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 订阅
阅读 | 订阅
企业新闻

专访深圳技术大学创校校长阮双琛:以“百超之眼”,洞见激光自动化的未来

激光制造网 来源:百超迪能激光2024-07-12 我要评论(0 )   

在当今全球制造业转型升级与新兴科技领域蓬勃发展的双重浪潮下,激光自动化技术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无限潜力,成为推动工业进步和技术创新的重要力量。随着“中国制造202...

在当今全球制造业转型升级与新兴科技领域蓬勃发展的双重浪潮下,激光自动化技术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无限潜力,成为推动工业进步和技术创新的重要力量。随着“中国制造2025”等战略的深入实施,以及全球对智能制造、绿色制造需求的日益增长,激光自动化技术作为连接传统制造与未来智能制造的桥梁,其重要性愈发凸显。

基于这一背景,在此前百超中国精心筹备的“激光+自动化”圆桌论坛上,百超迪能激光有幸邀请到了激光技术领域的权威专家——深圳技术大学创校校长阮双琛教授,就激光自动化未来的发展趋势这一核心理念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阮教授以其前瞻性的视角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为我们详尽阐述了激光+自动化技术蓬勃发展的四大核心要素:激光技术的发展、基于大数据或人工智能的先进自动化技术、新兴应用场景的开拓、卓越工程师的培养新路径

激光技术的飞跃:从常规到高精尖

访谈伊始,阮教授便强调了激光技术作为核心驱动力的重要性。他指出,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激光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焊接、打标、切割、熔覆等多个常规工业领域,极大地提升了生产效率和加工质量。

尤为值得关注的是,国内工业级光纤激光器技术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功率水平已攀升至15万瓦,标志着我国在激光技术领域的国际竞争力显著提升。

同时,超快激光器的发展更是日新月异,千瓦级的皮秒、飞秒激光技术不仅拓宽了加工材料的范围,更在精度和效率上实现了质的飞跃,为传统激光工艺带来了革命性的提升。

随即阮教授进一步指出,未来激光技术的发展将聚焦于两个关键平台的建设:工业用的准分子激光平台和碟片激光技术平台。

准分子激光虽在国内已有多年研发历史,但在工业化应用方面仍需加强;而碟片激光技术作为近年来的领先技术,已在国际工业界得到广泛应用,我国在此领域虽有所起步,但仍有巨大的发展空间。这两个平台的成熟与完善,将为激光与自动化技术的深度融合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推动现代制造业迈向新的高度。

自动化技术的智能集成:大数据与AI的赋能

谈及自动化技术的未来,阮教授认为,基于大数据和AI人工智能的先进自动化技术将是推动激光加工行业转型升级的关键。

基于百超中国自动化技术的经验,通过推动自动化转型升级,有效助力生产企业实现金属加工领域的材料流和数据流的畅通。此举不仅促进了工厂设备的互联互通,还显著提升了生产效率和降低了成本。以科达装备工厂为例,得益于百超中国的技术支持,其设备内置的数据采集芯片不仅能够实时收集数据,还能执行部分算法决策功能。

阮教授指出,通过整合大数据分析与人工智能算法,激光加工系统能够更加精确地识别和适应不同的应用场景,实现工艺参数的智能化优化与动态调整。这不仅大幅提高了加工过程的稳定性和效率,也为激光加工拓展了更多元化、更高附加值的应用前景。

新应用场景的无限探索:从工业到生命科学

然而,激光自动化技术在新兴领域的应用前景同样广阔。阮教授认为,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和成本的逐步降低,激光自动化技术正逐步渗透到生物化学、医学等前沿领域。

生物化学领域,激光技术可用于精准操控生物分子,推动生命科学研究的深入;在医学领域,激光加自动化技术则可用于疾病诊断、治疗及信息挖掘等多个方面,为患者带来更加安全、高效的治疗方案。这些新兴应用不仅展现了激光自动化技术的巨大潜力,也为其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卓越工程师的培育:创新发展的基石

在访谈的最后,阮教授特别强调了卓越工程师培养的重要性。他指出,无论是激光技术的发展还是自动化技术的集成创新,都离不开高素质、专业化的工程师队伍。

因此,建立科学的工程师培养体系、激发工程师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对于推动激光自动化技术的持续进步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阮教授呼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为培养更多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的卓越工程师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结语

通过对阮双琛教授的专访,我们深刻感受到了激光自动化技术在当今时代所展现出的蓬勃生机和无限可能。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场景的持续拓展,我们有理由相信,以百超中国为代表的激光自动化技术将在未来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贡献更加巨大的力量。

转载请注明出处。

激光应用激光切割焊接清洗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激光制造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获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 用,并注明"来源:激光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及图片,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③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请及时向本网提出书面权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具体链接(URL)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移除相关涉嫌侵权的内容。

网友点评
0相关评论
精彩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