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27日,锐科激光发布第三季度报告,业绩喜人。
锐科激光激是一家国产光纤激光器的龙头企业,主营业务为光纤激光器及其关键器件与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据公司第三季度报显示,Q3实现营收7.23亿元,同比增长78.28%,实现净利润1.05亿元,同比增长115.85%,毛利率31.9%,环比回升8.7ppt。受公司第三季度经营良好影响,公司股价自国庆节后一路攀升,9月30日收盘价62.19元,10月29日收盘价76.00元,一个月内涨幅达22.2%。
对此,中金公司认为:“激光器下游需求旺盛,降价幅度减缓。本轮激光器景气周期有望持续到2021年下半年。”
开源证券同样认为:“受益制造业回暖及激光加工进一步渗透,2020Q3公司生产基本摆脱疫情影响,产能全力运转。国内激光器市场不断扩大,行业国产化加速,看好公司长期发展”。
那么,锐科激光短期业绩如此喜人,背后驱动因素有哪些?能否持续成关注焦点?
首先,随着我国工业化程度不断发展,激光器行业近些年高速增长,虽然行业周期性特征较强,但长期来看,未来依旧是黄金赛道。激光器行业的上游是光原材料,光学元器件;下游是成套激光设备。激光设备广泛地运用于3D打印、汽车、医疗等多个领域,对未来人类的生活方式产生重大影响。
中国目前为全球最大激光设备市场,2010-2019复合增速23.7%,已占据全球近一半激光设备规模。激光器为现代激光加工系统必不可少的核心组件之一,占激光设备30%-40%。激光器又分为光纤激光器、气体激光器、半导体激光器等多种类型。其中,光纤激光器的性能具有绝对优势,因此光纤激光器在工业应用领域逐步挤占固体激光器和气体激光器的市场。
我国光纤激光器市场规模2015-2019复合增长率20.43%。锐科激光是光纤激光器市场市占率第二的企业,仅次于美国IPG光子,后者早年凭借着领先的技术在国内一家独大,近些年随着如锐光科技等国产企业的崛起,市占率逐渐下降。2018年IPG/锐科激光市占率50%/18%,2019年IPG/锐科激光市占率42%/24%。光纤激光器又根据功率划分为低功率(1kW以下)、高功率(1kW以上6kW以下)、超高功率(6kW以上)光纤激光器,随着功率的升高,技术水平更复杂、性能更强。
锐科激光能够成为主导龙头,原因在于技术上追赶了IPG,研制出国内第一台1kW、4kW、10kW连续光纤激光器并进行批量化生产,填补了国内高功率光纤激光器领域空白。
不过,光线激光器竞争日益激烈,而部分核心技术仍然依赖海外。锐科激光与国内同业其他竞争对手相比并无明显的护城河,未来关键或许还看产品降价幅度和成本端的对冲。
事实上,随着国产激光企业逐步发展,技术差距正逐渐拉近,光线激光器行业正处在降价趋势。国元证券表示:“在4kW至20kW的功率端目前国内激光器制造商和IPG相比整体性能水平已较为接近。”根据industrial Iaser公布数据,中国高功率光线激光器出货价格近年显著降低,6kW激光器预计2020年降价至2016年的30%。
一位行业内人士表示:“如锐科激光一类的国产企业为定价上被动与IPG产品保持一定价差,较高的性价比有望弥补产品性能上的差异,从而确保竞争优势。”但是,随着行业龙头IPG已经完成产业链垂直整合,上游核心器件均为自产,IPG的降价空间已经不大;叠加目前下游激光设备应用愈加广泛,激光器装备行业上行周期,带动中游激光器公司的需求,普遍出现供货紧张的现象,市场普遍认为未来激光器价格会小幅下降,之后趋于稳定。
成本端方面,由于锐科激光产业链部分还是依赖海外技术,相比于IPG营业成本占比较高,2018年营业成本占营业收入54.65%,2019年受行业降价影响,高达74.23%;2018年毛利率45%、2019年29%。为了降低成本,公司提出上游原材料国产化与自由化两条道路。
目前上游核心器件已有多家国产企业布局,高功率光线激光器产业链已逐步实现进口替代,锐科有望享受中国激光产业发展红利。自由化方面:公司研发投入保持高增速增长,2019年研发投入1.18亿元,同比上升35.63%;且为进一步优化公司创新研发体系,吸引优秀人才,2019年10月公司研发中心揭牌,2019年技术人员相比2017年人数已经翻倍。公司2020年底前自制比例有望提升至70%。
除了在光纤激光器制造上发力,公司还努力拓展外延业务。在下游企业横向多应用布局,如激光医疗、国防军工、激光传感器等领域,希望借力激光应用未来的高速发展,这也成为资本市场看好公司发展的另一原因。
一位私募投资总监表示,今年四季度以来激光器产业链相关公司均表现不俗,与行业整体回暖有关,但锐科激光的高估值仍有待消化。“产业链上的锐科激光、大族激光、柏楚电子近期均涨势不错,但以锐科激光为例,其2019年毛利率与净利润率均大幅下滑,今年盈利能力并未明显改善,而公司估值仍在高位”,该人士认为。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