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 订阅
阅读 | 订阅
产业资讯

约300平方公里用地!深圳20大先进制造业园区布局规划出炉

激光制造网 来源:深圳梦2022-06-09 我要评论(0 )   

深圳20大先进制造业园区空间布局规划出炉!总规划用地面积约300平方公里深圳推动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不遗余力。近日,《深圳市20大先进制造业园区空间布局规划》出炉,...

深圳20大先进制造业园区空间布局规划出炉!

总规划用地面积约300平方公里

深圳推动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不遗余力。近日,《深圳市20大先进制造业园区空间布局规划》出炉,按照集中连片、产住分离的原则,在宝安、龙岗、龙华、坪山、光明、盐田、大鹏新区、深汕特别合作区合理划定先进制造业园区,总规划用地面积约300平方公里,按照启动区、拓展区、储备区有计划释放工业用地面积约60平方公里。



《规划》提出,深圳以先进制造业为主阵地,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优化产业空间形态,完善产业集群生态,培育产业发展动能,提升产业发展质量,打造一批错位协同发展、高端要素集聚、核心功能突出的先进制造业园区,为深圳担当好“双区”建设历史使命,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战略支撑。


根据《规划》提出的工作目标

到2025年,深圳建成辨识度高、集群集聚、承载力强的先进制造业园区体系,制造业压舱石地位进一步巩固,产业集聚效应显著增强,形成横向协同、纵向贯通的集群生态体系,面向未来的先进制造业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新支柱;


到2030年,形成集约高效、融合辐射、优势突出的先进制造业园区格局,形成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和国内示范效应的先进制造业基地,支撑深圳成为全球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标杆城市。


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深圳充分考虑全市各区产业基础、发展规划、空间承载等情况,在宝安、龙岗、龙华、坪山、光明、盐田、大鹏新区、深汕特别合作区等8个区域,选取产业基础比较好、具有空间保障能力的区域打造20大先进制造业园区,其中宝安区(含前海)4个、龙岗区3个、龙华区3个、坪山区3个、光明区4个、盐田区和大鹏新区合建1个、深汕特别合作区2个。


记者注意到,20大先进制造业园区突出先进制造业主体地位,因地制宜打造产业集群,强化产业链纵深拓展和升级再造。同时,按照“错位协同发展”的原则,明确各园区产业发展主导方向,鼓励位于不同区域、发展条件互补的园区开展精准对接与合作,推动形成主导功能清晰、各具特色、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先进制造业空间发展格局。

《规划》特别提出,强化供给、分步实施。按照近期、中期、远期目标在先进制造业园区内合理确定启动区(2021-2022年)、拓展区(2023-2025年)、储备区(2026-2030年),加快释放连片工业用地。坚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相结合,大力推进土地整备和城市更新,积极拓展规划新增产业空间,加快盘活存量低效产业空间,结合各区产业用地供应时序,引导高端制造项目优先落在能最快提供产业用地的园区,为项目落地实施提供空间保障。

《规划》在保障措施方面提出,要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空间保障、加快项目落地、加大资金支持、强化考核评估。比如,就强化空间保障而言,到2025年,保持270平方公里工业区块线范围基本稳定;到2035年,全市规划工业用地占建设用地比例不低于20%。同时,深入推进大面积产业用地整备,确保优质先进制造业项目有地可落;创新存量低效工业用地盘活机制,强力推进旧工业区连片升级改造。

一群一策 经略未来

深圳特区报评论员

酝酿已久“20+8”产业政策发布,为深圳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推进制造强市建设,持续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注入了澎湃动能。

从大局和长远的视野看,面向“十四五”以及更为长远的周期,战略性新兴产业将成为我国现代经济体系建设的新支柱,是破解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难题的关键产业。基于此,深圳始终把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实体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大力提升现代产业体系竞争力,打造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源,为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提供有力支撑。

一个政策包引领一个产业集群。此次“20+8”产业政策的发布,不是为了“稳增长”“稳住经济大盘”的一时之需,而是站在全局、战略的高度,从深圳发展的内在需求和长远战略出发,为深圳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未来产业发展谋划发展路径和未来方向,彰显了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深圳视野”“深圳格局”和“深圳作为”。

深圳致力于成为推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先行示范者,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未来产业代表着高质量发展的品质和先行示范的成色。以创新驱动的“20+8”产业集群,体现出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教育链的交叉融合,彰显出上游和下游、硬件和软件、传统和现代、制造和服务、技术和应用之间的协同发展,将在产业集群中实现市场、信息、知识的资源共享,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未来产业成为深圳构建高质量发展高地的重要战略支点和品质保障。

发展形势越是纷繁复杂,越需要信心和定力。“20+8”产业政策立足深圳实际,紧密围绕服务制造强国、制造强省建设,发展以先进制造业为主体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前瞻布局未来产业,对于稳住深圳制造业基本盘,保持制造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基本稳定,增强实体经济发展后劲,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和产业创新高地意义重大。特别是在“双统筹、双胜利”的背景下,“20+8产业政策”的发布将再次提振市场信心,对于激活市场主体活力、稳定预期,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将产生积极作用。

创新发展,实干争先。落实“20+8”产业政策要求,将相关产业发展蓝图落实落细,需要从各个层面做好保障措施,建立“六个一”工作体系、完善产业空间保障体系、健全市场主体培育体系、创新财政金融支持体系、强化创新支撑体系、构建市区联动推进体系……以全方位的政策支持,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风雨无阻的精神状态,将美好蓝图一步步变为现实。


专家解读


国家发展改革委区域战略中心研究室主任刘保奎:

前瞻布局 系统推进 重点突破


“在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国际环境错综复杂的大背景下,深圳出台《关于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培育发展未来产业的意见》(下称《意见》)意义重大。”6月6日,国家发改委区域战略中心研究室主任刘保奎接受深圳特区报驻京记者采访时表示,《意见》提出培育若干具有世界级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抢占未来产业发展先机,将提升深圳现代产业体系竞争力,支撑深圳成为全球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标杆城市,为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提供有力支撑。

刘保奎认为,《意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制造强国重要论述,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深圳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提出了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对于有关部门、社会各界准确把握《意见》要求给出了准确权威阐释。

刘保奎说,这一《意见》出台有利于深圳把握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前瞻布局未来产业,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和产业创新高地,引领全省乃至全国高质量发展。他具体分析指出,深圳拥有雄厚的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基础,规上工业总产值连续3年位居全国城市首位,4个集群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3个集群入选首批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工程。《意见》提出了深圳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重点发展的20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8个未来产业重点发展方向,并提出了具体保障措施,包括“六个一”工作体系、产业空间保障体系、市场主体培育体系、财政金融支持体系、创新支撑体系、市区联动推进体系等。他表示,《意见》出台的有关举措,可以有效化解实体经济发展困难,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对于增强深圳实体经济发展后劲,推动稳增长、稳就业、稳市场主体意义重大。

他认为,《意见》出台有助于深圳抢占发展先机。“近年来,深圳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推进制造强市建设,持续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取得积极成效,形成了不少宝贵经验。”他说,广东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聚力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和产业创新高地。深圳拥有创新生态、创新平台优势和产业优势,《意见》提出培育半导体与集成电路、工业母机、生物医药、海洋等若干具有世界级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一群一策”推动产业集群建设,抢占未来产业发展先机,有助于深圳为全省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和产业创新高地作出更大贡献,为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提供有力支撑。

“总体上看,《意见》提出的20个重点培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都是深圳具有坚实发展基础和竞争优势的领域。”刘保奎说,将使增加值千亿级产业集群发展优势更加凸显,合成生物、区块链等未来产业逐步发展成为新增长点。他建议,要重点突出发展前沿未来产业,打造若干具备良好前景的未来产业集群,培育本土领军企业和具有主导地位、国际竞争力的自主知名品牌,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形成竞争新优势。

刘保奎认为,《意见》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意见》明确提出了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培育发展未来产业过程中应遵循的4项基本原则,包括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坚持自立自强、创新引领,坚持系统推进、重点突破,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他表示,这充分体现了问题导向、系统思维、分类施策等科学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他特别举例说,《意见》强调把市场主导放在突出位置,坚持市场主导和政府引导相结合,这有利于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可以有效防止和避免在产业集群培育过程中的市场失灵、政府缺位或越位等,有助于推进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相结合,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综合优势,不断激发产业发展潜力和市场主体活力。

刘保奎最后建议,深圳应强化原始创新和颠覆性技术创新,加强前沿技术研发,加大“卡脖子”技术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力度,这对于从长远上破解产业发展中的突出短板,增强我国产业安全和经济韧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郭万达:

“战新”已兴 “未来”已来


6月6日,深圳出台《关于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培育发展未来产业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为深圳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积极培育发展未来产业明确目标和方向。


“‘战新’已兴,‘未来’已来。深圳近年来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推进制造强市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取得积极成效。”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郭万达解读《意见》时表示,《意见》的出台与近期深圳出台的一系列经济政策措施将形成强力“组合拳”,对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稳住制造业基本盘、确保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提振市场主体信心将发挥重要作用,更重要的是通过对深圳战新产业和未来产业的长远谋划布局,将提升深圳现代产业体系的核心竞争力,体现出深圳作为经济中心城市在全国经济稳增长和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这一大局中的使命和担当。


先行示范,明确战新产业集群、未来产业发展方向


放眼全球,先进制造业越来越成为国家竞争的焦点。“近年来,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不断强调再工业化,以科技创新推进智能制造、绿色制造,以此强化实体经济,把发展先进制造业作为增强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我国也围绕制造强国作出了系列部署和规划,如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培育若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中也特别提出要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郭万达表示,该《意见》的出台体现出全球视野、国家战略、广东大局,是对国家、省有关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的贯彻落实。同时,深圳作为中国经济的“压舱石”,率先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未来产业发展绘制“路线图”,展现了深圳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担当和作为。


“十四五”是深圳实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第一阶段发展目标的关键时期,也是把握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提升现代产业体系竞争力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今年深圳的政府工作报告将“坚持制造业立市之本,增强现代产业体系竞争力”作为年度重点工作之一,提出要做强战略性新兴产业、扎实推进先进制造业园区建设。


郭万达认为,深圳拥有优良的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基础。深圳规上工业总产值连续三年位居全国城市首位,新一代信息通信等4个集群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新型显示器件等3个集群入选首批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工程。但是,制造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存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还需进一步优化,发展后劲仍需进一步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的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还需进一步提升。“在今年疫情不确定性和复杂国际环境导致全球市场动荡的情况下,稳住制造业基本盘、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被摆到了更加突出的重要地位。”


郭万达指出,《意见》的出台,将和深圳此前出台的一系列稳增长的政策举措构成“组合拳”,形成推动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合力。今年以来,深圳接连出台纾困解难“30条”、培育壮大市场主体“30条”、促消费“30条”、工业经济“30条”等多项政策措施,力求稳经济增长,强市场主体信心。“在配合此前政策力求实现稳增长、稳投资、稳就业之外,《意见》的价值更体现在于‘强’——构建政策体系,完善配套支持,形成有利于先进制造业发展的良好产业生态和发展环境,以系统性长远性的支持政策,提升竞争力、创新力、影响力,最终达成制造强市的目标。只有强,才能实现长期持续的稳。”


精准谋划,以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


“《意见》体现了规划布局的科学、精准,在20+8个产业集群的选择上,尊重产业发展规律,突出了创新驱动,协同发展。”郭万达认为,《意见》凸显了以创新驱动为重要手段,以实现产业和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为目的。


“产业集群有水平式、垂直式和网络化三种形成方式。可以看出,这20+8个产业集群之间也存在着紧密的相互联系。”郭万达解释,如超高清视频显示产业集群可能与智能终端产业集群、数字创意产业集群等形成关联,这从根本上说是市场自发形成的。“但同时集合水平和垂直两种关联而形成的网络化集群质量更高,具有规模化、专业化、一体化的特点,能够使得上游和下游、硬件和软件、传统和现代、制造和服务、技术和应用等等之间形成交叉融合,分工协作,更有利于促进技术的演化迭代。”


“以创新驱动的20+8个产业集群,体现出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教育链的交叉融合。”郭万达指出,《意见》出台有利于促进形成政产学研协同的良好创新生态,一个集群的技术创新可能有利于其他集群的协同发展,同时形成创新外溢,以深圳的先进制造业发展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最终通过互补和协同,收获更大效益和更高质量,在产业集群中实现市场、信息、知识等资源的共享,助推区域整体实现高质量发展。


着眼长远,强调“四个集聚”


“《意见》体现了眼前和长远的统筹,既有利于当下,更着眼于未来,是从深圳长远战略考量而出台的政策措施。从《意见》中的发展重点、保障措施等方面可以看出对企业集聚、空间集聚、产业链集聚和资源集聚‘四个集聚’的强调和保障,这也是《意见》的亮点,体现了政府的决心和力度,保障了政策的落地和落实,有利于稳定预期、增强信心。”


郭万达解释说,在企业集聚方面,《意见》提出的保障措施之一是健全市场主体培育体系。培育壮大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打造一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形成一批专注于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隐形冠军”企业、创新领军企业、未来新兴企业……“发展壮大战新产业集群,必然会形成各类不同规模、角色的企业,而这些企业的集聚也意味着企业家、科学家、工程师等人才的集聚。”


在空间集聚方面,《意见》提出坚持集中连片、集约节约,突出高端先进制造,在宝安、光明、龙华、龙岗、坪山、深汕等区域,规划建设总面积约300平方公里的20个先进制造业园区,形成“启动区、拓展区、储备区”空间梯度体系。“制造业的发展需要连片土地空间,20个制造业园区总面积约300平方公里,占到深圳建成区面积的近30%,此次明确拿出这么多的土地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供坚实的空间保障,足以体现《意见》的长远战略考量和深圳发展先进制造业的决心和力度。”


在产业链集聚方面,郭万达认为,《意见》兼顾强链补链,提升和培育,以网络与通信产业集群为代表的多个产业集群已有较好发展基础,今后继续增强;而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集群等则重点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还有一批已经萌芽的未来产业,如细胞与基因、区块链等,则注重培育和提升。


在资源集聚方面,《意见》明确提出建立“六个一”工作体系,即坚持一个产业集群对应一份龙头企业和“隐形冠军”企业清单、一份招商引资清单、一份重点投资项目清单、一套科技创新体系、一个政策工具包、一家战略咨询支撑机构,逐步实现“一集群、一基金、一展会、一论坛、一协会、一联盟、一团队”,对此,郭万达表示:“这两个‘1+6’实际上都是为了集聚资源,精准高效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


此外,郭万达认为,《意见》提出构建市区联动推进体系,为各个战新产业集群和未来产业设定具体发展目标,明确各区的产业布局,也体现该《意见》充分结合深圳实际,全市一盘棋在统筹规划布局。


(内容来源:深圳特区报记者 吴德群  庄宇辉 李萍 关炜瀛)


承接20个先进制造业园区空间布局规划的各区相关负责人:
强化空间保障,加快项目落地

深圳出台《关于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培育发展未来产业的意见》,培育发展壮大“20+8”产业集群,因地制宜规划先进制造业园区,强化产业链纵深拓展和升级再造,更好地推动深圳经济高质量发展。

近日,承接我市20个先进制造业园区空间布局规划的各区相关负责人纷纷表示,将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空间保障、加快项目落地、加大资金支持,为深圳打造全球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标杆城市提供强力支撑。

紧盯目标 精准挖掘


宝安区燕罗街道整街统筹办副主任蔡业东表示,燕罗先进制造业园区作为全市20个重点发展片区之一,重点布局半导体与集成电路、智能终端、网络与通信,跨越发展其时已至、其势已成。我们必须紧抓时代腾飞机遇、开拓进取,紧紧围绕市委和区委的战略布局,紧盯打造“面向世界、引领未来、全国示范”的国际智能制造生态城目标定位,奋勇争先,以敢打必胜的决心和勇气高质量打造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高地。

新桥东项目实施主体、深圳市宝实置业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新桥东先进制造业园区重点布局新一代信息技术及智能装备产业链,精准挖掘产业链上下游细分领域的企业,打造具有示范意义的标杆园区。新桥东项目规划研究面积2.3平方公里,是全市首个平方公里级“工改工”项目,项目将打造工业上楼的产品体系,建设符合产业需求的新时代高标准厂房,适合智能制造等各类企业在园区扎根。未来,新桥东将为高端制造项目的落地实施提供强大空间保障。

积极承接 加速汇聚

规划建设的20个先进制造业园区中,龙岗布局了三个先进制造业园区,西部先进制造业园区聚焦网络与通信、半导体与集成电路、智能终端;中部先进制造业园区聚焦智能终端、现代时尚、超高清视频显示;东部先进制造业园区聚焦半导体与集成电路、新能源、生物医药、超高清视频显示、安全节能环保。

龙岗区工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作为产业大区,龙岗连续三年位居中国工业百强区之首,规上工业增加值多年稳居全市第一。今年初的龙岗区委七届二次全会报告提出,要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持续增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动能。围绕市“20+8”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布局,龙岗区有序建设龙岗东、中、西三大先进制造业园区,积极承接“20+8”产业集群中的“11+2”产业集群项目。全力推动“IT+BT+低碳”三大主导产业集群化发展,高标准建设龙岗世界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承载区,以半导体、工业软件为重点强化产业链供应链安全自主可控能力;优化宝龙生物药创新发展先导区运营机制,加速汇聚一批高成长、高效益、高质量生物医药企业;加快建设坪地新能源产业园,推动形成高效节能、绿色环保、资源循环利用的低碳产业集群。

增强实体 提质增效

龙华区工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作为深圳的产业大区、制造业强区,“20+8”产业集群政策文件,以先进制造业为主阵地,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为龙华区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战略支撑。


据悉,近年来,龙华区坚持制造业立区,把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实体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着力构建一批高端制造业园区,吸引大量高新科技企业进驻,2021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一举突破了千亿元。

在深圳市重点打造的20大先进制造业园区中,龙华占据三席。其中,九龙山先进制造业园区将聚焦网络与通信、工业母机、半导体与集成电路、高端医疗器械等打造产业集群;鹭湖-清湖先进制造业园区重点布局智能终端、网络与通信、激光与增材制造、安全节能环保、精密仪器设备等;黎光-银星先进制造业园区则规划发展智能终端、新能源、高端医疗器械、工业母机、激光与增材制造等产业。

为稳住制造业基本盘,增强实体经济发展后劲,做大做强优势产业,今年以来,龙华区还实施产业能级提升行动,落实全市“20+8”产业发展布局,实施数字经济“十百千”计划,发展“总部+高端制造”“龙头+配套”等新业态新模式,加快构建“3+3+N”产业梯队,打造数字经济先行区,力争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分别超过30%、42%。

夯实根基 释放活力


在深圳市20个先进制造业园区空间布局规划中,市委、市政府在坪山区重点布局了坪山金沙-碧湖、高新南和高新北等3大先进制造业园区。“这充分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对坪山发展的关心厚爱和殷切期望,也表明坪山在深圳‘20+8’战略性产业集群和科技创新发展的版图中,已占据重要地位。”坪山区工信局局长刘耀煌表示,三个园区总规划面积23.51平方公里,覆盖了新能源(汽车)、生物产业基地、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综合保税区等四大国家级产业片区,集聚了赛诺菲巴斯德、比亚迪、中芯国际、荣耀机器等行业领军企业,初步形成了以“创新药、智能车、中国芯”为代表的“9+2”战略性产业集群。无论从产业基础还是空间潜力上看,坪山区三大先进制造业园区均具备承接生物医药、半导体与集成电路、智能终端等20大产业集群和脑科学与类脑智能、合成生物等8大未来产业集群布局的优势禀赋。

刘耀煌说,接下来,坪山将对标最高最好最优,全域全链创新,打造有利于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良好生态和发展环境,持续激发释放产业发展潜力和市场主体活力,夯实“创新坪山、未来之城”的产业根基,为深圳推动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20+8’政策重磅出台,极大提振了光明区制造业发展的信心”,光明区产业发展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今年以来,光明区提出了“加快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科研经济先行地、创新人才集聚地”的“三地”路径,此次颁布的“20+8”政策为光明区加快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建设理清了工作思路,明确了奋斗目标。
按照部署,光明区承接“8+5”产业集群发展工作并谋划打造四大先进制造业园区。其中凤凰先进制造业园区拟布局集群方向为超高清视频显示、安全节能环保。马田先进制造业园区拟布局集群方向为精密仪器设备、智能传感器、现代时尚。玉塘先进制造业园区拟布局集群方向为高端医疗器械。公明先进制造业园区拟布局集群方向为新材料、生物医药。

接下来,光明区将积极落实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以四大园区带动全区制造业发展,锚定世界一流科学城和深圳北部中心奋斗目标,加快建设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

光明科学城局部效果图

谋划特色 共建共享


《深圳市20大先进制造业园区空间布局规划》出炉,盐田区和大鹏新区将聚焦生物医药、高端医疗器械、大健康以及海洋产业,承担共同打造东部滨海先进制造业园区的重任。对此,大鹏新区科技创新和经济服务局规划发展科科长陈晓旭表示,未来新区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依托新区产业基础,前瞻谋划特色,细分领域,积极争取国家级生命健康领域先行先试政策支持,率先构建具有大鹏特色的大健康前沿发展新生态,营造有利于激发创新活力、汇聚资源要素的发展环境,推动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盐田区大百汇生命健康产业园总经理张彩联认为,《规划》发布十分及时,体现了产业错位协同发展的方针,让产业空间得到优化配置,目标更明确,对生物医药,高端医疗器械,大健康和海洋产业的发展更有信心。盐田具备良好的资源与产业基础,如果能充分发挥东部地区的优势,精准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各方共赢、共建、共享,一定可以做出新的成绩。

深汕特别合作区发展改革和财政局负责人表示,深汕将以《规划》为指引,积极发挥深圳超大产业集中承载地的作用,打造国际一流的东部产业新城。着力构建“一体两翼”产业格局,高品质建设西翼深汕智造城,积极打造北部先进制造园、中部生态环境园、南部临港产业园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聚集区,重点发展智能网联汽车、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和海洋等产业集群;高水平发展东翼深汕湾机器人集聚区,重点发展机器人、人工智能产业,打造机器人全产业链特色集聚区。据悉,在创新财政金融支持体系方面,深汕特别合作区目前已成立深汕智造城平台公司,通过注入资金、资源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支撑项目滚动开发,支持平台公司通过基础设施基金、全产业链融资、股权合作(+EPC)资金、金融机构融资等方式多渠道筹集资金、做大做强。

权威解读

市委党校副校长、研究员谢志岿:建设产业“湿地” 打造“灯塔工厂”


6月6日,深圳出台《关于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培育发展未来产业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重要政策文件,培育发展壮大“20+8”产业集群。市委党校副校长、研究员谢志岿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建立现代经济体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深圳专门出台关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的意见,是服务制造强国建设的重大战略举措,意义重大。


谢志岿说,制造业关系国家的经济命脉,也关系广东省和深圳市的经济命脉。深圳是在实体经济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工业总产值连续三年位居全国城市首位,高新技术产业和实体经济更是深圳经济的“压舱石”。


谢志岿表示,《意见》进一步强调了制造业在深圳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坚持制造业“立市之本”,把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实体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立足深圳实际,紧密围绕服务制造强国、制造强省建设,发展以先进制造业为主体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前瞻布局未来产业,对于稳住深圳制造业基本盘,保持制造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基本稳定,增强实体经济发展后劲,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和产业创新高地具有基础性作用。


同时,明确了深圳制造业发展的目标。《意见》提出要培育一批优质龙头企业,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打造一批世界级“灯塔工厂”,形成一批引领型新兴产业集群,未来产业逐步发展成为新增长点,到202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规模超过1.5万亿元。


此外,进一步明确了深圳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路径。《意见》强调要推动有效市场、有为政府紧密结合,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不断激发产业发展潜力和市场主体活力。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构建各具特色、错位发展、功能协同、优势互补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格局。


谢志岿表示,值得一提的是,《意见》结合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以及深圳实际,科学谋划了深圳未来制造业发展的战略重点,包括网络与通信、半导体、超高清显示等20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合成生物、区块链等8个未来产业。同时,制定了深圳战略新兴产业发展的保障措施。如建立 “一集群、一规划、一基金、一展会、一论坛、一协会、一联盟、一团队”工作体系,规划建设总面积超300平方公里的20个先进制造业园区,建设一批定制化厂房,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供坚实的空间保障,加强财政金融支持体系和创新支撑体系建设等。


“《意见》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措施科学、保障有力,符合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和深圳实际,对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谢志岿认为,深圳在发展战略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发展的协调性和持续性,处理好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增量企业和存量企业、大企业和小微企业、政府引导和市场调节的关系,营造有利于创新创业和产业成长的环境,把深圳建设成为产业链供应链成龙配套,各类企业各得其所、相辅相成,产业生态环境优良的产业“湿地”。

深圳市社科院粤港澳大湾区研究中心主任兼国际化城市研究所所长袁义才: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紧密结合

“深圳出台《关于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培育发展未来产业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是在全国‘六稳’‘六保’大背景下的重大动作,不仅对于提振信心、稳住深圳制造业基本盘,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和产业创新高地、稳经济增长意义很大,更深层次看,也是在优化产业政策方面先行示范的努力。”深圳市社科院粤港澳大湾区研究中心主任兼国际化城市研究所所长袁义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深圳此举是衔接落实国家、省关于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中长期规划的重要举措,相关政策、做法都有着试验、创新的意义。


袁义才认为,深圳有不少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具备一定发展基础。今年一季度,深圳新能源车产业表现强劲,新能源汽车、充电桩产量分别增长195.4%、150.3%,成为深圳经济发展的新增长极。此外,深圳曾诞生了全国第一个大型商用核电站、第一个现代化垃圾焚烧发电厂、第一台插入式双模电动车、第一个兆瓦级太阳能并网发电站、第一幢太阳能光伏发电玻璃幕墙、第一台兆瓦级半直驱风力发电专用开关磁阻发电机,在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深圳自主品牌“华龙一号”三代核电技术和安全性能指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智能光伏逆变器、锂离子储能等技术处于全球领跑阶段。


《意见》在明确新能源产业集群发展重点时提到,要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智慧创新的现代能源体系。对此袁义才建议,应努力打造完善的核能、氢能等产业链条,积极推进能源产业数字化转型,加速与互联网技术融合发展,使之成为深圳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袁义才注意到,《意见》以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为基本原则之一,提出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有效市场、有为政府紧密结合。“面对疫情冲击、国际形势动荡所带来的挑战,深圳市政府为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培育发展未来产业,专门出台文件,采取一系列针对性政策措施,这个积极主动作为,是一次有效市场、有为政府紧密结合的有益探索。”


“《意见》提出建立‘六个一’工作体系,有目标、有手段、有项目、有机构和人员,注重积极而充分地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以切实高效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这就是有为政府的体现。”袁义才说,推动有效市场、有为政府结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圳在这方面的大胆探索,是为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改革探路,具有先行示范意义。


专家观点

科技部原党组成员、原秘书长、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张景安:掌握关键技术“杀手锏” 培育产业集群“高产田”


“深圳重磅推出《关于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培育发展未来产业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稳住深圳制造业基本盘,增强实体经济发展后劲,引领全省乃至全国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科技部原党组成员、原秘书长、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张景安在接受深圳特区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意见》的贯彻落实,将培育壮大深圳未来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主引擎,加快深圳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和产业创新高地的步伐。


打造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源


张景安分析指出,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多年来,深圳坚持制造业“立市之本”,形成了雄厚的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基础。2021年,深圳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39.6%。未来深圳引领高质量发展,仍应坚定不移稳制造,加强制造业创新。


他指出,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把握重要战略机遇期,发展以先进制造业为主体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前瞻布局未来产业,将助力深圳把握创新主动权,培育全球竞争新优势。


“未来的竞争和过去不同了,未来的竞争很大程度上是产业集群竞争。” 同时,他认为,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产业集群和产业链是未来竞争的重点。单一的产业、单一的企业都很难持续,必须形成一批产业集群,推动协同创新,交叉创新,共创未来。


“面对挑战,深圳一直高举改革开放和创新旗帜,提高核心竞争力,转变方式,破解各种矛盾,实现了可持续发展,迎来一个又一个辉煌。”他强调,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是引领未来发展的根基。应坚定不移培育具有世界级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培育发展未来产业,打造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源。


张景安建议,一要把核心技术、关键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有自己的“杀手锏”。为此,要强化原始创新和颠覆性技术创新,加强前沿技术研发,加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力度,构建自主安全、多元可控的产业链、供应链。二要有成千上万的中小企业,围绕产业链进行创新。


培育具产业生态主导力的优质龙头企业


曾兼任国务院设立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主任的张景安,充分肯定《意见》提出的具体保障措施,特别是健全市场主体培育体系的多项举措。他说,中小企业科技创新好,产业经济才能好,中国经济才能好。应健全市场主体培育体系,培育一批具有产业生态主导力的优质龙头企业。


“深圳充分发挥企业在创新中的主体作用,‘6个90%’为外界熟知。”他说,要通过实施培育壮大市场主体“30条”,推进“个转企”“小升规”“规做精”“优上市”,实施企业上市发展“星耀鹏城”计划,培育壮大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打造一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大力培育“独角兽”企业,形成一批专注于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隐形冠军”企业、创新领军企业、未来新兴企业。


“当今世界,人工智能创新与发展来势迅猛。美国硅谷是全球智能软件的创新中心。而深圳初步成为世界智能硬件创新中心,汇聚了华为、腾讯、云天励飞、鲲云科技、优必选等一大批人工智能企业,人工智能创新体系已初步建立,正成为全球AI创新发展的第一阵营。”十分看好深圳智能产业的张景安举例说,《意见》加快发展20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包括智能终端产业集群、智能传感器产业集群、智能机器人产业集群等;前瞻布局的8大未来产业中,包括处于孕育期的脑科学与类脑智能产业等。随着具有产业生态主导力的优质龙头企业不断涌现,相信深圳能打造成为未来的“硅谷”,引领世界。


为创新全球化作出深圳贡献


“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对创新的要求更高,需要集聚世界一流的科学家、大师。”张景安说,《意见》提出加大战略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师等人才培养引进力度,将为产业集群建设提供有力的科技和人才支撑。


“人才是第一资源,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一直是深圳人才政策的鲜明特色。此次深圳为培育发展未来产业,把创新人才汇聚工程列为五大重点任务之一。”他提醒说,人才需要培养,天才需要发现。希望深圳继续发挥包容性强的优点,弘扬先进思想、先进文化、科学精神等,对奇才怪才提供个性化、差异化的服务,让他们能在深圳这片创新沃土自由探索创新。


“目前科技创新全球化进入困难期。”张景安希望,深圳顺应世界潮流,创建开放包容的创新环境和平台,坚持开放创新,协同创新,共享共赢,真正成为全世界一流人才友好合作的圣地,打造真正的全球宜居宜创宜发展宜生活的乐土,为创新全球化作出深圳贡献。


深圳大学中国经济特区研究中心教授袁易明:支持工业发展至关重要

6月6日,深圳正式发布《关于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培育发展未来产业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重要政策文件,培育发展壮大“20+8”产业集群。把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实体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积极培育发展未来产业,这在深圳大学中国经济特区研究中心教授袁易明看来,是稳住工业产业集群在城市GDP占比且有所增长的重要举措,对城市未来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


如今,深圳已进入实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第一阶段发展目标的关键时期,大力推进制造强市建设,持续推进产业转型升级,这些都离不开工业发展。“工业是深圳经济重要组成部分,支持工业发展需要调动政府的力量,而该《意见》的出台正是起到了杠杆作用。其次,工业在全市GDP中的占比并不是最高的,但是最关键的。因为在过去几十年的城市建设中,工业已经具备了浓厚的发展根基,支撑着金融、物流、服务业等现代产业的发展,有着强大的生产能力。工业发展速度下降,就意味着其他产业难有后劲力。因此,面向发展新形势,支持工业发展至关重要。”袁易明表示。


《意见》就各产业集群发展的重点领域、技术攻关、产业集聚区、创新应用、目标方向等作出了指引。对此,袁易明认为,培育支持若干产业集群的发展,对抢占未来产业发展先机来说是个特别的角度。“深圳制造业发展从来都不是‘散点式’加工的模式,任何一个产业的发展都离不开上下游配套设施的供给。从这个角度来说,深圳拥有培育发展壮大产业集群的先天优势。”袁易明说,“同时,我也注意到,‘20+8‘产业集群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强化原始创新和颠覆性技术创新,但传统优势产业在其中并没有被遗忘。比如服装、眼镜等,生产这些不仅增加了某些园区在深圳的知名度,更是增加了深圳在全国的知名度。《意见》的出台赋予了它们时尚化和品牌化的同时,更促进了这些优势产业的发展,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发展奠定基础。”


当谈及《意见》对深圳经济发展的意义时,袁易明表示,每一个政策的出台都讲究时效性和战略性。“在时效性上,《意见》能立竿见影地解决企业的痛点和难点。比如,深圳正面对严峻的国际形势、新冠肺炎疫情、原材料大幅上涨、供应链受挫、人才成本上涨等诸多长痛与短痛。大企业因其雄厚的积淀尚能缓解,但对于‘营养不足’的中小型企业来说,压力不容小觑,急需资源配置。《意见》的出台正是政府在关键时期起到了关键作用,力度很大,形成横向协同、纵向贯通的集群生态体系,稳住经济增长,回归良好增长轨道,从而带动其他领域发展,展现经济特区的优势。而战略性则体现在,稳住工业发展势头。”在袁易明看来,深圳工业在GDP中的占比不能低于35%,因为这关乎到未来城市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持久力。由于工业外迁、工业用地被其他行业挤占的情况,解决这一问题刻不容缓。


“培育发展壮大‘20+8’产业集群从战略上释放了重要信号,是稳定深圳工业在经济总量中比重的关键举措,也展现了深圳在国家经济稳增长中的责任和担当。”袁易明坚定地说。


(内容来源:深圳特区报记者 陈震霖 李吉莹 任琦 杨明铭 方慕冰 肖雄鹏 王奋强 周宏博 张连城 程思玮 赵新明 胡玥 王森 李萍 焦子宇 杨丽萍 关炜瀛)


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关于发布《深圳市20大先进制造业园区空间布局规划》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

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推进制造强市建设的工作部署,以高质量产业空间保障先进制造业发展,依据《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培育发展未来产业的意见》等文件精神,制定本规划。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一个尊重、五个统筹”城市发展要求,以先进制造业为主阵地,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优化产业空间形态,完善产业集群生态,培育产业发展动能,提升产业发展质量,打造一批错位协同发展、高端要素集聚、核心功能突出的先进制造业园区,为深圳担当好“双区”建设历史使命,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战略支撑。

(二)工作目标。

到2025年,建成辨识度高、集群集聚、承载力强的先进制造业园区体系,制造业压舱石地位进一步巩固,产业集聚效应显著增强,形成横向协同、纵向贯通的集群生态体系,面向未来的先进制造业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新支柱。

到2030年,形成集约高效、融合辐射、优势突出的先进制造业园区格局,形成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和国内示范效应的先进制造业基地,支撑深圳成为全球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标杆城市。

(三)布局原则。

1.规划引领、统筹布局。发挥国土空间规划的引领作用,统筹考虑自然地理格局、资源承载能力、国土开发适应性等基础条件,优化空间资源配置,合理布局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处理好城市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以产业集聚区为载体,系统谋划战略性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布局,突出先进制造业主体地位,因地制宜打造产业集群,强化产业链纵深拓展和升级再造。按照“错位协同发展”的原则,明确各园区产业发展主导方向,鼓励位于不同区域、发展条件互补的园区开展精准对接与合作,推动形成主导功能清晰、各具特色、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先进制造业空间发展格局。

2.严守底线、科学划定。按照集中连片、产住分离的原则,在宝安、龙岗、龙华、坪山、光明、盐田、大鹏新区、深汕特别合作区合理划定先进制造业园区。坚持底线思维,把生态和安全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原则上先进制造业园区应布局在城镇开发边界集中建设区内,禁止占用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等各类保护区域。园区规划建设应满足“三线一单”环境管控要求,涉及基本生态控制线等城市控制性区域的,应满足相应管控要求。

3.功能协同、产城融合。强化园区生产制造主导功能,引导战略性新兴产业制造环节优先向园区集聚,原则上园区内产业用地以普通工业用地为主。坚持以人为本,注重产城融合发展,系统推进先进制造业园区与城市基础设施、公共设施有机衔接,将先进制造业园区及周边区域生活、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设施纳入产业集聚区统筹布局,保证生产工作和居民生活的有序进行。

4.强化供给、分步实施。按照近期、中期、远期目标在先进制造业园区内合理确定启动区(2021-2022年)、拓展区(2023-2025年)、储备区(2026-2030年),加快释放连片工业用地。坚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相结合,大力推进土地整备和城市更新,积极拓展规划新增产业空间,加快盘活存量低效产业空间,结合各区产业用地供应时序,引导高端制造项目优先落在能最快提供产业用地的园区,为项目落地实施提供空间保障。

二、园区布局

充分考虑全市各区产业基础、发展规划、空间承载等情况,在宝安、龙岗、龙华、坪山、光明、盐田、大鹏新区、深汕特别合作区等8个区选取产业基础比较好、具有空间保障能力的区域打造20大先进制造业园区,其中宝安区(含前海)4个、龙岗区3个、龙华区3个、坪山区3个、光明区4个、盐田区和大鹏新区合建1个、深汕特别合作区2个;总规划用地面积约300平方公里,按照启动区、拓展区、储备区有计划释放工业用地面积约60平方公里。


所在区

序号

先进制造业园区名称

重点布局产业集群方向

宝安区

1

燕罗先进制造业园区

半导体与集成电路、智能终端、网络与通信

2

石岩先进制造业园区

半导体与集成电路、超高清视频显示、网络与通信


3

新桥东先进制造业园区

工业母机、激光与增材制造、精密仪器设备、智能机器人


4

福海-沙井先进制造业园区

激光与增材制造、智能终端、超高清视频显示、网络与通信


龙岗区

5

西部先进制造业园区

网络与通信、半导体与集成电路、

智能终端

6

中部先进制造业园区

智能终端、现代时尚、超高清视频显示


7

东部先进制造业园区

半导体与集成电路、新能源、生物医药、超高清视频显示、安全节能环保


龙华区

8

九龙山先进制造业园区

网络与通信、工业母机、半导体与集成电路、高端医疗器械

9

鹭湖-清湖先进制造业园区

智能终端、网络与通信、激光与增材制造、安全节能环保、精密仪器设备


10

黎光-银星先进制造业园区

智能终端、新能源、高端医疗器械、工业母机、激光与增材制造


坪山区

11

金沙-碧湖先进制造业园区

生物医药、高端医疗器械、大健康

12

高新南先进制造业园区

半导体与集成电路、智能终端、新材料


13

高新北先进制造业园区

智能网联汽车、新材料、激光与增材制造


光明区

14

凤凰先进制造业园区

超高清视频显示、安全节能环保

15

马田先进制造业园区

精密仪器设备、智能传感器、现代时尚


16

玉塘先进制造业园区

高端医疗器械


17

公明先进制造业园区

新材料、生物医药


盐田区、

大鹏新区

18

东部滨海先进制造业园区

生物医药、高端医疗器械、大健康、海洋产业

深汕特别合作区

19

鹅埠-小漠先进制造业园区

智能网联汽车、新能源、安全节能环保、新材料、海洋产业

20

鲘门先进制造业园区

智能机器人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市先进制造业园区工作领导小组,由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常务副市长、分管副市长任副组长,市各相关部门、各区为成员单位。领导小组负责指导先进制造业园区规划建设,研究重大规划、重大政策和重要问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承担领导小组日常工作。各相关区成立区先进制造业园区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园区发展规划编制、区域空间生态环境评价工作、实施和统筹指导园区开发建设、运营等工作。

(二)强化空间保障。

到2025年,保持270平方公里工业区块线范围基本稳定;到2035年,全市规划工业用地占建设用地比例不低于20%。依托深圳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在全市层面划定产业集聚区,统筹配置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深入推进大面积产业用地整备,确保优质先进制造业项目有地可落。创新存量低效工业用地盘活机制,强力推进旧工业区连片升级改造。健全产业准入机制、发挥产业监管作用,提升产业空间综合管理效能。

(三)加快项目落地。

建立成熟地块供给机制,对先进制造业园区重点产业项目,在规划、土地、环保等方面超前服务,开展区域空间生态环境评价工作。优化重大项目立项审批流程,加大对入驻先进制造业园区项目支持力度,建立项目全生命周期考核机制。

(四)加大资金支持。

鼓励市、区两级设立园区投资发展基金,撬动更多社会资本参与园区建设。统筹各类基金,重点投资园区制造业企业,支持企业重要项目建设和转型升级。鼓励各园区建立“招投联动”机制,通过债权融资、股权投资等多种形式支持企业。成立园区上市培育服务机构,提供综合性、一站式、多样化的上市服务,推动园区制造业企业上市。

(五)强化考核评估。

建立健全园区发展考核评估机制,实行长效化、动态化、连续性的考核管理,明确各项重点任务关键时间节点,不定期开展督查督办,强化考核结果应用。

公开类型:主动公开

(信息来源: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转载请注明出处。

激光应用激光切割焊接清洗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激光制造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获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 用,并注明"来源:激光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及图片,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③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请及时向本网提出书面权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具体链接(URL)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移除相关涉嫌侵权的内容。

网友点评
0相关评论
精彩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