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 订阅
阅读 | 订阅
产业资讯

观察|中国制造业产业链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星之球科技 来源:《中国经济评论》2021-03-23 我要评论(0 )   

2020年3月17日,位于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经济开发区的江苏天虹智能纺织员工在生产线上工作。历程建国后我国实施了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为独立完整工业体系的建立打下坚实...

2020年3月17日,位于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经济开发区的江苏天虹智能纺织员工在生产线上工作。(洪星)图片来源:中经视觉

2020年3月17日,位于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经济开发区的江苏天虹智能纺织员工在生产线上工作。


历程
建国后我国实施了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为独立完整工业体系的建立打下坚实基础,但由于偏离了人们对基本生活品的旺盛需求以及资本稀缺的要素结构,出现了产业结构失衡、资源浪费、人民生活水平低的局面。改革开放前这段时期,我国的主导产业处于由轻工业转向重工业的更替阶段,纺织、食品、 缝纫、森林四大轻工业比重合计下滑了34个百分点,机械、冶金、电力、石油和化工的比重快速上升。20世纪50年代末机械工业成为第一大工业行业。
改革开放后,结合市场结构和要素结构特征我国工业结构逐步调整。改革开放初期,居民收入的提高以及对日用品消费管制的放松,消费工业品迅速增长。这一时期轻工业比重不断提高,工业高速增长,生产率不断提升。1979年至1998年,纺织服装和电子及通信制造先后成为重要的支柱产业。
随着城市化的加速推进、外资涌入,20世纪90年代后期,由于对重工业产品的需求大幅增加,这一时期工业部门呈现资本深化和重化工业化的特征。1999年至2011年是基础工业扩张阶段,2008年,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成为主营业务收入最高的工业行业;受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占比提高影响,采矿业进入扩张周期;同期纺织服装等轻工业部门占比明显下滑。
2010年之后,我国人口红利从峰值开始消减,传统要素如土地、能源等的成本不断攀升,资本回报率显著下降。同时,人们对高端工业品的需求持续增长。新形势下的供需结构和要素结构推动工业结构优化升级,从而高技术行业快速发展,资源型工业呈现萎缩态势。具体到产业,2012年后,我国装备制造业快速发展;汽车制造、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产值占比大幅上升,成为占比最高的两个工业行业;同期采掘、冶金、化工等基础工业比重下降幅度较大。
2020年,5G基站、特高压、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城际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中心等领域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新基建”作为未来新经济、新技术、新产业的基础设施支撑,对上下游行业有较强的带动性,被认为将带给各行各业深刻变革、促进经济更好转型升级。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目前中国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当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拥有41个工业大类、207个工业中类、666个工业小类,形成了独立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世界500余种主要工业品中,中国有220余种工业品产量居世界第一,如钢铁、汽车、手机等。
以汽车行业为例,2020年中国汽车产量为2522.5万辆,销量2531.1万辆,销量为全球第一。作为汽车产业链完整度最好、国产化比例最高的国家之一,中国拥有十余万家汽车零部件企业,可基本实现汽车零部件全覆盖。
手机行业,据国际数据公司IDC的全球手机数据,2020年全球出货量前五的智能手机厂商,中国企业华为、小米、vivo占据三个席位,占全球34.65%的市场份额。中国手机产业链的研发与生产制造能力一直在进步。


优势
产业链指从原材料一直到终端消费产品,各生产部门分工协作、相互配合,所构成的上下游间的关系链条。中国独立完备的工业体系使得产业链上的分工极其细化,兼具效率和弹性。2019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为26.92万亿元,占全球比重达到28.1%,远高于美国、日本、德国,连续十年保持世界第一制造大国地位。然而我国制造业整体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中低端。
宏碁集团创始人施振荣于1992年提出了“微笑曲线”理论,即整个产业价值链的曲线上,附加值更多地体现在研究与设计、销售与品牌这两端,而处于中间环节的制造附加值最低。后发企业可以从微笑曲线的底端向两端逐步迁移,从而建立起竞争优势。这些年来中国一些领先的企业实现了产业价值链的向上迁移,但是中国制造业绝大多数企业的优势还体现在制造环节,即微笑曲线的中间环节。
一直以来中国制造业的优势在于高效率的制造链和相对完备的本土产业链。之所以形成这样的优势,中国的市场结构在其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国市场规模巨大,高度分割,不论国内企业的技术水平处于哪一阶段,总能找到与技术相匹配的细分市场。由于进入国内的跨国公司主要针对的是高质高价的市场,从而被忽略的细分市场、低端市场就成为本国企业突围的方向。有了生存空间,中国企业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研发能力,并能进而实现产业价值链上的迁移。
改革开放初期,民营企业多以“乡镇企业”的形态存在,对国有企业在资金、技术和设备等方面有很多依赖。当时国有企业在技术和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认识不足,很多乡镇企业的技术来源于国有企业。之后中国的中小企业、国有企业吸收国外的先进技术,实现技术上的追赶。而20世纪90年代中国科研院校的经费拨款体制发生变化,政府减少了直接财政拨款,从而科研机构转向市场,通过服务企业和产业获得更多项目和资金。得益于这些因素,企业能够借助外力实现在生产效率和技术发展上的提升。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教授郭斌在《大国制造:中国制造的基因优势与未来变革》中提到,中国制造业目前真正的优势是强大的制造能力,其背后是规模、快速响应和质量的平衡、以及完备而高效的产业链支持。未来很长的一个阶段里,中国产品最重要的竞争力来源将是性价比。如何在产品质量和有吸引力的价格间达到平衡,将是中国企业重要的创新方向。
企业可利用专业化分工的优势整合自身及外部资源,而不需要掌握产业链上所有环节和技术,提供社会所需的产品和服务。但对于国家而言,产业安全至关重要,因为国家产业链的竞争并不取决于制造优势。美国等发达经济体制造业的产业控制力不仅仅在核心技术上,更在于技术链、价值链乃至产业链上。
变革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中国基于劳动力的比较优势形成了 “两头在外”(原材料和销售市场在外)的加工贸易,即使现在,这种贸易特征依旧明显。随着美、日、德等国实施工业回归战略,国内人口红利的消退,中国的制造业向低成本国家转移成为一种客观趋势,特别是中低端制造业。尽管越南、印度等国家短时间无法替代中国在产业链上的位置,但是智能制造技术、人工要素的变化以及物流技术的发展,产业链的重塑需尽早提上日程。更为重要的是,中国制造业绝大部分还处于产业链中下游,并没有像美国、日本、德国一样已经走到了产业链上游。
福耀玻璃董事长曹德旺表示,过去几十年立足全球化,每个国家的产业链都必须嵌入到全球的产业链中,无法独善其身。此次疫情后,各国着手构建更完整、独立、安全的产业链,对中国的依赖会减少,全球产业链去中国化会是一个趋势。
过去几十年,得益于低成本的劳动力、后发者的模仿优势,中国和发达国家制造能力的差距不断缩小。但在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工业软件、底层架构设计方面与发达国家还有明显差距。2019年,中国工程院对26类有代表性的制造业产业进行国际比较分析,结果显示,26类产业中世界领先的有5类,分别是:通信设备、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输变电装备、纺织、家电。世界先进产业有6类,分别是:航天装备、新能源汽车、发电装备、钢铁、石化、建材。与世界差距大的产业有10类,分别是:飞机、航空机载设备及系统、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机器人、高技术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节能汽车、高性能医疗器械、新材料、生物医药、食品。与世界差距巨大的产业有5类,分别是:集成电路及专用设备、操作系统与工业软件、智能制造核心信息设备、航空发动机、农业装备。中国制造业产业链60%安全可控,部分产业对国外依赖程度大:其中2类产业对外依赖度高,占比0.77%;8类产业对外依赖度极高,占比30.8%。
包括集成电路产业的光刻机、通信装备产业的高端芯片、轨道交通装备产业的轴承和运行控制系统、电力装备产业的燃气轮机热部件,以及飞机、汽车等行业的设计和仿真软件等,中国的这些产业基础能力弱,部分领域核心关键技术受制于人,存在隐患。
这样的背景下,我国必须在战略性产业和暂时处于领先地位的产业上持续投入,关键高新技术和知识产权则是打造自主可控产业链的关键所在。
未来中国制造业总体规划需要作出哪些重点调整?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黄群慧、贺俊撰文表示,一是总体战略导向上,强化突出通过统筹部署构筑中国制造业的核心能力,为全球制造业发展作出中国的原创贡献。二是总体发展思路上,弱化重点产业和领域选择,突出通用技术创新和产业统筹部署。三是具体重点任务上,相对弱化技术创新导向的智能制造、绿色制造和高端制造,更加突出管理创新导向的服务型制造和制造业品质革命。
他们进一步提出,要着力完善现代制造业创新体系。一是加快促进产业政策向创新政策转型,政策资源配置的指向由特定的产业逐渐转向特定的技术创新。二是在政策设计时根据不同政策工具的优势和局限进行灵活组合,目前我国产业政策过度依赖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三是加快部署与战略性前沿技术、通用技术和共性技术的技术经济要求相适应的创新驱动导向的公共服务体系,这一体系主要包括科技基础设施、共性技术研发服务和技术扩散服务三个组成部分。四是弥补我国公共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方面存在的不足,主要表现在科技服务体系的特定主体和功能缺失。“中国制造2025”提出建设的一批制造业创新中心,应能兼顾公益性和效率性,除提供战略性前沿技术和共性技术的服务,还应当承担促进技术扩散的功能。
2020年11月15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正式签署,标志着全球规模最大的自由贸易协定正式达成。该自贸区涵盖了南北半球两大洲的15个成员国,成员国各自的优势差异将有助于各国产业链供应链形成优势互补,有利于实现我国的产业升级。
商务部原副部长魏建国认为,疫情过后,全球供应链会发生高端产业、技术资本、高端人才、高端服务的东移。中国、日本、韩国在内的东南亚将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引擎。随着全球供应链的东移,美国、德国、法国等的高端制造业都将东移,这是中国产业升级的机遇。
黄奇帆提出,拥有产业链集群是中国制造业发展的杀手锏。当下全球产业发展格局下,更要健全产业链,补齐短板,凸显供应链成本、劳动力成本、营商环境等优势,完善产业链配套措施,吸引全球更多优秀企业加入中国的产业链集群,用更大的开放抵御“去中国化”的错误思潮。
在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下,为实现更自主可控的产业链供应链,中国制造业未来需转向更依靠技术、研发和创新驱动,对产品背后与设计、架构、部件、生产紧密相关的底层技术更加关注。要充分发挥中国的制度优势,集中人力、财力对关键核心技术进行攻关突破,继续优化产业链结构,提高产业附加值,在制造链条里生产出更高质量的产品,从而提升中国在全球制造业价值链上的水平,以更好应对美国等西方国家对中国高端制造的围追堵截。


转载请注明出处。

制造业激光激光技术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激光制造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获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 用,并注明"来源:激光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及图片,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③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请及时向本网提出书面权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具体链接(URL)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移除相关涉嫌侵权的内容。

网友点评
0相关评论
精彩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