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2020年度光谷瞪羚企业榜单正式出炉(名单见文末),中软国际等460家企业成功入选。其中,成长最快的快游互动,近两年营收复合增长率达843%。
分析
26家瞪羚营收首次破亿
光谷瞪羚呈现高速成长态势。460家光谷瞪羚在2017-2019年的总营业收入分别为100.8亿元、149.5亿元和227.0亿元,2018、2019年同比增长率分别为48.4%和51.8%,近两年复合增长率达到50.1%。
460家光谷瞪羚中,2019年营收在5000万元以下的企业有318家,营收在5000万至1亿元的企业有90家,营收在1亿至3亿元的企业有44家,营收超过3亿元的企业有8家。2019年营收规模过亿元的光谷瞪羚共52家,较2017年数量增加38家,合计实现营业收入103.6亿元,占光谷瞪羚总营业收入的45.6%。其中,营业收入首次突破1亿元的光谷瞪羚有26家。
小驴机器人公司产品。
光谷瞪羚经营情况向好。2017-2019年,实现盈利的光谷瞪羚分别有219家、272家和348家,分别创造利润达到11.2亿元、19.3亿元和30.4亿元,复合增长率为64.5%。2019年实现盈利的348家光谷瞪羚,人均营业收入超过60万元。
光谷瞪羚研发投入持续增长。2017-2019年,460家光谷瞪羚平均研发投入强度均高于13.4%。2019年,460家光谷瞪羚的研发投入总计30.5亿元,平均每家企业研发投入为超过660万元,近两年研发投入的复合增长率为45.0%。
光谷瞪羚分布于新兴产业。460家光谷瞪羚分布于国家、省市在东湖高新区重点布局的产业方向,包括光电子信息、生物医药、集成电路和半导体显示、数字经济等重点领域,且遍布各细分行业。
武汉智象机器人研发的智能化车库,通过抓取帮助司机停车。
新生代企业不断涌现。光谷创新创业企业群体加速壮大成长,不断有创业企业成长为光谷瞪羚。460家光谷瞪羚中,成立时间在2014年至2016年的企业数量位列前三,近三年成立的光谷瞪羚有72家,其中3家企业成立于2019年,28家企业成立于2018年,41家企业成立于2017年。新晋瞪羚培育成效显著,2020年,新晋瞪羚数量达155家,超过光谷瞪羚总数的三分之一,合计实现营收57.2亿元,近两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30.9%。
惟景三维公司产品
截至目前,共有12家光谷瞪羚先后登陆资本市场,占东湖高新区近十年上市公司的六成。其中,2015年、2016年各有1家光谷瞪羚上市;2018年有2家光谷瞪羚上市;2019年有4家光谷瞪羚上市,2020年(截至11月)有4家光谷瞪羚上市。此外,今年7月,首批新三板精选层企业微创光电顺利挂牌。
光谷瞪羚从入榜到上市平均需要5.5年。在资本的推动下,光谷瞪羚上市步伐加快,上市光谷瞪羚从创立到上市平均需要12年。斗鱼是上市速度最快的光谷瞪羚,仅用了4年。企业从首次进入光谷瞪羚榜单到上市普遍需要4至8年,其中有7家企业在首次进入光谷瞪羚榜单后的5年内即上市。
故事
多家企业有“985基因”
武汉天际航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9年前,武汉大学测绘学院教授邓非牵头在光谷成立该公司,推动测绘、遥感领域的科技成果转化。近年,该公司自主研发的多个摄影测量和建模系统,被广泛应用于国土测绘、军警防务、应急指挥等领域。目前,该公司已获得软件著作权25项,发明专利8项。就在上月,该公司还获得了中国地理信息科技进步一等奖。
与天际航同样有着“985高校基因”的,还有另一家上榜企业。2016年,华中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王春明,在光谷创立武汉翔明激光科技有限公司,针对轨道交通车体制造、航空航天装备生产等行业的高精度、高效率清洗需求,该公司专门研发了能直接安装到焊接生产线上的激光清洗机。目前,这一技术被广泛应用到复兴号及多款轨道交通车辆的生产线上。此外,该公司自主研发的多款手持式、便携式激光清洗设备广受市场好评,近三年出货量年均增长率超过50%。
武汉芘芘薇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魔芋洁肤棉
武汉芘芘薇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王晓军创业前,有着与邓非及王春明完全不同的人生轨迹。2012年,曾在某国有进出口公司和某外资企业担任过负责人的王晓军来到光谷,搞起了魔芋纤维的深加工。经过数年研发,王晓军成功将“土疙瘩”开发成魔芋洁肤棉、魔芋面膜等多款美妆产品。目前,这些产品被出口到美洲、欧洲、澳洲等数十个国家和地区。
名单 看看有没有你的企业?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