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激光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我们的生活环境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激光产品。作为激光领域从业者,接触激光及相关产品的机会更多。然而当今市面上激光产品良莠不齐,有的激光产品可以安全使用,但有的使用不当就会对我们的眼睛和皮肤造成伤害,甚至会引起火灾,电击,烫伤等严重危害。尤其是夏季天气酷热,频繁的降雨和潮湿环境,很容易导致激光器内部的结露,从而降低激光器使用性能甚至损坏。那么大家怎么样才能知道一个激光产品是否安全呢?让小编来告诉你吧!
首先,当我们使用一款激光器时,应当首先关注它的分级信息。国际电子技术委员会(IEC)和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分别根据激光输出值的大小,对激光器进行了分类:
IEC标准将激光设备分为四个等级,分别称为Class1, Class2, Class3, Class4。其中又可细分为如下等级:
FDA标准则将激光设备分为五个等级,即第I类至第IV类。
第I类激光产品没有生物性危害。任何可能观看的光束都是被屏蔽的,且在激光暴露时激光系统是互锁的。
第II类激光产品输出功率1毫瓦。不会灼伤皮肤,不会引起火灾。由于眼睛反射可以防止一些眼部损害,所以这类激光器不被视为危险的光学设备。
第IIIa类激光产品输出功率1毫瓦到5毫瓦。不会灼伤皮肤。在某种条件下,这类激光可以对眼睛造成致盲以及其他损伤。
第IIIb类激光产品输出功率5毫瓦到500毫瓦。在功率比较高时,这类激光产品能够烧焦皮肤。这类激光产品明确定义为对眼睛有危害,尤其是在功率比较高时,将造成眼睛损伤。
第IV类激光产品输出功率大于500毫瓦。这类激光产品一定能够造成眼睛损伤。就像灼烧皮肤和点燃衣物一样,也能够引燃其他材料。
正规生产的激光设备,其安全等级均应按FDA或IEC标准,或者其他激光产品规范进行标注。我们参照标注合理使用这些激光器即可。以IEC标准为例,儿童玩具类激光产品,必须满足Class 1要求;而激光笔、激光测量设备、带激光指示的工具类设备等普通消费者可以接触到或使用的产品,其等级一般为Class 2,不高于Class 3R。
那么针对每一级别的激光器,我们应当采用什么防护措施呢?仍然是以IEC标准为例,现为大家列在这里。
当然,我们激光从业者在研发、调试过程中,有时因系统变更或部件拆解,导致无法确定产品内部某一部分的激光等级。这时,我们不能因为麻烦而随意假定其等级和激光源等级相同,或者以很低的等级处理;相反,我们一般要假设其是Class 3B甚至Class 4的等级,做好充分的安全防护措施,比如佩戴激光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等,并由接受过激光安全培训的专人进行操作,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
除此之外,激光从业者在使用激光产品时,还应注意如下几点:
1.首次操作之前,先详细阅读激光产品附带的使用说明书、操作手册,并严格遵守规定的操作流程。
2.不可直视激光束和它的反向光束,当机器发生故障时,即使没有可见光也不应该用肉眼凑近激光器进行检查,因为部分激光器会发射人眼不可见的红外、紫外光。
3.使用Class 3B及以上等级的激光时,工作人员应从身上除去任何带有闪亮表面的物体,如饰物、手表与徽章等。并戴好防护眼镜,以避免反射的光入眼造成伤害。长头发需扎好并带好实验帽。若使用激光切割设备加工容易产生粉尘的材料时,应戴好防尘口罩,并做好防火工作。
4.脉冲(调Q、锁模、超快)激光的峰值功率极高,可能会造成实验元件的损坏,使用前请确认您的实验件的抗损伤阈值。
5.激光设备所在的工作区内,不应有易燃易爆品存在,设备在工作时,工作人员不能长时间离开。
6.定期维护、检修激光设备,并保持室内及激光设备周围干净整洁,无油污。
7.工作人员在加工过程中发现异常时,应立即停机,及时排除故障或上报主管人员。
当然,激光领域应用千变万化,我们日常遇到的激光产品也种类繁多。这里罗列的仅仅是激光产品安全事项的通用内容,还请大家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处理。希望每一个激光从业者都能够保护好自己,在“后疫情时代”共同为激光行业添砖加瓦!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