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营收最红火的激光企业多数与新能源动力电池行业有关,前一阵子与几位激光企业老板聊天,其中谈到智能自动化装备前期苛刻的合同条款以及后期的款难收的问题,看似上不了台面,但确确实实在阻碍企业的发展。最近朋友圈看到一张照片,照片显示一家工厂门口挂着白布底黑字的巨幅横条,上面写着“还我血汗钱”。这是房地产企业拖欠农民工工资???这不是,这是设备企业在要债。
设备企业被讨债,其实没什么大惊小怪的。本人之前有幸在激光企业干过,且正好主营业务为销售动力电池生产设备,销售近几年自然是逐年翻翻,可应收账款那也是翻翻,电池企业以设备不好用、有点小问题赖着不验收不给设备款,那是惯用伎俩,付款越来越差,可以用“非常严重”来形容。首付款拖,设备验收后还拖,尾款继续拖,有些甚至拖着拖着就没了……

一年到头有的企业长期拖欠设备商账款,高达几千万。有的企业老板手机已经处于失联状态。 其实欠款几千万还不算高,据说欠款几个亿的都有。真是令人惶恐!
高端智能装备发展是国家战略,之前笔者在一些文章中就提到过,大部分的激光企业已经转型升级为激光智能解决方案及激光自动化装备系统提供商,在各自的发展领域干的是“如鱼得水”。出售的产品那都是整条自动化产线,动不动一个定单都是上千万级。其实设备偶尔出点故障那也正常,卖一条线配一组人马也正常,可有些老板就说了,卖产线还不如以前卖单机轻松,“这可不好,这是在发展的道路上开倒车”。激光工艺融合工业自动化发展是未来发展趋势,不顺应潮流其结果就是“死”。笔者要在这里提醒的是,必须解决控制软件总集成、整线节拍等问题,你设备不出问题那客户自然也没话说,不给钱那自然也理亏。毕竟客户生产那也是耽搁不起的。
激光企业干的都是实体,老板们都是良民,这个行业里上市公司并不多,可以说大部分都是挣得辛辛苦苦,日子过得也是紧巴巴,可那些供应商的态度是“来者不拒”,找更多的设备供应商来共同背债成为了无良企业的 “战略目标”。对于那些中小型生产企业来说,不进入吧,又好像错失了机会,以后要想再进入就难了;进入吧,又必须承受账期长、资金流转不畅的风险。“吊着玩”那是自然且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

无比苛刻的商务条款,赖着不验收不给设备款。设备不好用、总有点小问题,设备款的事你们再等等吧。等着等着又到年底了!这些上不了台面的事终将会拖住激光企业发展的 “大腿”,这就是我担心要提醒的事。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