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今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年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如何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好“六保”“六稳”工作,成为各界关心的热点,更是今年两会的重要议题。对于如期完成全年目标,代表委员有哪些建言?5月22日起,人民网推出“对话企业家·代表委员建言献策”系列。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简洁明了、重点突出,指明了今年的经济工作思路,提振信心、鼓舞人心。”全国人大代表,广西柳工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曾光安在听完政府工作报告后信心满满。
在接受人民网专访时,曾光安表示,积极的财政政策,稳健灵活的货币政策,加大减税降费力度,降低企业经营成本和融资成本,深化市场化改革和国企改革,推动制造业升级和科技创新,促进外贸基本稳定……这一系列举措,一个个红利,大大增强了企业发展信心。
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面临哪些难点?还需哪些支持?曾光安此次也围绕产品物流运输、海外业务金融机构协同以及融资租赁业务发展等方面提出了几点建议。
加强装备制造业产品物流运输的支持
装备制造业是国之重器,是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港珠澳大桥、FAST天眼、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这些超级工程建设的背后,离不开装备制造业的支持。
装备制造业的产品基本上都是“超高、超重、超宽”的三超产品,大件物流起着非常重要的运输支持保障作用。
曾光安指出,目前,我国缺乏对装备制造业大件运输的治超界定标准。同时,还存在着运输成本高,物流车源少,超限证办理通过率低、时效性长等问题。
他建议,首先,应针对装备制造业中电力、化工、机械、能源等不同领域的大件物流的专业特殊性,制定对应的标准和政策,规范不同专业大件物流行为。
其次,应给予装备制造企业产品高速物流运输以及公铁联运、公水联运、公铁水联运等多式联运出台优惠鼓励政策,实现多种运输方式交货。
最后,应构建大件物流运输信息共享平台,降低运输工具的空载率和物流成本。
推动金融机构与装备制造业海外业务协同发展
推动中国装备制造“走出去”,开展国际产能合作,是中国顺应国际发展趋势、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和经济稳定增长的国家战略。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血液,在中国装备制造“走出去”的过程中,发挥着稳定产业链和供应链的作用。
今年以来,受疫情影响,全球经济遭遇重创,中国装备制造业的海外业务受到一定冲击。
对此,曾光安建议,首先,应强化对稳企业的金融支持,为装备制造业的海外投融资业务提供专项金融服务。
其次,推进金融机构租赁业务在海外的发展,在新金融领域实现突破。
最后,应扩大出口信用保险覆盖面,针对装备制造业海外业务特点及竞争环境,精准制定承保政策,加大保险金融服务支持,进一步助力行业企业拓展海外市场。
完善融资租赁公司监管规范
经济新常态下,装备制造业发展面临着调整结构、转型升级的新课题。融资租赁是与实体经济结合非常紧密的一种投融资方式,在推动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
近年来,融资租赁公司的数量以及融资规模有了长足发展,也出现了一些偏离主业、无序发展等行业乱象,亟需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曾光安建议,监管部门应会同融资租赁专家、融资租赁公司共同研究,并充分考虑金融租赁公司与融资租赁公司的差异性,修订完善《融资租赁公司监督管理办法》,维护融资租赁公司的合法权益,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推动融资租赁行业良性发展。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