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风和畅的季节,浙南科技城创新创业新天地迎来了一场春天之约。
昨天,2024温州首届职工科技创新大会召开,聚焦科技创新、职工成长,以创新科技成果展示、劳模工匠经验分享、签署“金融支持”战略协议、发布职工创新工作十大举措等,打造了一场跨界联动、双向奔赴的“新”盛会。
这场大会释放出哪些“新”信号?温州如何奔向高质量发展的“新”辰大海?
追“新” 科技创新成果多
大会召开前,会场两侧的科创成果展示区,成了最热闹的地方,优秀的创新成果、劳模工匠的绝活绝技,为与会人员献上了一场“智慧盛宴”。
稳频激光系统技术的难点攻破项目,得到了与会人员的连连点赞。记者从项目负责人、工程师刘珍峰处了解到,高精度稳频半导体激光器主要用于原子钟、原子陀螺仪、原子磁力仪等领域,是国防军事装备系统的核心器件,但目前我国相关产品95%以上依赖进口。
“我们研发出的半导体激光器,对温度和电流波动采用了免疫技术,还将稳频半导体激光器进行集成,装在‘小盒子’里。”刘珍峰介绍,该技术有效解决了此前激光器稳定度差、操作复杂、体积庞大、依赖进口等问题,打破了国外对我国高端半导体激光器的管制“卡脖子”。
活动现场,像这样的创新项目很多。从先进制造业到现代服务业,从数字经济到生命健康,从新材料到新能源,围绕温州的产业发展战略,展现了全市职工对科技创新的深刻理解和实践。
创“新” 培养技术“尖兵”
大会现场,还举行了首届职工科技创新大赛获奖项目颁奖仪式。高技能人才、劳模工匠等站上“C位”,手捧奖杯,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回望我的创新经历,是一段充满挑战、探索与成长的旅程。”现场,浙江晨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高级技师、全国劳动模范胡东方分享了自己的创新经历。他说,20多年来,他就是因为不断在工作中创新,才一步步从模具钳工学徒成长到模具设计师高级技师。
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期间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断,强调要“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敢于创新的温州,也在努力打开“新质生产力”的大门,希望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的新路。
谈起前不久我市举办的职工创新科技大赛,市总工会相关负责人说,科技创新是“新质生产力的发动机”,可以引领和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我们办赛的目的是选人、选项,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很多时候‘高手在民间’。”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不仅需要“高精尖缺”科技创新人才,也需要能够熟练掌握新质生产资料的应用型人才。来自东宝阀门有限公司的高级技师、高级工程师刘余,研发的高压自密封蝶阀技术,成为本次大赛职工优秀技术创新成果的项目之一。他告诉记者,该项目的研发是自己从工作实践中研究所得,能获此殊荣对他来说是极大的鼓舞。“我要用更多创新,突破更多难关。”
胡东方、刘余的创新经历,为当下技能型青年如何实现“从一技傍身到技能成才”,成长为“金蓝领”找到了答案。
唤“新” 勾勒发展新蓝图
向“新”而行,是一场以“心”唤“新”的双向奔赴,需要的是全城发自心底的涌动。
今年,温州提出建设营商环境最优市、冲刺“双万”城市,打造浙江高质量发展第三极的目标。人才留温率如何提高、传统产业怎么转型升级、新五大产业如何发展……一连串的难点痛点,对温州的创新能力、高素养劳动者队伍建设提出更高的要求。
全市职工如何更好助力发展?当天的大会上,发布了一揽子紧锣密鼓的政策,用“有形的手”为职工创新提供更多“无形的支持”——市总工会与中国人民银行温州市分行等多个部门,共同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记者了解到,协议主要对温州职工优质创新成果项目的筛选遴选、孵化培育、资源导入、投资融资等方面达成战略合作。“希望让职工更有底气,激发更多‘从0到1’的原始创新,提高职工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和产业化水平。”
在大会现场,《温州市支持职工创新工作十大举措》同步发布,内容涵盖打造创新思政高地、提升职工职业技能、提高职工创新服务能力、组织劳动和技能竞赛、搭建职工创新交流平台、推动技能创富提薪、加强人才政策保障、强化企业创新奖励、加强创新金融支持、强化知识产权创造与保护等10个方面,勾勒出温州向“新”发展的蓝图。
打开“科技大门”,拥抱“新质生产力”,是一座城市对于高质量发展的思辨。温州要“以新促质”,推动科技创新、制度创新“两个轮子一起转”。该名负责人说,希望以本次大会为契机,推动加快形成以科技创新为主引擎的高素养劳动者培育机制,支撑温州更高水平建设创新型城市,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来源:温州日报
原标题:一场大会背后的“新”力量
2024温州首届职工科技创新大会侧记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