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 订阅
阅读 | 订阅
企业新闻

武汉光谷“热带雨林式”激光产业生态如何炼成?

来源:长江日报2021-09-24 我要评论(0 )   

热带雨林中有一种独特的“板根现象”:不依靠嫁接,一些高大的树木长出宽大的板根,支撑起茂盛的树冠和枝叶。不一定要伟岸挺拔,可以低矮“不起眼”,功能单一却也独特...

热带雨林中有一种独特的“板根现象”:不依靠嫁接,一些高大的树木长出宽大的板根,支撑起茂盛的树冠和枝叶。

不一定要伟岸挺拔,可以低矮“不起眼”,功能单一却也独特的板根,帮助大树生根,构成热带雨林的多样性。

武汉锻造全产业链思维,让大企业和“小巨人”协同成长、互为生态。图为联想武汉基地工程师正在测试手机在不同情况下的信号接收性能

在企业的“亚马逊”中,充满活力的中小企业,完善了多样性、差异化的经济生态,助力产业向下生根、向上伸展。

好的产业生态链也是营商环境。近年来,武汉锻造全产业链思维,通过“强链、补链、延链”,培育发展一批具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特质的“专精特新”企业,让大企业和“小巨人”协同成长、互为生态,企业来了能活、生而能长,经济韧性也不断增强。

“小巨人”睿芯助力激光器核心部件国产化

专精特新企业在多个领域为龙头企业配套

在光谷,锐科激光和武汉睿芯两家企业的故事,见证了一条新产业链在武汉的诞生。

产业科学家闫大鹏刚回国创业时,国内还无法自研光纤激光器。经过多年深耕,2013年,他参与创办的锐科激光研发出我国首台万瓦连续光纤激光器,结束了我国不能自主研发高功率光纤激光器的历史。此前,高功率光纤激光器长期依赖进口,其中最核心的光纤,1米就卖100多美元。

闫大鹏看到了“生根”的紧迫性,“整合好了上游产业链,要多少瓦就可以做多少瓦。”同年,担负配套使命的睿芯成立,通过多年钻研找到了纤芯里的元素“配方”,实现了锐科激光器核心部件国产化。这一独门秘籍,让睿芯成为“小巨人”,也成就了锐科,成为其产业链上的关键一环。

睿芯的生产车间。睿芯公司供图

不仅是锐科,在武汉,“小巨人”企业在多个关键领域为龙头骨干企业配套,使后者完善自产元器件和材料的产业布局,这样的事例,在高德红外、中国信科、华工科技都能找到。

大企业激活产业链,配套企业共生共荣,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创新,这是市场所需,也离不开“有为政府”。以锐科为例,去年疫后重振,在市经信部门协调下,锐科近30家供应商一周内全部复工,一条光纤激光器产业链又高速运转。武汉未来科技城,安顿锐科入驻后,又为睿芯提供了人才及高成长性企业房租优惠政策,根据企业发展需要,在园区租赁场地也不断扩充。

如今,睿芯研发团队加紧攻关,在国内率先实现“1.5微米”波长光纤放大器核心光纤的自研能力,并通过可靠性测试,将为无人驾驶急需的车载激光雷达提升“望远”能力。锐科今年上半年,已实现营收16.10亿元,同比增长126.91%。

截至目前,武汉有49家企业被列入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录,他们特色鲜明,依托武汉“光芯屏端网”等优势产业“大树”,生出无数“板根”。

“政产学研金服用”要素平台孵育“小巨人”

通过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影响强化整条产业链

1999年,从研究所辞职下海的华中大毕业生黄立,怀揣30万元全部积蓄在光谷创立了高德红外。从白手起家到发展出百亿级市值的上市企业,黄立说,这一切得益于武汉的区位、人才优势,发展机遇等各个方面。

彼时,企业享受了国家、省市区各级政策支持,仅将研发人员缴纳的“五险一金”列入加计扣除一项,在2012年企业研发攻坚期,就为企业减税60多万元。同时,武汉较早开始酝酿集成电路产业的追“芯”之梦,进行人才储备。目前,高德红外与华中大、湖北工业大学等高校都有合作。

华工科技智能制造产业园流线化智慧工厂

营商环境不断优化,企业家更能专心致志谋发展。高德红外从零做起实现“红外芯”的突破,在国内首次实现以自主、可控的红外芯片完整生产线为基础的批量化生产,并育出“小巨人”高芯科技。

高芯科技实现了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拥有了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的“独门绝技”——相当于实现在一个15微米的蚕豆上做出上百万个焊点,并让它们之间信号能互联互通。依托自主研发的芯片,高德红外的探测器在全球热成像市场的占有率跃居第二名。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盘和林认为,除填补国内技术空白,打破国外对产业链关键节点的技术垄断外,另一方面,“小巨人”可以通过实现小节点行业的技术突破,进而影响和强化整条产业链。

在另一家“小巨人”企业敏芯半导体,通过向武汉永鼎光通科技有限公司供货光芯片,让成立两年的永鼎光通,在5G前传光模块领域,占了市场的半壁江山。永鼎光通的总经理周志勇说,在光产业领域, 武汉已经形成了一个很有效的产业链流转,让企业以最小的成本、最快的速度完成产品研发。数据也印证了这一点,目前, 武汉在光器件国际市场占有率已超过12%。

在武汉,正在建设中的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通过培育“光芯屏端网”产业集群,为企业不断输送“第一资源”;同时,政府搭建“产学研金服用”要素平台,在孵育“小巨人”过程中,这些企业攻关项目或被列入省市重点研发计划,或获得各种汲养,产业链不断壮大。

政策技术人才资金向专精特新企业聚集

“小巨人”正在释放大能量

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不少“小巨人”企业新招聘应届生中武汉本地毕业生占比都在稳步提升。在睿芯,牵头研发的正是来自华中大的光学博士团队,同时,该企业申报的工业级高功率超快激光保偏增益纤芯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也入选了2020年度湖北省重点研发计划(第二批)。

良好的营商环境、城市对人才的集聚效应以及日趋完善的产业链,共同汇聚成了对企业成长最有利的土壤与生态环境。长城战略咨询光谷研究院院长赵荣凯认为,以光电产业为例,武汉已经形成一条协作配套的自主产业链,而这与武汉深厚的光电产业优势、多年来悉心培育及具产业科学家背景的企业家群体不无关系。

高德红外智感科技制造部一片繁忙,百余名装配工人正有条不紊地进行多款民用红外热成像设备的焊接、组装等工作

当前,省市正重点围绕核心基础零部件、先进基础工艺、关键基础材料和产业技术基础等“四基”领域,突出产业链供应链关键环节及关键领域“补短板”和“锻长板”产品,以及国家和湖北省重点鼓励发展的支柱和优势特色产业,加大政策、技术、人才、资金等资源向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聚集。

在武汉“965”产业集群中,除“光芯屏端网”新一代信息技术外,在汽车制造和服务、大健康等产业,大中小企业协作配套、协同发展的生态体系也不断完善。

在黄陂,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武汉惠强新材专做新能源汽车需要的隔膜,产品已进入比亚迪等一线电池产业供应链;在国家生物产业基地里,来汉的巨头迈瑞医疗正在扶持“小巨人”——武汉德骼拜尔外科植入物有限公司,有望在超300亿元市场规模的骨科耗材领域插旗,为武汉医疗器械产业链“打通关节”;在国家网络安全人才与创新基地,在世界各地为通信基站建设运行提供电力保障的“小巨人”华沃能源,前脚到汉,后脚就吸引了不少大数据中心用户。外引内培,更多武汉“小巨人”企业,正在唤来或合体搭出“大块头”。


转载请注明出处。

武汉光谷激光产业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激光制造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获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 用,并注明"来源:激光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及图片,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③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请及时向本网提出书面权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具体链接(URL)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移除相关涉嫌侵权的内容。

网友点评
0相关评论
精彩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