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空气激光(air lasing)是以空气的主要成分或其衍生物为增益介质,通过无腔放大方式产生的相干辐射。它以高能量飞秒激光脉冲产生的低温等离子体通道——“飞秒光丝”为载体,具有天然的远程产生能力,并具备高亮度、窄线宽、沿特定方向传输等优点。因此,自从空气激光被发现以来,其在大气遥感领域的应用就引起国内外研究者的极大关注。然而,如何使用“空气激光”这一新利器精确“诊断”大气呢?最近,中科院上海光机所强场激光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团队给出了答案。该团队报道了一种空气激光辅助的相干拉曼散射技术,并利用该技术成功记录了大气中温室气体CO2和SF6的“分子指纹”,实现了大气中浓度低至万分之三的温室气体检测,并展示了该技术的多组分同时测量以及CO2同位素分辨的能力。
引用格式(点击阅读原文)
Zhihao Zhang, Fangbo Zhang, Bo Xu, Hongqiang Xie, Botao Fu, Xu Lu, Ning Zhang, Shupeng Yu, Jinping Yao, Ya Cheng, Zhizhan Xu, "High-Sensitivity Gas Detection with Air-Lasing-Assisted Coherent Raman Spectroscopy", Ultrafast Science, vol. 2022, Article ID 9761458, 8 pages, 2022.
中科院上海光机所强场激光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团队自2011年在国际上率先报道强场电离诱导的“空气激光”现象以来[Phys. Rev. A 84, 051802 (2011)],一直致力于空气激光的强场物理与遥感应用研究。近期,该团队利用空气激光,发展了一种高灵敏度的相干拉曼光谱技术,实现了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的定量检测、多组分同时探测和CO2同位素识别,探测灵敏度达到0.03%的水平,最小信号抖动达到2%的水平。相关研究以High-Sensitivity Gas Detection with Air-Lasing-Assisted Coherent Raman Spectroscopy为题发表于Ultrafast Science。 空气激光辅助的相干拉曼光谱技术的基本原理如图1所示。飞秒激光与空气的极端非线性作用,一方面激发空气分子的光学增益,实现了1000倍以上的种子放大,产生了波长为428 nm、线宽为13 cm-1的氮气离子空气激光。同时,飞秒激光在大气中非线性传输,将频谱带宽拓展到3800 cm-1,比入射光谱宽一个数量级以上,足以激发空气中大部分污染物分子和温室气体的相干拉曼振动。当空气激光遇到相干振动的分子,有效产生相干拉曼散射。通过记录相干拉曼信号与空气激光的频移,即“拉曼指纹”,便可以得知分子的“身份信息”——化学成分。 图1. 空气激光辅助的相干拉曼散射技术的基本原理:(a)空气激光和相干拉曼散射的产生机制示意图;(b)展宽后的泵浦光光谱与原始光谱的对比;(c)空气激光的频谱和空间分布。 空气激光辅助的相干拉曼光谱技术,结合了飞秒激光和空气激光的双重优势:飞秒激光光谱宽、脉宽短,可以同时激发很多气体分子的相干振动;空气激光光谱窄,用其作为探针,光谱分辨率高,可以有效区分不同分子的拉曼指纹。因此该技术能够满足多组分测量和化学特异性的需求。在该研究中,通过采用种子放大和偏振滤波技术,有效提升了相干拉曼信号的信噪比,显著抑制了超连续白光产生引起的背景噪声和信号抖动,提高了探测灵敏度和稳定性。该研究团队利用空气激光辅助的相干拉曼光谱技术,测量了大气中CO2和SF6的拉曼信号强度与相应气体浓度的定量关系,CO2和SF6的最小探测浓度分别为0.1%和0.03%,最小信号抖动均达到2%的水平(图2)。 图2. 实验测得的相干拉曼信号强度与气体浓度的定量关系。插图为最小浓度下测量的CO2和SF6的拉曼信号,CO2(1388 cm-1拉曼峰)和SF6的最小探测浓度分别为0.1%和0.03%。 进一步,研究者在空气、CO2和SF6的混合气体中展示了该技术可以用于多组分同时测量,如图3(a)-(c)所示,这得益于飞秒激光多组分激发以及空气激光多组分分辨的能力。更加重要的是,利用空气激光辅助的相干拉曼光谱技术,还可以有效区分12CO2和13CO2的同位素气体,如图3(d)所示。 图3. 利用空气激光辅助的相干拉曼光谱技术测得的(a)空气中浓度为0.5%的CO2,(b)浓度为0.1%的SF6,(c)浓度为0.5%的CO2与浓度为0.1%的SF6混合物的拉曼信号;(d)空气中浓度均为0.4%的12CO2和13CO2的拉曼信号。
总结与展望
张志豪(第一作者),上海科技大学与中科院上海光机所联合培养的在读博士生,主要从事飞秒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研究。在Ultrafast Science、Science Bulletin等期刊上发表论文9篇。 张方波(共同第一作者),中科院上海光机所在读博士生,主要从事强场超快光学与非线性光谱技术研究。以第一作者、共同第一作者在Opt. Lett.、Phys. Rev. A等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3篇。曾获上海光机所优秀学生奖学金、三好学生荣誉。 姚金平(通讯作者),中科院上海光机所研究员,从事强场超快光学与非线性光谱技术研究。以第一/通讯作者在Phys. Rev. Lett.、Science Bulletin等发表论文38篇,研究成果入选“中国光学重要成果”、饶毓泰基础光学奖和封面文章。在空气激光方向的原创性工作单篇被引近200次。获基金委“优青”项目资助、入选上海市优秀学术带头人、上海青年拔尖人才、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任《中国激光》编委、Ultrafast Science青年编委。 程亚(通讯作者),中科院上海光机所研究员,华东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教授。主要从事超快非线性光学与激光微纳制造研究,发表论文200余篇,引用万余次,H因子大于50。国际学术会议大会和邀请报告100余次,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先后担任国家973计划项目、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出版中文专著1本,独著及合编著英文专著5本。任美国光学学会会士、英国物理学会会士、中国光学学会理事。 徐至展(通讯作者),中科院上海光机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中国惯性约束激光核聚变领域早期研究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国超强超短激光科学与强场物理新领域的开拓者。曾任上海光机所所长,中国光学学会副理事长等职。曾长期主持激光核聚变研究,做出开拓性突出贡献;在强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重要前沿研究,取得系统科学发现;首次在国际上用类锂和类钠离子方案获得8条新波长的X射线激光,最短波长已达到46.8埃;开拓中国超强超短激光科学与强场物理新领域,取得突破性成就。作为第一获奖人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项、国家发明奖二等奖1项、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和科技进步奖一等奖4项、上海市科技进步奖和自然科学奖一等奖2项等。1996年获上海市科技功臣奖;1998年获何梁何利基金科技进步奖。2006年国际超快强激光科学会议上,被授予“激光科学杰出贡献”金牌奖等。 致谢 相关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青项目、重点项目、上海市优秀学术带头人、上海市市级科技重大专项、中科院青促会等项目的支持。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