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请注明出处。
今日要闻
中国制造业持续改进
星之球科技 来源:荣格2017-11-06 我要评论(0 )
我国发展智能制造将会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两大重要方向中,一方面是以机器人、无人机、3D打印等为代表的智能制造新兴产业,另一方
我国发展智能制造将会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两大重要方向中,一方面是以机器人、无人机、3D打印等为代表的智能制造新兴产业,另一方面是传统制造业的智能化改造升级,其中以机器人、工业软件为代表的重点领域成为了2016年智能制造发展的引领者。2016年,我国机器人将持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有望延续2013、2014、2015连续三年成为全球工业机器人最大市场的势头。而随着我国轨道交通、航空航天、能源电力、装备制造等重点领域加快发展智能制造,众多龙头企业加快智能工厂建设和现有设备智能化升级,对CAD、SCM、MES、PLM等支持工业产品全生命周期的软件以及工业产品内的嵌入式软件的需求不断加大,对工业软件产业规模的增长形成了极大的带动。
随着《中国智能制造发展规划(2016-2020)》的出台和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的展开,智能制造产业将迎来巨大的发展机遇。智能制造属于资金密集型行业,而广大中小企业普遍面临着融资难问题,资金已经成为制约中小型智能制造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一方面,资本市场中对于智能制造的关注度愈发提高,但是目前我国智能制造发展仍处于萌芽状态,大部分企业处于初创阶段,投资风险相对较高,投资机构短时间之内还难以引导大量资金进入。另一方面,来自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大规模产业和科研基金投入,将为智能制造产业提供强大的动力和资源,解决智能制造企业孵化、发展、扩大规模的资金需求及资源引进、配置问题。目前北京市、广东省、山东省、湖南省均已经出现不同形式的智能制造产业投资基金,预计2017年智能制造产业基金总体规模将超过1000亿元,成为智能制造产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当前中国智能制造产业正处在新一轮技术革命周期的起点上,如今机器人、无人机、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居、智能医疗、智能汽车、无人机、人工智能、3D打印、AR/VR、智能物流等正在成为行业热点词汇。但是我国制造业整体处于2.0补课、3.0普及、4.0示范的现状,中国智能制造产业仍处于初级发展期。参考美国、德国制造业的发展水平,如2020年我国智能制造产值贡献占制造业的10%左右,界时其将达到2.8万亿的规模。
当前中国智能制造产业尚处于初级发展期,大部分企业处于研发阶段,仅16%的企业进入智能制造应用阶段;从智能制造的经济效益来看,52%的企业其智能制造收入贡献率低于10%,60%的企业其智能制造利润贡献率低于10%。90%的中小企业智能制造程度较低的原因在于智能化升级成本抑制了企业需求,其中缺乏融资渠道是主要原因。
2015年我国智能制造产值在1万亿左右,2020年有望超过3万亿元人民币,年复合增长率约20%。本研究中心对智能制造产业进行了全面研究,列举出产业中八大热点:机器人、无人机、人工智能、3D打印、无人驾驶、虚拟现实、智能物流、智能家居,本文将围绕这八大投资热点的市场规模及前景逐一进行分析。
智能家居
2017年或达到近千亿市场规模
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和其他高技术的发展,自动控制技术的水平越来越高,应用越来越广泛,作用越来越重要。模块化、智能化、柔性化、网络化和集成化的发展方向为智能家居普及提供了重要基础。
经过10多年的发展,我国智能家居经历了概念期、开创期、徘徊期,当前产业已经正式步入发展初期。2015年我国智能家居市场规模达到431亿元,未来两年将呈快速发展态势,2017年或达到近千亿的市场规模。
预计未来10年中国机器人市场将达6000亿元
机器人应用正在扩展到越来越多的行业,包括3D打印、农业、装配、建筑、电子、物流和仓储、生产制造、医药、采矿以及运输等很多其它行业。让机器人得以快速推广的原因之一是,在某个行业中的机器人设计革新以及终端执行器方面的应用经验,能够很容易被其它行业采用。
2015年国产机器人产值规模达到16.4亿元,产值增速达55%。其中,中型负载、轻负载的机器人增速会比较快。2015年我国工业机器人销量为7.5台,同比增长23.7%,增速较2014年同期略有放缓。
根据《中国制造2025》的规划,2020、2025和2030年工业机器人销量的目标,分别是15万台、26万台和40万台,增长前景诱人。预计未来10年中国机器人市场将达6000亿元人民币。
推动机器人产业发展的原因:
在全球化经济中,发达国家维持制造业优势的最重要因素,就是在技术研发方面的持续投入。技术研发经费的持续投入大大加快了机器人技术的进步,直接推动了机器人产业的普及;
另一方面因为人口老化和高技能人才短缺。由于人口老化带来的劳动力老化以及科学、技术、工程、数学方面的人才短缺将对经济造成冲击,随着人口不断老化,机器人替代人工作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我国机器人下游需求较大。需求领域大致可分为C端和B端。C端目前以个人情感陪伴、残障辅助、家庭作业、教育类为主,需求培育还有待时间。B端更多实际需求,如酒店服务、医院服务、安防服务等,如借助销售模式创新,将很快看到需求爆发。
汽车工业仍为工业机器人主要用户。现阶段汽车工业制造厂商仍然是工业机器人的最大用户,未来工业机器人主要需求也仍在汽车工业。因此,汽车工业使用机器人未来发展空间巨大。
双臂协力型机器人为工业机器人市场新亮点。随着人力成本持续增长,包括组装代工大厂与中小企业等的人力成本负担相对沉重,加上人口老化严重国家劳动人力短缺,使得双臂协力型机器人成为其降低人事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与补足劳力缺口等的解决方案。
服务机器人市场成长动能十分可期:
● 服务机器人方面,现阶段以扫地机器人、娱乐机器人及医疗看护机器人等支撑整体市场。
● 人工智能进步使服务机器人具备与人类沟通互动功能,促使生活陪伴型服务机器人成为市场新生力军。
● 此外,部分国家地区农业人口高龄化日益严重,因此也会带动农业机器人的增长需求。
伴随劳动力的结构性短缺以及劳动力成本的急剧上升,我国人口红利时代即将结束,面临迫切产业转型升级的需求,这使国内机器人产业迎来了大发展的春天。中国机器人密度明显低于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中国机器人市场的需求与供给存在庞大的缺口,未来市场空间巨大,这将为我国集中资源,发展国产机器人产业提供强劲动力。
无人机
2018年中国民用无人机市场将达到110.9亿元
随着无人机产品的逐渐成熟、低空管理政策的完善、大玩家尤其是包括上市公司在内的重量级玩家的深度介入、大批量飞控手的供应以及各行各业用户意识的成熟,中国民用无人机市场或将在未来3年内,迎来第一个行业应用小高潮。
仅以硬件产品销售出货规模计算,预计到2018年,中国民用无人机市场将达到110.9亿元。但作为一个新兴的技术型行业,无人机存在较高的进入壁垒,机会众多的同时投资风险也很高。
人工智能
预计2020年人工智能市场规模将接近百亿
受到全球范围内下游应用需求迫切倒逼和上游技术基础成型的推动,近年来人工智能赢来了加速发展的黄金期。
预计2020年人工智能市场规模将接近百亿,人工智能的发展也将带动相关产业链的变革,投资机会较多。目前国际巨头在人工智能技术上还没有完全形成垄断,我国在人工智能的研究上与发达国家相比不算落后,对于我国来说是个绝好的发展机会,再加上我国在人工智能相关领域不断产生新的突破,未来人工智能将呈现跨越式增长。
2015年我国投资人工智能的机构数量已经高达48家,同比增长71.4%;投资额为14.23亿元,同比增长75.7%;投资次数为43次,同比增长65.4%。
在全球互联网入口终端升级浪潮的背景下,现有的智能手机配置已不能完全满足物联网时代连接人与人、人与物和物与物的关系需求,人机交互高智能化升级是大势所趋。VR在多方面已显示出超越智能手机的潜力,是下一代人机交互平台的强力候选,发展前景广阔。
智能物流
智能物流市场规模将超过1000亿元
快递业务爆发式增长,企业盈利微薄,效率提升迫在眉睫。2011-2015快递业务量CAGR超过50%,2015年全年快递业务量约1200亿件。快递行业为人力密集型产业,快递行业人力成本占比超过40%、行业竞争日趋激烈,盈利空间受到压制。快递物流自动化是降本增效的突破口,且行业具备自动化改造的客观基础。
智能物流市场规模较大,以自动化物流系统来看,其市场规模从2001年的不足20亿元,迅速增长至2014年的425亿元。预计至2020年,国内的自动化物流系统市场规模将超过1000亿元,未来几年行业增速有望保持15%以上。
快递行业竞争激烈,企业密集登陆资本市场,快递公司上市持续催化。自2015年底以来快递公司密集登陆资本市场,资本开支将大幅上升驱动智能物流装备需求提升。
●2016年3月28日,阿里旗下菜鸟网络宣布融资10亿元,联合物流合作伙伴组成菜鸟联盟,进一步完善现有的智慧物流供应链管理,加速行业在智能物流领域的竞争。
●2016年4月9日,圆通借壳大杨创世上市,总投资46亿元提升硬件自动化、信息化水平圆通智能化改造引起同行追随。
智能物流行业政策扶持明显,且中短期政策效应有望加强。政策的核心脉络是引导物流业向信息化、智能化、自动化的智能物流转型,打造现代智能物流服务体系。2016年4月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要打破信息基础设施和冷链运输滞后等瓶颈,打造智慧物流体系”,智能物流主题再次受到政策高度关注。
●我国智能物流行业呈现出一个充分竞争的态势,市场上主要的上一定规模的物流系统集成服务商有20多家。
●从市场份额来看,国外厂商约占据三分之二的份额,国内企业则较为分散,尚未形成巨头。
●就智能物流装备而言,目前内资厂商仍然停留在设备供应商或系统分包商的阶段,单体规模都较小。
随着智能物流装备企业研发制造水平地提升,内资厂商的装备产品已经能满足大部分一般应用需求,对国外纯制造商的高价产品形成了较大冲击和替代。
接下来内资厂商需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产品硬件精益制造水平和软件性能,提高产能稳定性,未来快递等价格敏感性行业智能装备需求激增将为价格优势显著的内资厂商打开成长空间,经过一段时间集成经验积累加上对我国行业企业更为熟悉的本土化优势,我们相信未来内资企业在一些应用领域将能成长为系统集成商并通过兼并收购不断做大做强。
中国智能制造产业仍处于初级发展期。参考美国、德国制造业的发展水平,如2020年我国智能制造产值贡献占制造业的10%左右,界时其将达到2.8万亿的规模。
2016年中国制造业产值高达5.9万亿美元,在全球制造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例为20%, 2016年全球工厂自动化和工业控制市场估计为210.46亿美元,预计到2022年将达到3163.8亿美元,2017至2022年期间,复合年均复合增长率为7.59%。2017年中国的自动化及工业控制市场规模达到244.6亿美元。
到2022年,全球智能工厂的市场规模将达到2054.2亿美元,2017-2022年期间,将保持9.3%的复合年增长率,该市场的增长是由于工业机器人的不断增加,以及物联网的演变。2017年,分布式控制系统(DCS)技术占据整个智能工厂市场的最大份额,DCS用于向制造业行业提供监管控制。它为监管应用提供最好的控制,用于集成功率测量设备,驱动器和软启动器。将电机管理数据集成到DCS中有助于实时监控,并用于检测电机发生故障之前的故障。
全球以智能工厂、智能产品、智能供应链相互支撑的智能制造体系正在加速构建,智能制造未来四年在全球将产生3710亿美元红利。智能制造正在重塑制造业新生态。中国制造业产能巨大,存在强烈的智能化改造需求。智能制造将为设备和软件行业带来机会,机器人、传感器、工业软件、 3D 打印等都蕴含百亿甚至千亿的市场容量。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激光制造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获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
用,并注明"来源:激光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及图片,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③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请及时向本网提出书面权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具体链接(URL)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移除相关涉嫌侵权的内容。
相关文章
网友点评
0 条相关评论
热门资讯
精彩导读
关注我们
关注微信公众号,获取更多服务与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