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简介
新加坡在光电产业是整个东南亚的排头先兵,引领整个区域的光电产业的研发、生产和制造活动。这里面虽然有着政府积极参与和主导的一面,也有着更多的新加坡企业和专业人才的积极奉献和拼搏的精神体现。
本文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新加坡光电产业状况:
-
新加坡光电业概述
-
政府角色和政策
-
光电工业分类
-
研究与发展以及光电教育业概述
-
东南亚区域光电业简介
-
未来展望
1. 新加坡光电产业概述
新加坡地处东南亚中心地带,人口560万,拥有天然良港,世界一流的机场,转口贸易占据国内很大比重(30%以上)。
20世纪60年代,新加坡建国后不久(1965年建国),政府大力引进外资,尤其是制造业先进国德国和日本外资企业,提供非常优惠的投资经商条件,成功地为新加坡国民创造了就业和工作机会。
光学企业在20世纪80年代只有1-2家,都是欧洲投资的。其中Plummer Optics为Edmund收购,Avimo为一家英国光学企业,一度在新加坡股票交易所上市。目前几经易名,为QIOPTIQ, 现属于Excelitas集团企业。另外,80年代后,著名公司如Leica、 II-VI等登陆新加坡,主要看中这里的英文环境、政府制度、国民素质。今天的新加坡,已经拥有近50家和光电相关的企业,提供就业机会3000人以上。光电行业涵盖了下列范围:
-
光学设计加工制造和装配 (6家企业)
-
.激光制造和激光系统(6家企业)
-
工业视觉系统集成(6家企业)
-
光学精密测试(4家企业)
-
太阳能(3家企业)
-
LED (2家企业)
-
生命科学光学(4家企业)
-
光电分销和技术支持(10家企业)
-
光学真空镀膜(2家企业)
-
光纤通讯(1家企业)
新加坡光电行业分布状况
另外,光电研究与发展在新加坡得到很大的支持,在2所国立的大学、4所国立的大专都设有研发实验室。新加坡政府的科研机构A*STAR还云集了一批国际人才,在光电业的各个领域涉足,如激光加工、精密测量、太阳能、生命科学等领域。估计在研发和教育界,从事光电业的从业人数高达300人。
由于新加坡在高科技领域领先其他东南亚国家很多,因此在和东南亚国家的交流上没有可圈可点之处,主要集中在和英国、德国、美国、日本、以色列等科技强国的交流上。
2. 政府的角色和政策
新加坡政府是亲商的政府,也算是个大政府。在引导国家经济上起着主导作用。具体体现在 :
1)制定宏观工业发展政策和方向;
2)引进外资和知名大企业;
3)优惠补贴新加坡本土国民企业。
目前,光电业的大企业无一例外地得到了政府惠顾,如Leica、QIOPTIQ、 Haptagon、KLA Tencor等等。新加坡的经济发展局有很多优惠策略,几乎可以照顾到从股权、到税收、到租金工资等各个方面的安排。对于宏观策略性的企业发展,EDB也采用直接投入的方式进行股权投资,如太阳能、水科技等等。
中小企业的发展,政府通常会从贷款、研发资助、开发区域化市场等领域进行帮助。比如,政府研究院的研发人员会参加企业的研发,成为企业的一员,但是薪水部分的70%由政府承担。另外的形式包括低息贷款、税务减免、各种优惠配套资助不同的企业活动,如研发活动、海外拓展活动。具体分管的政府部门包括:经济发展局EDB、 国际企业发展局ITE、标准化生产力局PSB(SPRING),还有活跃在各种行业之间的协会等等,起到桥梁作用。
笔者认为,新加坡政府制定经济政策的主要考量包括:
1)促进就业;
2)增加税收,而在近期,政府更加考虑的是拟定政策时是否提升税收;
3)国家的长期竞争力。
光电子行业在新加坡行业的分类归属于精密工程制造业,以前也曾隶属于电子行业。相比于大规模的电子业和精密制造业,新加坡的光电子行业还属于小规模的行业,处于从属地位或者支持地位,也是符合逻辑的。
在2002年由Leica等跨国公司牵头,新加坡政府强力资助成立的新加坡光电子协会,在一年时间注册了50多家企业单位,确实引人瞩目。后来该协会由于产业规模小,无法持续保持活跃,因而逐渐淡出人们的眼球。
在20世纪80-90年代,政府着力培养光学技工,以期提供光学工厂员工技术培训,为跨国光电企业提供源源不断地熟练技工。另外,也为大中专毕业生提供奖学金赴德国留学,攻读光学工程。点点滴滴,可以透视政府对光学工业的重视。
3. 光电工业的分类
纵观新加坡光电的发展道路,在过去的30年之间,明显可以看出一个从简单光学加工到多方位高科技高增值的光电发展之路。从业人员虽然没有很大幅度的增长,然而人均产值和总产值则有翻天覆地的变化。笔者归纳为以下几个特点:
-
持续引进外资和高附加值光电企业:迄今为止,新加坡已经成功引进精密光学仪器企业如Leica, 太阳能研发企业,半导体镜片检测设备企业(KLA Tencor);
-
持续培育本土和扶持在本土的企业;
-
持续加强光电子学的教育和培训工作。
按照产品和运用的分类,新加坡光电行业可以细分为:
-
光学设计加工制造类:以Leica, QIOPTIQ, Edmund Optics, II-VI, Wavelength ,Wangi等为代表,雇用大约2000名员工;
-
光学镀膜企业:以Opto Precision为代表,从事真空光学镀膜业务;
-
激光产业:共雇用300多名员工,以Rofin Bassel, Hylax, IDI, LaserTek等为主共7-10家企业;
-
工业视觉系统集成商:由于超精密的半导体工业在新加坡有着良好的基础,工业视觉系统集成商有着很大的生存空间;
-
光电精密测量:大约5家企业在从事精密光电测量事业;
-
光电子行业分销培训和技术支持:超过10家本土公司在代理销售全球各地的光电子产品和提供技术支持服务,雇用了超过100名员工;
-
生命科学光学:最近几年,政府大力推动生命科学研究和产业化,生物制药业巨头也来新加坡投资,围绕着生命科学产业,诞生了一些生命科学光学的企业和产品;
-
光电研究和发展:主要以政府行为为主,拥有SIMTECH, A*STAR等诸多科研所,聘有上千名研发人员,其中涉及光电类的人员多达上百人;
-
教育类∶以两所国立大学,4所国立大专为主,设立光电子专业,光电子教育研究中心,估计聘有近百名教职人员;
-
太阳能行业:国家在最近的3年里大力引进太阳能研发和应用的公司,目前至少3家国际性太阳能公司在新加坡设立了基地和中心;
-
LED显示:至少2家公司致力于LED的运用研究。
当然,在工业界和政府也有其他的分类方法,如企业类别 (本土或是跨国)、企业性质(研发,生产或是区域总部),在此作者不做介绍。
4. 研究发展与光电教育
新加坡光电教育和科研产业,提供本科工程和科学教育的大学有国立新加坡大学和南洋理工大学,其中后者设有光电子专业,提供光学设计、薄膜设计、光电器件等课程。在2007年以前,每年约有30名以上光电子专业学生毕业。这些学生普遍理论功底扎实,结合现代电脑等工具,毕业后即刻投入工作。
提供大专类光电教育的学校有5所。例如义安理工学院、南洋理工学院、新加坡理工学院、淡马锡理工学院都设有类似光电或者激光等中心,提供学生实验的基地。逐渐多地引入光电类的新课程进入理工学院,是一种趋势。这些理工学院为新加坡的企业源源不断地输入初级技术人才。
在新加坡的教育体制中,还有初级学院(类似高中),这类的初级学院,尤其是领先的前三所初级学院,可能已经建立了光学/光电的实验室,提供给高中生一个接触光电世界的机会。政府的一些公益性设施,比如新加坡科学馆,就设有多个围绕光学的设施,如观察偏光、彩虹、天文等等的设施。
据不完整估计,在上述大学、理工学院,从事光电教育的可能在百人左右。每年给近300名学员/学生提供光学/光电类的教育。
在20世纪80-90年代,新加坡有一个光学技工学校,培养光学冷加工和镀膜人员。这个培训学校由政府资助,学期结束后颁发技工证书,提供就业机会。光学公司也派送员工去受训。90年代后,此培训学校中止。
新加坡光电类的科研机构,代表着强大的科技研发力量,以及重大的政府投资行为。这里可以列举的和光电类有关的科研机构包括:
SIMTECH: Singapore Institute of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 在这所国家的制造院里,云集众多博士教授研究员,主要是连接科学研究和工业的桥梁作用。设有精密光学测量、激光加工、纳米技术等等和光电紧密相关的部门。
DSI: Date Storage Institute - 这是另外一个和光电/磁存储技术紧密相关的研究院,拥有上百名研究员,同步进行众多的项目。在数据存储上具备雄厚的实力。
NTRC :Network Technology Research Center - 这是和光纤通讯紧密联系的学院,超过上百名员工,多个项目进行中。
IMRE: Institute of Material Research - 材料研究学院,坐落于国立新加坡大学校园内,进行光电材料和晶体材料的研究,也培养研究生。
IME: Institute of Micro-Electronic- 微电子研究院,坐落于新加坡第二科学园内,在半导体、晶片制造、集成电路等领域进行研究,并且为工业界提供专业的支持和帮助。
NMC: National Metrology Centre 国家计量中心研究所,在这个国家级的计量中心,坐拥一流光学电子计量仪器和设备,更聘有多名优秀的研究人员和技术队伍,对世界标准和国家标准进行及时的跟踪更新。
5. 东南亚区域光电产业简介
东南亚具备工业和研究实力的国家除了首推新加坡外,另外需要提及的国家应当是马来西亚,最后是有一点点光电产业的泰国。然而后两个国家由于国内政治不时地动荡,虽然对经济的影响不大,但是在研究和发展以及光电教育上,投入量不能与新加坡相比。
马来西亚:
人口3000多万(2016),经济重镇在槟城和吉隆坡。光电教育的提供者主要是国立马来亚大学。笔者曾经拜访过位于吉隆坡的马来亚大学光电实验室,记忆中的教育科研楼有一个楼层都是光电子实验室,里面的实验仪器等不算先进,属于中等水平。在晶体生长、激光器等领域,有一些教授在主持科研和教学。去年,马来亚大学的霹雳分校也采购了一批光电模拟软件,开始提供光学设计和模拟的教育。
从事于LED生产制造的企业集中在槟城地区,另外在吉隆坡和马六甲也有2-3家企业,构成了10家左右规模的LED生产企业。其中包括跨国公司OSRAM、DOMINANT、 LUMILED、AVAGO等公司。本土的公司也有50%左右。他们主要从事LED的封装、平板显示器、电子器件等生产和研制工作。
马来西亚的政治局势趋向平稳,在教育和工业技术上的投入逐步加大,笔者相信马来西亚的光电业将迈向发展的道路。
泰国:
人口6800多万(2016),教育和工业都集中在首都曼谷,使得大曼谷地区成为繁忙繁荣的地区。然而泰国光电业的情况,由于语言的隔阂,笔者无法取得更多的信息,只能根据这些年和泰国企业的合作,初步了解到两个企业。
Fabrinet是一家光电代工业者,在2004年投资泰国2500万美元,进行光通信、数据通信、车载系统、数据存储、工业和图像市场等产品的代工服务。另外一家泰国光学仪器厂,进行自主品牌的显微镜的生产。以上2家光电企业聘请3000多名员工。
泰国的光电教育培训和研究方面的投入相比于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少很多。目前尚未发现大学提供专门的光学光电专业本科学位教育。
6. 未来展望
东南亚超过10个国家,目前在东盟这个组织内协同合作。各自的政经制度迥异,信仰不同,然而各自发展经济的活力不减。新加坡作为最稳定的政体国家,已经积累了相当深厚的技术和实力,随着政府对教育的持续投入,新加坡将继续在东南亚一马当先;马来西亚将受益于稳定的政府和亲商的政策,继续吸引跨国公司留驻,并且继续发展本国的教育和光电产业;泰国的情况不容乐观,主要是泰国语言的问题,使得教育水平不能及时跟上世界光电科技发展;越南、菲律宾、印尼将继续作为光电产品的使用国而非制造过,在今后将跟随在新马泰之后,缓缓前行。
作者:黄胜弟,任职于南京波长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新加坡波长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浙江大学光学工程学士,南澳大学工商管理硕士;曾任新加坡光电学会副主席,美国SPIE工业展商董事。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