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 订阅
阅读 | 订阅
今日要闻

交大博士“跨界”学激光,长三角国创中心联动校企培养工科人才

激光制造网 来源:上观新闻2024-09-02 我要评论(0 )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研究生尤佳彬获得博士学位,也结束了他在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先进激光技术研究所“跨界”研究的历程。作为燃料电池专业的博士,他在激光专家的指...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研究生尤佳彬获得博士学位,也结束了他在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先进激光技术研究所“跨界”研究的历程。作为燃料电池专业的博士,他在激光专家的指导下,研制出一款燃料电池电堆激光检测台。它能360度无盲区检测电堆的表面缺陷,分辨率小于1微米,无论是精度还是效率,都远远优于传统的肉眼检测。目前,这种设备已用于上海文景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将单极板来料检测效率由30片/小时提升到80片/小时。

尤博士的“跨界”研究,源于长三角国创中心与文景能源的合作。去年,这家从事燃料电池研发和制造的企业“出题”,希望解决商用车燃料电池极薄双极板的检测和焊接技术难题。经过调研和需求对接,长三角国创中心促成了先进激光所与文景能源的合作。去年6月,双方签订了总价值1000万元的合作协议,将激光技术应用于燃料电池核心零部件的制造和装配。

达成研发合作后,一个人才联合培养项目随之启动。在长三角国创中心的推动下,上海交大燃料电池研究所、先进激光所、文景能源三方携手,以燃料电池核心零部件批量生产的缺陷检测、表面处理、装配工艺的工程化研究为方向,共同培养兼具燃料电池、激光加工专业背景的人才,助力我国燃料电池制造技术进步和氢能应用。

尤佳彬博士在进行燃料电池电堆测试。

去年7月,16名交大研究生和博士后带着课题进入先进激光所,探索将激光技术应用于燃料电池部件切割、焊接、检测等各个环节。联合培养期间,长三角国创中心按照每人每年1.2万—5万元的标准提供奖学金。

“我以前在交大做的是基础理论研究,而激光所是一家企业,在这里要真刀真枪地解决工程实战问题,”尤佳彬告诉记者,“经过一年学习,我和激光所的老师一起研制出燃料电池电堆激光检测台,还提高了工程实践和团队协作能力,感觉收获满满。”

如今,这些交大学子的激光技术研究成果已应用于文景能源,转化为新质生产力。在长三角国创中心主任刘庆看来,人才共培共享、人才转移是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关键,推动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联合培养青年科技人才,可成为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的一个重要抓手。“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对教育、科技、人才进行‘三位一体’专章部署和统筹安排,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进一步对深化‘三位一体’改革作出部署,让我们科技和教育工作者备受鼓舞。”曾任重庆大学副校长、清华大学金属材料研究所所长的刘庆说。

截至今年8月,长三角国创中心已通过产教融合模式,联合培养研究生5884人。在与上海交大、同济大学、华东师大等上海高校的合作中,长三角国创中心以龙头企业提出的产业“真需求”为课题,以下属专业研究所和龙头企业为合作平台,以高水平科研人员和企业高级工程师为导师,实行“双导师制”并设立奖学金,培养具有实操能力的创新型人才,带动产学研合作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坐落于上海张江科学城。

刘庆介绍,有调查显示,国内应届硕士、博士毕业生入职企业后一年内的离职率高达40%以上。究其原因,主要是毕业生应聘企业时彼此不够了解。校企合作培养研究生,有助于解决这个问题——研究生带着产业“真需求”课题,在企业从事技术研发1—2年,既能培养工程实践能力,又能深入了解这家企业,有利于人才与企业的“双向奔赴”。

这方面,全球闻名的德国弗劳恩霍夫协会值得借鉴。这个协会下属的70多家研究所都依托高校建立,由高校系主任或知名教授兼任研究所所长,研究所40%左右的研发人员是对应高校的研究生,研究所的课题大多来自企业的技术需求,90%的研究生毕业后会去企业工作。

“搭建链接产学研的桥梁,组织研究生走进企业,在高校教授和企业研发负责人的指导下从事产业技术研究,让他们的研究成果被产业所用,是弗劳恩霍夫协会的成功秘诀之一。”刘庆说,“我国高校在工科人才培养上存在与产业脱节的问题。我们也要搭建桥梁,让更多的高校工科学生和教师走进企业,深入了解产业技术发展的新动向,为国家培养出兼具研发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高质量人才。”


转载请注明出处。

激光,光电,激光产业,企业,创新,激光企业,智能制造,产业园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激光制造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获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 用,并注明"来源:激光制造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及图片,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③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请及时向本网提出书面权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具体链接(URL)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移除相关涉嫌侵权的内容。

网友点评
0相关评论
精彩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