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上午,全市科技大会暨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举行。
大会揭晓了2023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共有214项(人)获奖。吴光辉院士和丁健院士被授予“上海市科技功臣奖”,10人荣获上海市青年科技杰出贡献奖。有46项成果荣获自然科学奖,29项成果荣获上海市技术发明奖,授予114项成果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以及9项成果上海市科学技术普及奖。多位获奖者来自学会理事单位,包括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第一人民医院、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所、同济大学、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上海理工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等。
在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和科技进步奖三大奖项中,自然科学奖成果数量不断提升,在198个获奖项目中,自然科学奖占比达23%,远高于前5年15%均值。获奖项目蕴含的原创性、引领性和颠覆性“基因”不断增强,16项自然科学一等奖项目中,6项成果的论文发表在CNS(《细胞》《自然》和《科学》),5项成果的论文发表在CNS子刊,还有5项成果的论文发表在本领域权威期刊上。技术发明奖成果瞄准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的一系列核心关键难题,17项技术发明一等奖项目中,获授权发明专利644项,平均每个成果有38项原创性发明得到专利保护。10名青年科技杰出贡献奖获奖人中,有6位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支持,分别在量子科技、红外物理、智能材料、人工智能、生命科学等领域取得骄人业绩。
学会副理事长武海斌获得自然科学一等奖
项目名称:量子多体非平衡动力学与精密测量
完成人:武海斌、邓书金、盛继腾、武跃龙
2023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奖项一等奖部分项目第一完成人合影,左起:张桂戌、武海斌、蒲戈光
该项目基于超冷原子,聚焦于强相互作用量子气体非平衡动力学与精密测量,在标度不变费米气体中发现位置和大小服从离散几何标度律的普适动力学膨胀新规律,揭示了其时间反演不变性;发现新型长程可控热传输新机制与费米多体量子热机,抑制量子热机超绝热做功的量子耗散,极大提高了输出功率和效率;利用高精度光频梳、冷原子及磁场精确控制技术,实现了光子散粒噪声极限超灵敏光谱及目前精度最高的锂原子绝对频率测量,部分解决了理论和测量分歧。项目研究成果有助于推动多体强相互作用物理、量子热力学、精密测量等领域发展。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