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电池作为新能源产业中至关重要的一环,近年来呈现出突飞猛进的发展态势,有关机构预计到2022年,全球动力电池的需求量将突破325GWh。动力电池业的蓬勃发展为产业链上游设备企业带来了诸多利好,巨大的增量空间也让我国激光焊接设备企业迅速成长起来。近日,电池中国网就国内外激光焊接设备的差异化发展、补贴退坡下的降本压力以及如何布局“洗牌期”等行业热点话题,独家采访了武汉逸飞激光设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逸飞激光”)技术总监冉昌林。
逸飞激光成立于2005年,是一家专业从事激光精密焊接装备与自动化产线制造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致力于为客户提供智能焊接装备及智能化解决方案。2007年,逸飞激光进入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激光焊接及相关应用领域,全面深入动力电池行业,创新推出了全球首条“动力电池全极耳激光自动生产线”和“柔性模组自动焊接生产线”,产品覆盖动力电池电芯模组部件、动力电池电芯、动力电池模组、动力电池包等核心制造工艺和关键设备产线,并与业内多家知名动力电池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对标国际一流设备企业 国产激光焊接设备未来可期
冉昌林表示,设备的核心差异主要表现在对终端工艺的理解能否上升到整个产品的制作过程,比如在电芯制造这一方面,对客户的材料、技术路线、工艺路线等都要做到充分的理解,而不是简单的功能实现。
整体而言,目前国内激光焊接设备的工程制造能力还略逊于一些工业强国(如日本、德国等),国外设备在整个系统性上的考虑更为全面,特别是在设备稳定性、人性化设计等方面。但冉昌林也直言,当前国内激光焊接设备在功能和关键测试等方面已可以和国外先进技术比肩,且随着国内设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不断提升,与国外先进设备的差距正在逐渐缩小。他举例说,逸飞激光的产品就是对标国际先进工艺技术标准,在满足客户需求的同时进行技术创新,目前,逸飞激光部分产品技术指标上已经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其中,逸飞激光历经十余年自主创新的全极耳圆柱电芯全自动智能生产线,已为国内多家知名企业装配了二十多条产线。该产线技术也吸引了来自日韩和欧洲一些知名企业的关注,冉昌林透露,2020年逸飞激光将会在此方向有更大突破。
下游“龙头效应”显著 设备产品须高度契合客户
目前,我国动力电池领域龙头企业对设备生产厂商在工艺、技术标准、制作过程等方面的理解,也慢慢渗透到行业中来,并对未来行业的发展方向逐渐产生影响。冉昌林表示,选择具有行业代表性的标杆客户合作,对企业自身来讲也是益处良多。如宁德时代的方形铝壳电池、国轩高科的圆柱电池、孚能科技和万向的软包电池,均各有其发展特点,这些头部企业的“龙头效应”势必会影响上游设备企业的技术方向。
随着生产线自动化数字化水平的逐步提高,设备迭代升级的速度也逐渐加快,这就需要设备制造企业与设备需求企业保持着充分的交流,时刻了解设备需求企业的产品需求和急需解决的难点痛点。冉昌林表示,设备是电池制造环节的工程保障,在动力电池产品结构更新、工艺创新、产品控制等环节都离不开工程设备的适配。逸飞激光的产品紧密贴合客户的需求,并在模块化、标准化、数字化等方面积累沉淀了大量的工程经验和工艺数据。
成本优化与性能提升并行 外企入局带来新机遇
冉昌林坦言,面对补贴退坡带来的降本压力,逸飞激光已提前准备了应对方案,通过标准化、模块化批量制造,最终实现有效降本。他认为,降本绝对不能在产品品质上做文章,一个好的产品,需要经过几代产品的技术迭代,以及多年经验的沉淀,企业应该在优化成本的同时更多地提高产品性能。未来动力电池最大的降本空间不在材料、零部件,而在于整个工程管理过程,即如何缩短周期快速交付,为客户生产做好充分的准备。同时,冉昌林强调“设备的安全、可靠、稳定大于一切”,若设备加工率低、良品率低、故障率高,则客户的使用成本、维护成本就会增加。
补贴退坡之后,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将再次扩容,松下、LG化学、三星等全球知名动力电池企业也加紧在华布局。冉昌林认为,外企入局在很多方面要考虑本土化运营,这对我国锂电设备企业来说是挑战也是机会。他表示,近年来我国很多主流设备厂在技术研发和自主创新等方面有了显著的进展,目前国内动力电池企业国产化设备的使用率已经超过六成,且技术指标均能很好地满足客户需求,良好的客户反馈和市场机制也为我国锂电设备制造商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冉昌林向电池中国网透露,在近两年来,很多来自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的知名电池企业也在和逸飞激光进行深度技术交流,预计明年会有一些技术合作陆续展开。
随着我国动力电池业进入深度洗牌期,行业集中度也会逐步提高,未来我国主流动力电池企业数量还会进一步缩减。冉昌林认为,下游行业洗牌加剧,对于像逸飞激光一样有着十五年制造沉淀的设备企业来说未必不是一件好事,产业集中度越高,相对的沟通成本就越低。但他也坦言,此举对于根基尚浅、经验不足的设备企业来说,想要深入发展下去还是比较困难的。
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锂电池焊接市场规模已突破36亿元人民币,激光焊接作为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型工艺越来越受欢迎。在新能源产业高速发展的当下,激光焊接的应用场景将不断扩大,细分产业规模也将得到进一步提升。据悉,目前逸飞激光经过多轮融资,已经充分做好了技术、人才以及资金的相应储备。冉昌林表示,随着标准化大批量订单的增加,逸飞激光接下来还将进一步提升产品产线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模块化标准化,实现规模化生产,在交付能力和成本管控上与客户的要求实现高度匹配,为更多用户提供更加安全可靠高效的产品。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