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辨率的快速上升与成本不断下降,正将激光雷达推向更广阔的汽车市场。“现在(大家)刚刚占领完的是40万以上的车型(市场),今年其实大家已经在往下打20万、30万的车型(市场),这也是今明两年我们的目标。”在2023上海车展上,国内头部激光雷达公司北醒(北京)光子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北醒”)CEO李远,对包括经济观察网记者在内的多家媒体表示。
在汽车智能化时代加速来临之际,激光雷达作为探测角度和精度最优的传感器,对于提高车辆的辅助驾驶功能水平具有重要作用,正在成为车企上市新车的一大卖点。不过,由于分辨率不足、成本偏高等问题的存在,激光雷达在汽车市场的应用占比不到1%,尚处于“开荒期”。
“雷达本身的优点是感知力特别好,但线数还是不够,成本还是高。成本是跟量相关的,线数就是技术架构问题,技术提升还是有很大的余地。”李远表示。
如今,随着行业从机械时代进入混合固态时代,激光雷达的技术与成本问题正在得到逐步解决。“其实所谓的固态,本质就是半导体化,一旦半导体化就进入了摩尔定律,就可以急速下降成本,这个是趋势。但是怎么半导体化,先半导体化什么东西,这个是有技巧的。”李远称,这个节奏感非常重要。
作为一个行业“老兵”,李远深知一家公司把握工程化节奏感的重要性。北醒入局车载激光雷达领域的优势之一是,已经与自动驾驶行业的巨头滴滴自动驾驶在前端研发上积累了大量经验。
在本届上海车展上,北醒还展示了激光雷达“北曜Beta”,这是北醒与滴滴联合研发的国内首款2K图像级高精度激光雷达,其以滴滴自动驾驶为主提供核心设计,北醒辅助设计并负责生产制造。在双方联合开发北曜Beta的过程中,经过不断探索和创新,最终提炼并形成了“北醒应龙”平台。
据李远介绍,平台的底层硬件架构由三个模块组成,分别是高精2D扫描系统,905nm阵列收发和自定义SoC。模块化的设计最大的好处是在每个子系统可分别迭代升级甚至替换,独立进化功能,并且在生产加工方面,也可以分模块预组装、检验等等,减小整机流程工序和后段良率,兼顾成本和可升级性。该技术特点也成功解决了高线数性能和成本之间的矛盾,使激光雷达产品的商业化量产成为可能。
在发布会现场,北醒还宣布与滴滴自动驾驶正式达成生态战略合作。接下来双方将围绕激光雷达的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等多领域展开积极合作,共同推进高等级自动驾驶中的技术创新和量产落地。
经过长时间的验证之后,北醒才逐渐落地车规激光雷达的工程化。这也是众多车企选择北醒的主要原因之一。“我们已经拿到了18万台主雷达的定点,106万台小模组的定点。我们年中要给车厂交付C样(批量样件),年末就要开始批量交付了。”李远在采访中透露。
未来行业的发展方向依旧是“降本增率”,即推动产品深入半导体化以降低成本,同时不断提高产品的分辨率,努力做到与相机一致甚至更佳的水平。只有如此,激光雷达才真正会在汽车上普及开来。“如果价格完全不变,只停留在40万以上的车,肯定量是不够的,一定要下沉到20万的车,你才有可能快速到10%-15%这个(爆发)点。”李远表示。
在李远看来,北醒现在做的工作,本质就是将真实世界数字化,最终目的是让人工智能更高效地进行运算并操控,为人类服务,把车辆事故率降下来,让车更安全。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