槛和成本门槛,目前还只有大企业能接受,例如一套自动化激光加工系统,起步就是2000万元。因此,这种高附加值的生产线也是未来我们看好的发展方向。”尹德生表示。
 
智造经验谈: 
 
选对技术路径与否决定企业生死
 
近年来,激光加工技术发展可谓一日千里,产品也更新换代频繁。由于不能自主生产作为核心零部件的激光器,因此选对激光技术路径对力星这样的应用型企业就至关重要。这一点上,力星激光吃过亏,也有骄傲之举。
 
力星激光副总经理刘小冬介绍,在2010年公司成立前后,该公司曾经引进技术生产一种二氧化碳激光产品,结果没想到技术不成熟而被客户投诉,100多万元的机器只能退回,至今仍停留在仓库里。怎么办?当时,国内还流行另一种半导体激光技术。不过,在一番广泛调研后,该技术也被力星否决。因为包括德国知名公司在内的不少国外厂商都认为半导体激光器光电转化效率太低,即将被淘汰。
 
于是,力星干脆等了三年,直到另一种备受看好的光纤激光器的产品价格逐步降下来,技术稳定后,立即上马这一产品。到2015年,光纤激光金属切割机等产品一问世,当年就实现了4000多万元的销售额,今年预计将达到1.6亿元的规模。而不少国内走半导体技术路线的公司则举步维艰。“所以说,选对技术路径非常重要,要多方沟通、求证、研判,新技术时机也很重要,不早不晚。”刘小冬称。

转载请注明出处。

激光自动化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激光制造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获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 用,并注明"来源:激光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及图片,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③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请及时向本网提出书面权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具体链接(URL)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移除相关涉嫌侵权的内容。

网友点评
0相关评论
精彩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