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20年来,中国制造业的占比在全球供应链中逐年上升,中国赢得了世界工厂的称号。但是我们必须看到,如今的中国制造业依然是大而不强。
比如富士康,这是国内最大的制造业企业,不过做出来的手机依然是美国设计,中国组装。在苹果公司的眼中,中国仅仅是最便宜的代工中心罢了。 这反映了中国制造的现状,如果十年后,中国依然是这样的全球制造中心,那只能说明中国制造非但没有前进,反倒是在倒退。
比如汽车行业,我们曾经幻想以市场来换取技术,可是如今呢?我们赚的就是一个辛苦钱,燃油车发动机和变速箱我国与外国存在着很大的技术堡垒,几十年的技术积累我们怎么可能短时间内就完成超越呢。在传统的燃油车领域,中国就是一个打工人,出最多的劳动力,却只能赚到一些辛苦钱而已,大部分的利润拱手让给了国外车企。
目前中国急需提升自身设备制造技术能力,以六轴工业机器人为例,工业机器人是工业制造的明珠,虽然说目前中国涌现了一批本土优秀的工业机器人制造商,比如埃斯顿、埃夫特等等,但是在对设备稳定性要求最高的汽车制造领域中基本看不到这些制造商的身影,目前机器人四大家族依然牢牢掌控着最核心的技术和最大的市场。
在可编程控制器方面,也就是我们常说的PLC,目前在汽车制造领域,至少在我所处的汽车零部件公司,我们依然看不到国产的PLC品牌。不是我们不想用,而是不知道国产品牌的稳定性,一旦使用国产品牌造成产线停线,继而引起主机厂停线的话,那对于汽车零部件工厂来说就是一场灾难,所以我们只能用已经经过汽车行业验证的国外PLC品牌,诸如Siemens,Omron等等。
还有生产线上面大量使用的各种传感器,比如接近开关、激光传感器等等,大量使用的都是国外的品牌,经常使用的就有基恩士的轮廓传感器和激光传感器、德国BALLUFF的接近传感器和气缸磁开关等等。
已经过去的2020年,工业互联网的概念被政府反复提及,靠着资本的加持,乘着5G的快车,迅速成为了新的风口。据5G产业时代数据中心(TD)不完全统计,2020年工业互联网领域的融资事件高达近60起,刷新了2019年的纪录。
我们自己也在工厂内部做一些自动化的改造工作,自学C# 和Python等高级语言,我们使用这些高级编程语言做出一个还看得过去的界面,与设备的PLC、机器人完成通信,当界面不断刷新出我们想要看到的数据的时候,我们确实挺兴奋的。但是冷静下来想一想,目前界面刷新出的这些数据就类似MES系统,作为一个数据统计和分析的工具,确实对我们解决问题提供便利,比如说可以分析某个气缸近一段时间打开夹紧的时间来判断此气缸是否存在卡顿。除此之外还能做些什么呢?
个人觉得当前大部分工业互联网相关企业其实在盈利模式上并没有探索出较为可行的路径,多数企业还是靠政府输血和融资输血。当然不能否认工业互联网的巨大潜力,未来的世界肯定要物物相连。但是希望大家的眼光可以向下看看,不要总是盯住上面的互联网,底层的设备如果都是国外的那么怎么可以称之为中国创造呢?将来有一天不是还要被卡脖子吗?
将来有一天在制造业的工厂里面如果都是国产的机器人的工作,国产的PLC在运行,我想那个时候才是中国制造业真正强大了。中国制造2025还要继续前行,国家尚未强大,我辈仍需努力。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