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 订阅
阅读 | 订阅
今日要闻

“中国制造2025” 有了自贸区版本,武汉光谷准备这么干!

星之球科技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2017-09-10 我要评论(0 )   

制造业,被称为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中国制造2025”,规划出加快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的路线图。在这个路线图上,自贸区能做什么?自贸区又该...

制造业,被称为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中国制造2025”,规划出加快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的路线图。
 
在这个路线图上,自贸区能做什么?自贸区又该怎么做?
 
近日,武汉自贸区发布消息称,东湖高新区(武汉自贸片区)即将出台《光谷制造2025行动纲要》及其实施方案、推进政策等。
 
自贸区能做什么?武汉光谷的答案是,在未来十年,围绕十大领域打造一批特色产业基地,包括光通信与移动通信,新型显示及智能终端,集成电路,激光,智能装备,生物医药,高性能医疗器械,智能网联汽车与新能源汽车,绿色与能源管理等。
 
自贸区怎么干?武汉光谷的答案是,实施六大工程,全面提升制造业创新能力,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加强产业基础配套和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服务型制造和生产性服务业,加强质量品牌建设,推进重点产业国际化发展。
 
压力下的转型
“美国有硅谷,中国有光谷”是武汉人耳熟能详的话,而这句话的底气来自于经济数据。
 
2016年,光谷五大支柱产业光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与节能环保、现代服务业、生物医药均跨入千亿规模,自2013年以来平均每年增加一个千亿级产业。今年1-7月份,光谷外贸出口占武汉全市出口的62.3%,占湖北全省外贸出口的34.5%。
 
这些经济数据,也证明了武汉光谷制造业的实力。但与此同时,光谷制造业也面临着内外竞争压力,迫切需要转型升级。武汉大学教授邹薇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光谷主打的光纤光缆、生物医药、智能装备等产业的提档升级需求度很高,国内各个高新区、自贸区都在这些领域努力发展,光谷企业在技术上是不断提升的,但如果不能形成自主创新的能力,率先推出下一代产品,那么竞争优势就不具有持续性。
 
不仅仅是国内,国外的制造业也在新兴制造领域持续发力。即将出台的“光谷制造2025”提出,要建成有全球影响力的特色制造业创新中心,而从全球范围来看,发达国家制造业也在形成制造回流的浪潮,如德国的工业4.0和美国的再工业化战略,都在瞄准新一轮产业结构升级所带来的机遇,光谷企业要参与全球制造业竞争的挑战也不小。
 
“在某些行业细分领域中达到世界顶尖,是有可为的。”邹薇认为,“光谷制造2025”实质意义应该是升级增效,而不是盲目扩大规模,不一定要在全产业链上达到很高的水平,但在某些软件、关键零部件上形成国际竞争力甚至形成不可替代的优势,是企业可以突破的方向。“小的(顶尖)领域越来越多,产业品质才能不断提升。”
 
事实上,湖北有关部门也已经在这方面有所动作。今年8月份,湖北省经信委决定在全省支柱产业细分领域开展隐形冠军企业培育工作,走“专特新精”发展道路。东湖高新区随即跟进,组织企业申报隐形冠军,申报条件则是企业主要从事制造业特定细分产品市场。
 
产业链需补齐
 
制造业要升级,首先要补足产业链。中国制造业的问题就在于处在产业价值链的低端。怎么补足产业链?
 
记者了解到,东湖高新区曾在去年12月份征集“光谷制造2025”项目作为专项资金参考依据,不仅征集了各大产业的工业项目,而且也征集了部分生产性服务项目,列入计划后都将得到重点支持。而光谷也已经出现一批为制造业服务的生产性服务企业,如为制造企业提供信息化建设的软件供应商开目软件,基于互联网和IT技术的新型语言服务供应商传神信息等,从企业管理、产品设计、运营销售到出口翻译等各个环节,都有企业投资落户。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参与“光谷制造2025”规划调研的225家企业中,只有8家属于现代服务领域,相比工业制造企业数量仍然偏少。
 
此前华中科技大学自贸区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陈波对记者表示,东湖高新区(武汉自贸区)的传统贸易是弱项,但集中精力去做跨境电商、互联网+等生产研发服务,可以取得沿海地区相对没有的优势。
 
邹薇也认为,以前光谷都是引入单个企业,现在更多考虑上下游的产业链,在生产研发上可以互助,对一些产业链条没有补齐的,也应该在企业落户的时候预留足够的空间,未来引入与之相伴生的产业,这样光谷可能形成若干比较大的产业集群。

转载请注明出处。

中国制造自贸区武汉光谷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激光制造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获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 用,并注明"来源:激光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及图片,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③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请及时向本网提出书面权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具体链接(URL)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移除相关涉嫌侵权的内容。

网友点评
0相关评论
精彩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