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 订阅
阅读 | 订阅
产业资讯

智能检测“分水岭”初现:新业态如何撬动?

来源:中国光学工程学会2019-11-07 我要评论(0 )   

随着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及与先进制造技术不断深度融合,全球兴起了以智能制造为代表的新一轮产业变革,数字化、网络化、

随着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及与先进制造技术不断深度融合,全球兴起了以智能制造为代表的新一轮产业变革,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日益成为未来制造业发展的主要趋势。产品检测一直是制造业的重要一环。


现在的检测方法各种各样,包括刻度尺、各类计量仪、成分分析仪、探测仪、X射线、红外传感以及激光等,在制造业中是品控和质量认证的最重要手段。对于一些国家级关键重大的项目,比如航空制造、航天器构建、轨道交通,以及关乎生命健康的生物医药产品,严格的检测是保证安全的最后一道“法宝”。


智能制造作为一种全新的制造模式,核心在于实现机器智能和人类智能的协同。加工制造,检测先行。如今的检测技术要求越来越智能化、机器化、人性化。智能检测技术是智能制造实现过程中的关键一部分。很多企业不仅仅关注最终成品的品控,而且越来越重视对制造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效果的监控。如果一批成品出来后,才发现有问题,去追溯各个工艺环节,最终不仅会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而且长时间停工,另外次品批量大,造成资源浪费。

很多企业在一些重要加工产线环节增加了智能检测技术,包括包装线上采用红外传感去校准,也有在一些材料加工(钻孔、雕刻与焊接)上使用了机器视觉,大大提高了精度,减少了不良率。先进的测量技术,实现了对制造过程全面、严格的监控,最终可以使工业制造过程更加稳定更加可控制与预测。智能检测方式可以决定智能制造水平的高低,对提高产品性能、降低生产成本及整个生产周期成本起着重要作用。


2019年11月24日,由中国工程学会召开的第三届全球智能工业大会——“智能检测与装配高峰论坛”将于广州隆重召开,届时专家们将与数百位观众共同探讨智能制造产业的技术发展、应用现状及未来,为提升我国在该领域的产业化、平台化以及品牌化实力而贡献自身力量。


01

新业态催生 智能检测布局加码

人工智能正在推动传统检测行业向智能化跨越,智能化检测正蓬勃发展成新业态。随着我国质量和安全法规的不断提高与完善,检验检测行业正处于快速发展的快车道。


据了解,目前我国的检测市场主要沿袭了传统的发展模式,以中小企业为主,服务于中低端市场,高端市场服务的布局并不突出。随着“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机遇的到来,大数据时代,传统检测与数据收集手段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的发展需求,全面、精准的数据和可靠的检测结果必须依靠新型的智能检测技术。


与传统检测不同的是,智能检测对传统的采集、测量和检测设备在数字化、可通信化、可兼容化、智能化方面提出了新要求。智能检测技术以多种先进的红外、光学传感、微波、激光扫描等技术为基础,在计算系统和信息系统的支持下,可以自动完成数据采集、数据处理、特征提取和结果判定,从而达到性能检测和检验目的,避免了人工操作及人为错误对检测质量的影响。



智能检测技术给市场应用带来了新的活力,据中国信通院西部分院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的智能检测行业市场规模达到505.5亿元。未来,随着制造业行业对生产安全性意识的增强,智能检测应用市场将持续扩大,或将创造千亿级的蓝海市场。


大力推广智能检测是实现智能制造产业技术发展的关键手段。然而,目前很多相关企业把智能检测等同于简单的“互联网+ 检验检测”的低层次结合,未能真正实现“智能+互联网+检测”的跨越融合。因此,相关的企业要抓住新一轮世界科技革命带来的战略机遇,充分发挥科技的引领和支撑作用,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02

力造产业盛会 同筑智造强国梦

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中国光学工程学会主办的第三届全球智能工业大会——“智能检测与装配高峰论坛”已经进入倒计时状态!打造智能检测高端产业盛会,共筑产业梦! 届时,主办方将邀请西北工业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沈阳飞机工业集团、中国商用飞机等高校与单位专家作报告,近百位政府部门领导、行业机构领导、知名家电企业代表、研究机构代表和专家学者将参会。


中国制造业如何通过智能检测实现体质增效,坚守支撑工业经济发展的主战场,成为此次论坛热议的焦点。本论坛将重点探讨智能检测技术与装备,特别是关注航空航天、轨道交通等重大领域的应用。通过政产学研的深度融合,打造以智能检测装备研发生产为代表的产业生态!这是国内顶级产业专家及行业精英呈现的一场思维碰撞、成果分享学术盛宴,诚邀您共同见证!


联系人:邹云翔010-83602780,zouyunxiang@csoe.org.cn

转载请注明出处。

智能检测智能工业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激光制造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获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 用,并注明"来源:激光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及图片,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③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请及时向本网提出书面权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具体链接(URL)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移除相关涉嫌侵权的内容。

网友点评
0相关评论
精彩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