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股价上涨的背后,是大族激光持续上涨的业绩。三季报预告显示,大族激光今年前九个月归母净利润达13.93亿元至15.82亿元,同比增长120%到150%。
上市以来,大族激光连续13年保持业绩增长,从“中国电子第一街”深圳市华强北飞出的“金凤凰”,其再次抒写了创新驱动发展的民营企业优秀范本。
“激光技术本来就该服务于经济社会的发展,但早期大家对科研落地商用的积极性极其缺乏,大族激光创业的初衷在于让激光‘走下科技神坛’,承担更多社会责任、创造价值。” 大族激光副总经理、董秘杜永刚10月11日,向21世纪经济报道的记者表示。他2008年加入公司,参与和见证大族激光近十年成长。
杜永刚介绍说,公司已在布局以激光工艺技术为核心的产品结构升级。在主营业务构成方面,公司2016年年报信息显示,大小功率激光及自动化设备的营收占比超过70%,此外,公司还在数控设备及LED设备产品方面发力。
在杜永刚看来,大族激光20年来的发展,主要得益于敢为人先的创业精神和以市场为导向的“逆向”技术创新思路。他强调说,技术创新能力的强弱是反映企业技术竞争水平乃至整体竞争实力的高低的一个重要的组成要素,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引导技术迭代更新才能使企业永葆青春活力。
紧盯市场“逆向”创新
10月11日,记者走进大族激光智能装备集团激光技术应用研究中心,一台高效率、高精度的G3015F型光纤激光切割机正在快速地切割钢板,旁边一个薄薄的光源发生器产生激光,通过激光束照射到板材上释放的热量实现高精度快速切割,短短一分钟,它就可以切割60米厚度为1毫米的钢板。
“这项技术的关键是通过激光冲击强化设备进行高精度切割,该机型的最大功率可达到8千瓦,拥有对30毫米不锈钢与铝合金的优质切割能力,工艺技术业界屈指可数。”杜永刚告诉记者,传统的切割方式不仅需要制造模具,还耗时长,成本不菲。“实现电脑设计模型即时打样且实现快速、高精度切割不仅填补技术空白,也是技术工艺创新的一次探索。”
从大族激光成长史可以发现,作为一家主要从事激光加工设备的研发、生产、销售以及PCB、光伏、LED封装等专用设备的研发、生产及销售的公司,大族激光过去的20年一直在坚持“产品要围着市场转”的思路搞创新。
杜永刚告诉记者,“我们提出逆向创新,就是以市场为导向的创新,从用户需要什么角度出发,而不是勉强用户适应产品。”
这一思路的成效也在企业财报中得到反映。
中报显示,2017年上半年,大族激光大功率激光智能装备销售业绩突破11亿元;光纤激光切割机、激光焊接机等智能装备销量超过500台。同时,公司半年度营业收入55.36亿元,同比增加77.3%,净利润9.14亿元,同比增加128.75%。
在创新驱动企业盈利水平稳步提升的同时,大族激光也在进一步加大投研经费的付出。杜永刚表示,大族激光1万名员工中约30%是研发人员,研发费用常年保持在营业收入6%到8%的水平。“装备制造企业要耐得住诱惑,沉得住气,还有很多功课要做。不舍得研发投入,缺乏创新意识,只是做产品,企业就不会成长起来。”
海外“淘金”夯实优势
大族激光身居尖端技术领域,和谋求可持续发展的其他同行一样,也在竭尽所能地吸收海外先进经验,以补齐生产资源及供应链版图上的短板。
杜永刚认为,如果只在现有技术上“兜圈子”,会拉大同国际领先水平的距离。“企业想做百年老店,创新发展的步伐就不能‘闭门造车’,而是尽快‘走出去’多学习和借鉴。”
北京某券商海外投资研究员10月12日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已经步入尖端技术资源的存量拼抢时代,“巨头相互拥抱的趋势,已使部分行业的集中度日渐升高,留给国内企业选择的机会越来越少。”
2016年11月3日,大族激光公告称,启用自有资金约3280万加元(折合人民币约1.7亿元)收购加拿大特种光纤产品商Coractive80%股权,并委派3名董事参与运营管理。
杜永刚介绍说,Coractive的优势在于特种光纤产品的研发,“有助于公司为公司光钎激光发生器的研制创建从低功率到高功率应用的解决方案,也有助于促进公司在电信、通讯传感器领域的业务拓展。”
此外,大族激光2016年初公告,与国际航空发展有限公司和中航国际航空发展有限公司共同收购西班牙 Aritex Cading S.A.(简称“Aritex”)公司95%股权,以推动柔性工装、机器人、高精度自动钻铆和定位等专利技术,进而拓展航空、军工等领域。
这些并购显已得到实际收益。2017年中报信息显示,大族激光上半年毛利率43.10%,同比增长2.40%,且三季报预告显示,今年前九个月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
杜永刚表示,业绩贡献主要来自于高毛利率的小功率激光业务占比大幅提高,以及大功率激光设备在工程机械、汽车、航空等领域的渗透率在加速。“在企业纵深产业链进行差异化竞争过程中,只有不断延伸核心技术才能提供企业盈利提质增效的动力。”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