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 订阅
阅读 | 订阅
企业新闻

南京先进激光技术研究院 | 周军:一位激光研究者的转型路

来源:凤凰江苏2017-06-03 我要评论(0 )   

2013年4月,南京先进激光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南京先进激光”)在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龙港科技园内拔地而起。这个欲打造为国际一流的激光产业技术研究院,为国内激光领...

 

24a46e22cf3a719_size63_w500_h375

周军
上海光机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南京先进激光技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最快的刀”、“最准的尺”、“最亮的光”——激光,是20世纪以来继原子能、计算机、半导体之后,人类的又一重大发明。这束神奇的光自60年代探索以来,在极短的时间里迅速照遍各个领域。

2013年4月,南京先进激光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南京先进激光”)在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龙港科技园内拔地而起。这个欲打造为国际一流的激光产业技术研究院,为国内激光领域的科技创新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任职常务副院长的周军作为见证并伴随其成长的一员,四年来,从科研到技术,再到产业化,在科技创新与产业管理的道路上,每一段历程都留下了坚实的足迹。

放哪儿都能生根

16时15分,周军从会议室走出,5分钟后,他转入另一间办公室,随即开始下一项工作议程。

这是南京先进激光的一幕。多年来,周军在其间往来穿梭。他组建的百余人研发和产业化团队,在科技成果的二次开发、转移转化和高科技企业孵化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对运行模式、体制机制进行了大胆创新。

一切开展得井然有序。

时间推回到26年前,19岁的周军对未来并没有过多设想,他仅将此简单地称之为“找路子的过程”。

1991年,周军考入山东曲阜师范大学,7年后获光学专业硕士学位。当年,周军认为,“专业对口,放哪儿都能干事。不像现在的年轻人,个性强,他们有自己的目标。当时,如果让我从事其他工作,也一样能做。”

毕业后,周军来到常熟高等专科学校(现常熟理工学院)物理系从事教学工作,三年的教研经历没能让他找到自己真正想要的。“在当时的情况下,心想着如果继续读博,可能路子更宽些。这也不是为达到什么目标,工作上不如意,就想通过考博来改变境况。”

2001年,周军考入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此时的中国刚刚推开21世纪的大门,风云变幻的国际环境里,如何引领科技人才发展,成为国家向前迈进至关重要的一环。在激光领域亦是如此。

当时,有着“激光之父”之誉的王之江院士便对激光器的发展提出展望——光纤激光代表了高功率激光的发展方向和趋势,在工业、国防等领域会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很快,诞生于60年代、发展于90年的光纤激光器凭借着先天性优势和巨大发展潜力迅速抓住周军的视线。读博期间,周军师从楼祺洪研究员、王之江院士,在探索光纤激光器的研究领域开辟出一番天地。

“光学看起来是个窄方向,但其实有很宽的面。比如太阳光照明、LED等都与光学相关。它就像一种工具,运用在不同的产业,就能融合出新型的学科。”

实现产业化远难于搞科研

2007年9月,第101期东方科技论坛“高功率光纤激光器及其应用发展”学术研讨会在上海举办,来自全国从事光纤激光研究的学者发出强烈呼吁——我国应继续加强光纤激光领域的研究,并尽快实现国产化和产业化。

然而,实现“两化”之路任重道远。

2007年以前,我国高功率光纤激光器长期依赖美国进口,其价格昂贵,供货周期长。在周军的记忆里,“当时国内的激光产业与现在的差距非常大”。但到了现阶段,国内的产出已替代了相当一部分进口,千瓦以下的国产率基本接近80-90%,且有些零件性能指标高于国外。

国产化已基本完成,实现产业化仍有一段路要走。天津激光技术研究所陈仕奇的研究报告中写道:激光技术的应用与其它高新技术一样,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应该发挥的作用远没有发挥出来。攻关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衔接也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加上行业保护及部门所有制意识的存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高新技术向应用领域的渗透和扩散。

这一点,周军也颇有感触。2012年,在合作伙伴的帮助下,他开启了产业化的探索之路。

“科研成果产业化不仅能降低成本,也极大地降低了激光器生产的门槛。”周军认为,由细如发丝的光纤来释放激光能量,能广泛应用在工业造船、飞机和汽车制造、航空航天以及3D打印等领域。与传统二氧化碳激光器相比,光纤激光器的耗电量仅为其五分之一,体积只有其十分之一,但速度快4倍,转换效率高20%,且没有污染。

“当计算机与光纤融合为一,对使用光纤激光器的客户而言,操作要求也随之减小。这项成果的运用会更受客户欢迎。”这就是周军脑海里展现的产业化概念。

但,他始终觉得:“这个脑筋动得太晚!如果能早点想到,在博士毕业时,有一位老师亲手指导带领,到现在的发展就会有很大不同。”

当然,他也明白,前期积淀也尤为重要,“从2001到2012年,我一直都在搞科研。如果让现在的我完全离开研发发展产业化,可能性不大,成功的可能性也更小。研究人员做产业化,只有全身心投入。如果既想做产业化,又想在科研方面有所成就,这二者很难兼得。所以说,做产业化的人通常需要all in,全身心地投入进去。做产业化可比搞科研难多了。”

“这也正是人们所说的‘让科研人员做产业化就是个悖论’。”

在周军的经历中,做科研“只要完成任务指标,无论什么手段,获得优于别人的输出结果就可以,不用考虑任何可靠性。哪怕只实现一次,都是成功的”。

但一旦将科研成果继续实现产业化需要的要素就会更多,“仅有1‰的失败率,也能给企业带来极大打击”。

“产业化和科研是两种思路。产业化的核心是市场,而这市场也并不是意味着所有好东西都能销售出去,它所受的影响非常多。”

一只特殊的“孵化器”

2013年4月,南京先进激光正式开始运转,周军由上海调至南京,进行研发指导与企业管理。

“地方政府和上海共同建立这个机构,不是希望我复制上海的模式,这没有任何意义,而是借助上海光机所的技术与人才,包括行业内的影响力,逐步带动南京本地的激光产业。归根结底,就是发展激光产业。”

正如所有新型研发机构都会遇到的障碍,南京先进激光的发展之路也没有那么一帆风顺。

“新型研发机构本身就是一个新兴事物,在初期的运作必然会面临许多难题。如果是大学或研究所,它们还能按照惯例走路。但我们是为解决长期以来国家科研成果转化难而设立的,如何搭起技术与产品的桥梁,实现科研成果转移转型是急需解决的难题。”

2016年6月,新华社播发《“三无”“四不像”——新型研发机构能否书写中国创新新格局?》,文章指出,这些曾被称为“三无”(无级别、无经费、无编制)、“四不像”(不完全像大学、不完全像科研院所、不完全像企业,还不完全像事业单位)的企业单位,现已成为资本市场的宠儿、新三板的常客、跨国科研交流的生力军。

而南京先进激光也正是这样一种存在。

这支科研团队,除周军与综合办主任外,其余5人均为80后,“所以,结合研究院本身的定位,我们合作的过程更像一种年轻人的创业”。

工作热情与科研能力的合二为一,使研究团队在整个企业的运行中扮演着一种特殊“孵化器”的角色。

周军表示,这种特殊性主要体现在技术与企业需求的对接,“大学与科研院所产出的技术成果,尽管能在国际占据领先地位,但也只是对单项技术的突破,然而企业要求的是解决方案。在这过程中,我们把技术工程化、产品化,最后再商品化。”

于是,南京先进激光便由此推出新型的发展模式:研发人员带技术孵化高科技公司,待研发成功后还可带领团队成立公司,成立公司的团队能占有股权。

按照常规事业单位,占据股权是一件极为复杂的事情,特别在国家知识产权转移转化法尚未出台时,事业单位人员带领团队成立公司且自身还持有股权,这是一件国有资产流失、不合法的事。

为解决这一问题,研究院成立之初,团队便定下制度——坚持30%原则,即研发人员带技术成立公司,其研发团队在公司所占股份原则上不低于30%;研究院在公司所占股份原则上不高于30%。“团队在公司享有更大发展潜力,这样才能使它发展得更好。”周军说。

“占股不控股,帮忙不添乱”,对新孵化的公司,周军的团队秉持着这样一种理念,“发展过程中公司若需研究院支持,我们会尽可能提供帮助,但在运行中团队绝不会过分干涉其中。让它们到市场去摸爬滚打,寻找自己的定位。”

科研与管理,什么更得心应手?

在他人看来,从科研到管理,周军的转型是成功的,其实这个过程并不容易。

4年多的时间,让周军在企业规划与产业管理上累积了经验,但面对突发情况仍会有些力不从心,“做管理者,更多需要解决人际关系。对于长期从事科研的人来说,恰恰是最不擅长的。”

目前国内绝大多数新型研发机构的核心管理人员都来自高校及科研院所,周军作为典型之一,深有体会:“这类人在管理中的最大问题就是太过宽厚仁慈。他们凡事都会亲力亲为,能做的从不麻烦别人,这样既会使自己太过疲惫,而且在管理及分权方面也会出现各种问题。”

抛开管理运行,作为自负盈亏的民营企业,市场运行的风浪也让周军面临许多未知。

“我们的特长在技术,不是市场。适应市场化的那一套,必须提前布局好产业规划,同时又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研发是最烧钱还看不见‘泡儿’。即使在实验室里得到很好验证的产品,一旦进入市场,或因价格、器件等问题,导致项目的失败。这样的事,实在太常见了。”

“所以,只有技术到了一定程度,企业才会有强劲的生命力。我们能够做到并做好的就是提升技术。”未来,周军计划既做一些“短平快”项目,也为两三年后市场可能存在的技术需求规划蓝图、打下基础,依靠占股企业分红或股权出售,可持续地投入发展。

“激光产业在市场的投入将会越来越多。”周军坚信,只要能找到合适的产品应用,就会给市场带来更多的突破。

人物简介:

周军,山东省宁阳县人。分别于1995年7月和1998年7月在曲阜师范大学获得理学学士和光学专业硕士学位。毕业后到常熟高等专科学校(现常熟理工学院)物理系从事教学工作,2004年7月在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获光学工程博士学位。现为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主要从事高功率光纤(固体)激光器和准分子激光器的研究工作。作为主要学术和技术骨干,近年来,负责并参与了国家973项目、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方向性项目、中科院重大装备研制项目,上海市科委光科技专项等项目。

在单纤高功率激光输出,高平均功率、高重频光纤激光和光纤激光的功率合成等方面取得重要创新成果,已发表论文60余篇,申请专利20余项。先后获得2005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007年第五届上海市发明创造专利(发明专利)三等奖,2007年第五届中国科协期刊优秀学术论文奖,2008年第六届中国科协期刊优秀学术论文一等奖等奖励。

转载请注明出处。

南京先进激光技术研究院周军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激光制造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获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 用,并注明"来源:激光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及图片,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③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请及时向本网提出书面权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具体链接(URL)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移除相关涉嫌侵权的内容。

网友点评
0相关评论
精彩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