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二级市场龙头股抱团的现象十分显著,参考美国当年对于头部50家龙头标的的追捧,如今A股对大蓝筹的追捧不由让人感觉危机四伏。
与此同时,南下资金相比北上也是持续高增长,种种迹象都让人感觉再去关注A股千亿市值以上的龙头可能过于“拥挤”,未来市场中低市值优质标的会否成为下一阶段高成长的公司?
作为国内激光装备行业的龙头企业,大族激光当前市值在450亿元左右,那么大族激光的增长潜力如何?
激光龙头
激光加工细分应用场景中,PCB、锂电池等行业面临发展机遇。
激光作为高端制造的重要一环,从最简单的激光打标到切割焊接,再到PCB的印制以及针对各行各业的专业定制化需求,其应用与需求场景十分丰富且定制化属性较强,同时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例如,PCB的印制和对消费电子精密零件的切割虽然工序上都是用激光去照射某一加工物体,但两者需要的设备却大相径庭。
大族激光最开始从事最简单的激光打标业务,到目前掌握的产品种类过百,如大、小功率激光设备以及PCB、面板、锂电池等行业的专用设备,公司均有涉及。目前已成熟的产品达600多种,是目前国内激光设备最齐全、细分行业经验最丰富的公司,从产品品类来看,大族激光竞争优势很强。
之所以强调需求端的重要性,并不仅仅是因为激光加工的细分应用场景较多。激光这一加工环节随下游产品工艺变动所带来的改良升级及配套服务也十分重要,因时而变对于这个行业来说十分重要。相较于一般的经销渠道,激光服务需要更紧密的客户关联以达到客户“购买-使用-改良-维护”的全流程覆盖,更多的直营网点就代表更强的服务能力与竞争能力,而目前大族激光全球的网点数量达到100余个,这对于公司地位的维护有极强的帮助。
渠道之外,技术因素也是企业做大做强的重要指标,截止2019年底,大族激光已获专利共计3939项,公司研发人员从2013年的1809人直线上升至2019年的4500人,2017年-2019年研发费用分别达到8.61亿、9.93亿、10.14亿,占营收的比重不断提升,研发投入及能力位于国内同业头部。
但国内头部并不等于其拥有较强的全球竞争力,目前大族激光在全球范围内的主要竞争对手为美国IPG、德国通快、意大利普瑞玛等,均是高知名度、高市占率的企业,国内只有锐科激光 、华工科技 等对标企业,普遍市值仅在200-300亿元人民币之间。
新市场崛起下的隐忧
但快速的切入当前热点行业也就跟随而来了两个问题,一是电子消费周期的问题,二是技术迭代更新的问题。
目前大族激光主营业务占比为小功率激光业务(40%)、大功率激光业务(20%)、PCB(15%)、半导体(10%)、新能源(10%)等,这其中半导体设备、新能源设备、PCB需求不断提升,得益于大族激光丰富的产品布局和专利储备,公司在这三个领域的切入和营收占比提升速度较快。
以PCB为例,2020年上半年公司PCB板块营收8.74亿元,同比增幅达到106.82%,这一高增长不光是数量需求,随着5G技术更高的要求目前逐渐向多层PCB发展,正处于一个量价齐升的阶段,跟随5G建设一同崛起的还有半导体设备,目前大族的半导体激光类封测设备已经进入了多家封测企业的供应序列。
以新能源板块为例,这一板块于2019年就已经呈现出上升的趋势,2019年公司此板块营收达11.09亿元,同比增幅近75%,包括宁德时代 、国轩高科 、中航锂电等均已是公司固定客户。得益于产品结构的变化,公司2020年上半年综合毛利率较同期已经实现了7.17个百分点的增幅。
但快速的切入当前热点行业也就跟随而来了两个问题,一是电子消费周期的问题,二是技术迭代更新的问题。
首先,电子周期的问题其实在2019年初就已经显现。2019年大族激光营收96亿元左右,其中归母净利润6.4亿元,扣非净利润4.6亿元,分别较上年度下降了13.30%、63.89%、62.63%。
2019年收益不佳绝大部分就是因为电子消费品当年缩量导致,PCB板块以及小功率激光(小功率激光主要就是面向电子消费品的加工业务)收入明显下滑。
第二,技术迭代在半导体及5G时代是一个必须注重的问题,以5G板块举例,5G射频零件中滤波器受材质的影响多改用陶瓷为基底,大族针对于此开发的绿光激光器就是面向陶瓷滤波器的一种去镀层设备,未来技术迭代中仍会有许多此类变化,技术及研发能否跟紧时代脚步十分重要。
最后要注意大族激光2020年的业绩中包含了口罩业务的部分,同时其在建工程中怪异的欧洲研究中心项目也值得注意。
2020年前三季度,大族激光口罩自动化产线实现收入数亿元,疫情环境下口罩、检测、防护等板块会有增量,但长远来看这一部分仍是非经常性业务,目前来看公司对于口罩机库存的减值计提2020年内已经开始。
因为欧洲研发运营中心的投入,大族激光2019年末的在建工程较2018年增长了80%有余,金额高达21.95亿,此项目迟迟不能交工转固一直以来都备受争议。而2020年三季度大族激光已经将负责项目建设的子公司移除出了合并报表,大额的在建工程包袱得以卸下,但未来作为关联方是否会持续为其输血,花费巨大的研发中心最后又能否真正成为生产力仍需持续关注。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