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 订阅
阅读 | 订阅
今日要闻

首届空间激光技术与应用国际大会在京开幕

星之球科技 来源:人民网2018-11-30 我要评论(0 )   

11月26日,来自中国、美国、加拿大、日本、英国、荷兰等8个国家和地区的200多位科学家、工程师、项目管理人员等,共聚北京首届空

11月26日,来自中国、美国、加拿大、日本、英国、荷兰等8个国家和地区的200多位科学家、工程师、项目管理人员等,共聚北京首届空间激光技术与应用国际大会,围绕“聚焦空间激光技术,助力宇宙精准探索”主题展开了一场无国界的学术交流。

“空间激光技术与应用是推动空间科技创新发展的重要战略新兴技术,在微弱信号探测、激光通信APT技术等方面仍存在着世界公认的难题与挑战。空间激光技术领域的同仁们应携起手来,共同推动激光探测与通信技术创新。”国家航天局系统一司副司长赵坚在大会开幕式上说。

“我们未来的星间信息系统离不开激光技术,我们未来的遥感系统也离不开激光技术,激光技术在未来的空间领域大有作为。”航天科技集团科技委主任、首届空间激光技术与应用国际大会主席包为民表示,“航天科技集团非常重视此次会议,希望它成为一个展示各国研究成果、开展思想碰撞、拓展国际视野的学术交流平台。”

本次会议由航天科技集团北京遥测技术研究所主办。大会的议题主要聚焦两个方面:空间激光遥感和空间激光通信。会议为期两天,特设一个主会场和四个分会场。其中,主会场特邀大会报告11场;分会场分别针对空间激光载荷技术、空间激光大气/海洋遥感技术、空间激光对地观测技术与深空星体探测应用以及空间激光通信与测控四个专题,特邀分会场报告26场。

“我们希望通过本次大会进一步促进空间激光技术的深入发展,开拓空间激光技术的应用领域,加强空间激光技术的国际合作,提升我国空间激光技术研究水平。”北京遥测技术研究所所长李凉海说。

11场特邀大会报告中有7场为国外专家报告。 “在邀请专家时,我们遵循两个原则:一是目前国际上激光技术领域知名度非常高的专家,二是国际上依然在激光技术领域从事一线科研工作的科学家。”北京遥测技术研究所激光遥感技术研究室主任、大会学术委员会委员赵一鸣介绍。

在场的外国专家纷纷表示,中国激光雷达技术目前的发展水平令他们感到吃惊。当前,激光技术行业发展迅速,他们希望借助本次会议的桥梁作用,与中国在空间技术方面加强合作,促进激光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

大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吴伟仁院士表示,本届大会为世界空间激光技术创新发展及应用提供一个开放的学术交流平台,是促进国际激光技术合作的重要契机,希望后续在空间激光领域广泛开展国际合作,为激光技术发展迎来一个新的春天,助力我国航天强国建设。

转载请注明出处。

激光激光技术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激光制造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获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 用,并注明"来源:激光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及图片,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③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请及时向本网提出书面权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具体链接(URL)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移除相关涉嫌侵权的内容。

网友点评
0相关评论
精彩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