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制造业是建设工业强国的重要依托,是提升科技与产业创新能力的主战场,也是建设现代化强国的产业基石。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我国顺应世界大势的战略遵循,是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加快建设制造强国的关键环节。当前,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面临着传统制造业受内外部环境约束明显、制造业传统发展模式难以为继、制造业供给侧结构性矛盾突出、制造业企业对人力资源重视不够等主要问题。新时代创新驱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要推动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转换制造业人才培养和使用机制,完善质量为先崇尚实业的市场环境,加快建设协同发展的产业创新体系。
关键词:制造业; 高质量发展; 创新驱动
作者简介:张志元(1979-),男,山西介休人,东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基金:辽宁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北振兴的重要论述与新时代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研究”(L19BK S004),辽宁省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让更多青年凭借一技之长实现人生价值”(L19WTA012);沈阳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质量发展重要论述与沈阳培育壮大新动能研究”(SC19013),负责人张志元。
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支柱。制造业发展质量代表了一个国家的生产力水平,决定着一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和国际竞争力。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我国制造业实现的每一步突破与创新,都是经济前进一步的有力注解。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正在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既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客观要求。推进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关键是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2018年1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质量认证体系建设促进全面质量管理的意见》指出,强化全面质量管理,推动广大企业和全社会加强全面质量管理,推动经济发展进入质量时代。坚持创新驱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应对发展环境变化、增强发展动力、把握发展主动权,更好引领新常态的根本之策。
新时代创新驱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逐步形成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高质量发展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高质量发展是能够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第二,高质量发展是体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要求的发展;第三,高质量发展是有效配置资源、高质量的投入产出比的发展;第四,高质量发展是经济增长处于合理区间的发展[1]53-54。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着力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着力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不断增强我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经济正在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由数量规模扩张向质量效益提升转变。如何改变我国制造业利润微薄、产业低端等发展困境,实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成为亟待突破的关键性问题。
一、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基本逻辑
(一)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顺应世界大势的战略遵循
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贯彻实施质量发展纲要2016年行动计划》,提出切实将产品质量列入国家行动,表明质量强国逐渐纳入国家战略。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包括更依靠创新驱动、更高的生产效率、更高的经济效益、更合理的资源配置、更优化的经济结构、更注重幸福导向、更加注重防范金融风险、更绿色环保的发展方式,尤其需要关注我国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2]。工业制造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是实现经济转型升级的国之重器。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东北三省考察时指出,制造业特别是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是一个现代化大国必不可少的。《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发改产业[2017]2000号)指出,从全球看,发达国家“再工业化”和“制造业回归”步伐加快,发展中国家加快推进工业化进程。美国实施再工业化战略不是简单地回归传统制造业领域,而是聚焦附加值最高的制造业领域,继续抢占研发、技术、品牌、营销等关键环节的制高点。当今世界,伴随着互联网高速发展、数字经济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先进制造业技术呈现数字化、自动化、集成化、网络化和智能化五大发展趋势,中国制造业需要紧紧抓住战略机遇期,实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这是顺应世界大势的战略遵循。当前我国正处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智造”的工业转型升级、从物质型消费走向服务型消费的消费结构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要积极利用专业化产品和多元化平台优势,带动中国制造业企业实现全球化布局。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制造业重新成为全球经济竞争的焦点。通过推进制造业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和低碳发展,逐步形成我国由“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转变的新引擎,以期占领未来市场竞争制高点,从而促进我国经济实现持续健康发展。
(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
高质量发展遵循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高质量发展与新发展理念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体现为创新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协调是城乡高质量发展的根本要求,绿色是生态环境高质量发展的根本目标,开放是高质量改革开放的应有之义,共享是人民生活高质量的普遍形态[3]。2019年12月10日至12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并提出,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以创新驱动和改革开放为两个轮子,全面提高经济整体竞争力,加快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推进传统制造业优化升级,打造一批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40多年的发展,创新驱动我国制造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是在经济结构和增长方式进入周期性调整阶段,积极鼓励创新、优化结构、转变发展方式、转换经济发展动能的客观要求。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也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对制造业的供给能力和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而当前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实质是发展质量不高的问题,衡量经济发展就需要以高质量作为新的指挥棒。在我国进入工业化中后期阶段提出创新驱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当前,我国制造业正处于由大变强、深度结构调整的关键阶段,必须把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作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点,加快形成以质量为标识的竞争新优势。推动高质量发展是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是遵循经济发展规律和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必然要求。实现高质量发展,关键在营造有利于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创新发展的环境,增强企业发展的内生动力和活力,增强制造业产业吸引力和核心竞争力。
(三)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加快建设制造强国的关键环节
高质量发展就是通过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促进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质量变革实现了数量型发展向质量型发展的转型,效率变革实现了从规模扩张型发展向质量效益型发展的转型,动力变革实现了从要素驱动型发展向质量效益型发展的转型[4]。我国是制造大国和出口大国,但科技含量高、质量高、附加值高的产品并不多,而高质量、高水平的有效供给相对不足,伴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已上升为国家意志。因此,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增强核心竞争力,引导企业创新品种、提升品质、打造品牌,让“老产业”焕发出“新活力”,是加快建设制造强国的关键环节。我国正处于由传统制造业向现代制造业转型的历史阶段,有着雄厚的制造业基础,坚持把质量作为建设制造强国的生命线。在现代化进程中,制造业是实现经济振兴的最佳切入点和突破口。制造业发展重点是优化结构,改善品种质量,增强产业配套能力,淘汰落后产能。制造业只有实现高质量发展,走提质增效的发展道路,才能为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奠定坚实基础。
二、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传统制造业受内外部环境约束明显
当前,世界经济面临“逆全球化”形势带来的严峻挑战,中国经济正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数量型“人口红利”正在衰减,“全球化红利”在一定范围内存在透支现象,以增量改革为特征的“体制转型红利”也基本释放完毕,出现了许多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突出问题。表现比较明显的是,自2012年以来,我国制造业工业增加值的增速逐年降低,到2016年增速仅为6%,已经低于我国经济整体增速。当制造业企业发育成熟时,恰好也是企业处于“路径依赖”期,制造业企业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国外技术,创新所需内部动力相对薄弱。传统制造业产品质量只需满足安全、经济实惠等特征;而现代制造业除满足以上特征外,还需要具有个性化定制等因素,并重点突出质量意识。因此,制造业在转型升级进程中,需要不断适应企业创新的步伐,逐步提升我国制造业竞争力。我国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以资源利用为主导、以高投入、高排放、低效益为特征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其实质是资源代谢在时间、空间尺度上的滞留或耗竭,系统耦合在结构、功能关系上的破碎和板结,社会行为在经济和生态管理上的冲突和失调[5]。同时,我国制造业企业仍存在分布不集中、竞争力弱、企业规模小等问题。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持续推进,制造业产业发展在取得更多经济效益的同时,总体呈现出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之间的主要矛盾,必须推动我国制造业在实现技术密集型生产的同时形成绿色化生产模式,需要推进高碳产业实现低碳化发展,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工业园区。
(二)制造业传统发展模式难以为继
制造业质量是一国制造业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集中体现。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是工业化进程最快的发展中国家。当前,面临薪金、租金、土地出让金“三金”,原材料进价和资源环境代价“两价”的持续攀升,制造业传统发展模式面临高成本和高税费两头挤压,导致制造业企业成本不断攀升。随着现代工业化进程的推进,长期以来坚持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和薄利多销的营销理念已经不可持续。我国制造业长期存在的高消耗、高投入、产业结构不合理、发展方式粗放、缺乏核心技术人才、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等深层次问题日益突出,传统制造业发展模式难以为继。我国大量传统制造企业不掌握核心技术的研发能力,较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创新能力不足,开发的产品多为模仿型、改进型产品,因而被锁定在全球价值网络低端环节[6]。我国制造业经历了改革开放40多年的快速发展,使“中国制造”走向全球。与改革开放初期相比,我国工业要素禀赋条件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曾经对制造业增长起关键作用的低成本优势逐渐减弱。当前,来自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较少,我国制造业增长长期主要依靠传统要素投入,企业创新能力仍然较弱,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等短板逐渐显现。在全球经济结构进入深刻调整期,市场需求乏力,出口导向型发展战略受到严峻挑战,倒逼我国制造业走质量为先的发展道路。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国际产业分工孕育新变化,高端工业在向发达国家回流,低收入国家凭借低成本优势,吸引了较多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而使得我国受到双重挤压。当前,我国经济出现的增长速度换挡、劳动力红利逐渐减弱等新现象,其实质表明我国制造业长期以来依赖技术引进、依赖外资、依赖低劳动力成本、忽视自主创新的发展模式已经难以为继。我国制造业昔日所依赖的人口红利、改革红利、工业化红利、全球化红利正日趋减弱,低端、劳动密集型企业竞争压力增大。目前,我国已进入工业化中后期阶段,正面临着产能过剩、转型升级、第三次工业革命三大挑战。制造业产业比较优势正在“汰旧换新”,我国产业淘汰和转型的步伐较快,但新兴产业的成长赶不上传统产业淘汰或转型的步伐,在断档期缺乏接续产业的条件下,创新驱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举步维艰。
(三)制造业供给侧结构性矛盾突出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要进一步发展成为世界工业强国,首先必须在世界上继续扮演好制造者的角色。中国制造业规模已位居世界第一,上下游产业链比较完整,在某些局部领域,如航空航天、高铁、核电、高压电输送等,已经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但仍存在大而不强、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创新能力不足、生产模式粗放、资源利用率低等问题,使得产业结构调整困难,供给侧结构性矛盾突出。一些行业产能过剩与一部分高端行业供给不足、高端制造业受制于人的被动局面亟待突破。我国中小制造业企业,大多数仍以高能耗、高污染为主,技术等级包括设备、生产工艺都比较粗放,部分中小企业正遭遇市场淘汰危机。我国经济既面临着经济增速减缓、经济结构失衡以及经济增长传统动力日趋式微等国内问题,也面临着“刘易斯拐点”“中等收入陷阱”以及“后发劣势”等国际性难题的挑战。同时,目前制造业企业存在着低端产能过剩,优质、有效供给能力不足,质量提升动力较弱,在一定意义上看,我国是“制造大国、工业大国,品牌弱国”。我国制造业产品整体质量欠佳,尚未形成良好的品牌形象。“十三五”时期,我国正处在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增长与转型高度融合,增长直接依赖于转型。从短期看,增速很重要;从长期看,转型更重要。在众多地方政府的行为偏好影响下,央企以及地方国企在招商引资大项目政绩观的强烈激励下,容易获得银行贷款以及能够获得较低融资成本的央企及地方国企,事实上可归属为资本密集型的重化行业产能扩张最快的经营主体之列[7]。部分中小制造业企业长期存在的产业集中度低、产能过剩、落后产能难淘汰等结构性矛盾仍未解决,一些龙头企业开始实行“主业制造、副业房产及金融投资”的运营模式。
(四)制造业企业对人力资源重视不够
从社会整体结构看,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被卷入工业化的2.5亿农民,从事的职业已经成为产业或服务业的工人,在建筑业、制造业、采掘业以及第三产业已经成为当代中国工人阶级的主力军,已经成为我国新时期的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8]103。虽然我国是劳动力资源大国,但不是人力资源强国,大多数企业缺乏高层次的技能型综合型人才、管理人才和熟练技术工人,迫切需要积极转变“重装备、轻技工,重学历、轻能力,重理论、轻操作”的观念,随着制造业产品向“高、精、尖”方向发展,我国制造业企业的劳动用工成本比较优势逐渐减弱,使得一部分缺少掌握关键技术和部分核心技术的企业,只能通过压低职工的工资来获得微薄利润。我国制造业的发展不仅要弘扬“工匠精神”,更需要重视“大国工匠”的培养。一些制造业企业往往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看作单纯的人事管理活动,企业管理者对人力资源的规划和培训力度不够,尤其是个别中小企业对员工的培训、成长和价值认知等方面的工作有所欠缺,没有将创新人力资源激励机制提升到企业的战略规划高度。我国从事制造业领域的产业技术工人存量较大,并且工种门类齐全,是具有较高技能水平的熟练技术工人。但是,由于企业用人制度和激励机制不完善,对高技能人才不够重视,没有将他们安排在合适的岗位上,导致人力资源出现闲置浪费,造成人才潜力未能充分发挥甚至出现人才流失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国制造业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三、我国创新驱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现实路径
(一)推动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
制造业是各类资源要素最集中的领域,因此,制造业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门类齐全、行业众多,而且彼此之间又相互联系、相互制约。高质量发展是经济发展更多依靠创新引领、协调成为内在要求、绿色成为必要条件、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本质要求的发展特性,推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具体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主要体现在通过不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技术标准、节能环保性能,全面提升制造业产品质量、服务质量,增强我国制造业价值创造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制造业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战场,我国具有产业规模大、技术基础好、产业配套强、创新要素全等独特优势,推动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是我国建设制造强国的重要途径。伴随着我国劳动力成本和原材料价格的不断上涨,经济发展的动力必须由要素规模驱动向技术进步和创新转变。消费者的需求更多地向符合审美、品位独特、绿色、个性化等精神体验层面等“软需求”提升,迫切要求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随着全球模块化生产和产品内分工成为国际分工体系的主要特征,推进制造业信息化、数字化、自动化、网络化和服务化发展,通过价值链提升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已成为重要发展趋势。我国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入攻坚期,制造业发展迫切需要从量的积累、点的突破逐步转变为质的飞跃和创新能力的全面提升。我国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是提高高品质产品的制造能力和水平,智能制造已成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当前,全球新工业革命的到来正深刻改变着制造业的生产方式、产业组织和竞争格局,大力激发我国制造业企业在创意、设计、研发、推广、营销等环节的投入,加大对智能制造关键技术标准的开发力度,推动传统制造业的绿色低碳化、智能化改造,拓展“智能+”,为制造业转型升级赋能,以实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二)转换制造业人才培养和使用机制
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在于高素质企业,而高素质企业的发展又依靠高素质人才。伴随着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积极培育弘扬企业家精神和工匠精神,是我国制造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2018年5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上指出,创新之道,唯在得人。得人之要,必广其途以储之。坚持创新驱动实质是人才驱动,要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支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要营造良好创新环境,加快形成有利于人才成长的培养机制、有利于人尽其才的使用机制、有利于竞相成长各展其能的激励机制、有利于各类人才脱颖而出的竞争机制,充分认识创新是第一动力,提供高质量科技供给,着力支撑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9]。在新时代,要让企业家精神在高质量发展中继续绽放光彩、为高质量发展增添动力,应突出弘扬以下三个方面精神:一是国家利益至上的爱国敬业精神。二是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三是勇于拼搏、敢闯敢试的创新精神[10]。当前,我国科研人数已经跃居世界第一,并逐渐成为世界技术创新的新成员,继“世界工厂”后,我国将成为“全球实验室”以及技术创新的“孵化之地”。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的中国制造业,必然要求制造业企业实现增长动力从生产要素投入驱动向更多依靠技术进步等创新驱动的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转换,推进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大力提高劳动力质量,通过内涵与外延共建提升劳动力升级红利。劳动力质量提升要从知识提升向技能提升转换,从学历教育向技能教育转换,大力发扬“工匠精神”,提高各层次人才技术创新、工艺创新、管理创新能力。创新工业文化,坚持创新驱动发展,着力提高我国制造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和竞争力,实现供给体系由中低端产品为主向不断适应需求变化的中高端产品为主转变。从产品层面看,应把激发企业家精神与培育现代工匠精神结合起来,强化技术创新管理和全面质量管理,大力提升制造业产品附加值和产品质量,提高全要素生产率,重塑制造业竞争新优势,激发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
(三)完善质量为先崇尚实业的市场环境
创新是企业生存的密码。我国制造业要实现高质量发展,最根本的是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最紧迫的是要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关键是要靠改革创新来增强经济增长动力。伴随着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不断加快,我国将创新置于国家战略的重要位置,大力培育世界级的先进制造业集群,推动我国产业向“微笑曲线”两端延伸。“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从长远看,我国制造业应努力实现创新能力、质量水平和人力资源优势等方面的多重提升,积极响应“质量优先”的工作方针,稳步推进优质制造工程,不断丰富工业文明的内涵,以确保制造业产品质量的可靠性、稳定性、安全性、适用性,逐步提高我国制造业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益。2018年12月19日至21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增强微观主体活力,发挥企业和企业家主观能动性,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和法治化营商环境,促进正向激励和优胜劣汰,发展更多优质企业。要提升产业链水平,注重利用技术创新和规模效应形成新的竞争优势,培育和发展新的产业集群。从产业层面看,提高实体经济供给质量要求实体经济适应消费升级的需要进行转型升级,不断提升产业结构的高级化水平,提高产业通过技术创新实现持续成长的能力。从企业层面看,应把积极处置“僵尸企业”与大力培育世界一流企业结合起来,完善企业创新发展环境,提高实体经济企业的整体竞争力。以网络化、数字化、绿色化、智能化制造为抓手,运用“互联网+”和新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发展,加快形成一批实体经济发展的新模式、新业态,积极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
(四)加快建设协同发展的产业创新体系
我国要从高速增长阶段顺利过渡到高质量发展阶段,关键在于转换发展动能,由低端要素投入驱动为主转向高端要素投入即以创新驱动为主[11]。制造业新旧动能转换系统工程,需要增强对创新驱动、协同共生、核心平台、产业融合等方面的支持,奋力走出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低端锁定”陷阱。创新是提升制造业质量和效率的根本动力,创新驱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对我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中国质量依赖于中国创新,建设制造强国也源于中国创新。在大力推进技术创新、模式创新、业态创新与产业创新的同时,还需要关注政府主导的制度创新。我国需要加快建设协同发展的产业创新体系,加强知识创新与技术创新的结合,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显著提升我国制造业产品质量。“十三五”时期,我国将创新置于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位置,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构建产业链条上各企业之间以及企业和高校、科研机构、用户和供应商、金融机构、政府之间的产业创新体系,推进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2019年7月24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发布了2019年全球创新指数,中国连续第四年保持上升势头,排在第14位,较前一年上升3个位次。新时代建设协同发展的产业创新体系,必须把发展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提高供给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显著增强我国制造业质量优势。工业互联网正在推动制造业创新模式、生产方式、组织形式和商业范式的深刻变革,促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动工业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加快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建设进程,推进全球工业生态体系的重构迭代和全面升级。伴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要实现《中国制造2025》提出的“到2025年中国要迈入制造业强国之列、2035年达到世界制造强国阵营中等水平、2049年进入世界制造业强国前列”的“三步走”战略目标,必须充分发挥创新和技术进步对制造业由大变强的支撑作用,不断增强制造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吸引力和竞争力。随着创新资源的持续投入以及科技体制机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创新效率将进一步提升,国家创新能力综合排名将向创新型国家行列稳步迈进。我国将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与强大的制造业相结合,紧紧依靠创新把实体经济做实做强做优,形成更强大的创新力,不断增强我国制造业价值创造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制造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是我国经济转型升级与工业强国建设的主阵地。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增长动能不足,难以支撑世界经济持续健康增长。全球产业布局在不断调整,新的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方兴未艾,我国制造业的发展壮大与科技创新能力的快速提升交相辉映。我国已经不能再走“要素驱动、投资拉动”的老路,创新是新时代中国经济走向高质量发展的驱动力,围绕“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稳步提升”这两个重点,构建产业链与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协同发展的产业生态,加快发展高新技术制造业,围绕研发、生产、服务等环节,促进我国制造业价值链的结构不断优化。推动我国经济由量大转向质强,关键在于实现实体经济尤其是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伴随着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制造业迎来了高质量发展的重大使命,在高质量发展的航道上,中国经济保持了平稳向好的发展态势。制造业是推动工业化和现代化的主力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质量和效率的统一,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攻方向和战略目标。要从技术和市场的双重视角建立开放的先进制造业技术创新体系,积极推动先进制造业集聚区建设,激发我国科技创新和人才资源潜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不断激发多元创新主体活力,推动制造业整体价值链升级,打赢制造业竞争力争夺战,推动制造业向智能化、服务化方向发展,进而推动我国制造业实现以创新、绿色、协同、开放、共享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积极推动我国制造业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迈进。
参考文献
[1]洪银兴.新编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教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
[2]陈彦斌.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六大突破口[N].光明日报,2018-05-29(15).
[3]吕守军,代政.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理论意蕴及实现路径[J].经济纵横,2019(03):16-22.
[4]任保平,张星星.高质量发展对中国发展经济学新境界的开拓[J].东南学术,2019(06):127-136.
[5]王如松.资源、环境与产业转型的复合生态管理[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3(02):125-132.
[6]盛革.传统制造企业向先进制造企业转型升级研究---基于模块化价值网视角[J].改革与战略,2013(04):105-109.
[7]张杰,宋志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去产能”面临的困局、风险及对策[J].河北学刊,2016(04):123-129.
[8]华生.中国改革做对的和没做的[M].北京:东方出版社,2012.
[9]习近平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N].光明日报,2018-05-29(02).
[10]张蕴萍.让企业家精神为高质量发展增添动力[N].人民日报,2018-05-28(07).
[11]彭五堂,余斌.经济高质量发展问题的三级追问[J].理论探索,2019(03):14-20.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