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关于禾赛科技开启大规模裁员计划的消息引发广泛关注。(详情见本公众号日前发布的报道《突发!传激光雷达巨头大规模裁员,无年终奖》。)
作为全球自动驾驶及高级辅助驾驶(ADAS)激光雷达的领军企业,禾赛科技曾取得诸多辉煌成就,2023年2月于美国纳斯达克成功上市,成为中国“激光雷达第一股”,其产品广泛应用于各类智能出行及机器人领域。然而如今却陷入大规模裁员的窘境,这不仅反映出禾赛科技自身面临的难题,更折射出整个激光雷达行业所遭遇的诸多挑战。
裁员减负:成本重压下的无奈之举
从经营数据来看,禾赛科技2024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出喜忧参半的局面。总营收达5.4亿元,同比增长21.1%,激光雷达季度总交付量飙升至13.4万台,同比大幅增长182.9%,ADAS 产品交付量同样表现亮眼,增长220%。
基于如此出色的交付成绩,禾赛科技对盈利前景信心满满,预计2024年第四季度总营收接近1亿美元,有望实现季度盈利,并推动全年在不同会计准则下实现盈利。
但光鲜数据背后,是沉重的成本负担。
2024年前三季度,研发费用高达6.13亿元,占总营收比例达45%,仅第三季度研发费用就比2023年同期增长14.3%,主要源于研发人员薪资支出增加以及折旧费用上升。尽管营收增长可观,可支出的水涨船高使得利润空间持续收窄,净亏损虽同比收窄50.4%,仍高达7040万元。
在这样的压力下,裁员成为短期内控制人力成本、优化资源配置的首选策略。通过削减人员开支,禾赛科技意图缓解经营压力,维持资金链稳定,为后续发展争取喘息之机。
技术路线之争:前行路上的迷茫
在智能驾驶领域,激光雷达与纯视觉方案的竞争从未停歇。
激光雷达方案凭借高精度、高可靠性优势,成为诸多车企自动驾驶布局的关键一环,但它对高精地图依赖严重,且系统计算能力要求极高,这无疑推高了研发与应用成本。
与之相对,纯视觉方案以低成本、低地图依赖的特点,吸引了特斯拉等车企大力推崇,马斯克多次抨击激光雷达方案,力挺纯视觉路线,称其模拟生物神经网络和眼睛视觉系统,在复杂驾驶场景中最为有效。
当下,纯视觉方案异军突起,小鹏、鸿蒙智行等部分车型纷纷加入其阵营,给激光雷达方案带来不小冲击。尽管目前激光雷达方案仍占据主流,市场研究机构预估未来几年全球及中国车载激光雷达市场规模将迎来爆发式增长,年复合增长率接近150%。
但禾赛科技等激光雷达企业发展之路愈发艰难。一方面,高昂的研发生产成本,从核心部件制造到后续工艺处理,都使得激光雷达产品售价居高不下,限制了市场普及速度;另一方面,高精地图作为激光雷达的重要支撑,却因数据敏感性与高频更新成本,成为制约发展的瓶颈。禾赛科技若想在技术路线纷争中突围,亟待在成本控制与技术优化上实现重大突破。
市场格局重塑:头部竞争与生存危机
激光雷达市场格局正经历剧烈变动,洗牌加速。
回顾2021年,禾赛科技市场份额仅3%,车载激光雷达市场由法雷奥、速腾聚创等企业主导;到2023年,禾赛科技以37%的份额跃居首位,前五名厂商占据全球93%市场,行业头部效应凸显。
然而,市场高位并非高枕无忧。曾经辉煌的Luminar,作为美股明星激光雷达公司,市值蒸发超90%,从巅峰120亿美元滑落至4.5亿美元,濒临退市,为求生存不得已裁员约30% 以转型 “轻资产” 模式。
类似地,Quanergy破产,Ouster和Velodyne合并重组,博世放弃自研,这些案例都警示着行业竞争的残酷。禾赛科技虽暂居头部阵营,却同样面临市场需求波动、订单增长放缓困境,大规模裁员或许能解一时之急,但要在风云变幻的市场中长期立足,必须持续创新、优化成本,精准把握市场脉搏,否则随时可能被后来者赶超,甚至被市场淘汰。
禾赛科技此次裁员风波,是企业自身发展瓶颈与行业深层次矛盾交织的结果。在未来,激光雷达行业能否突破重重困境,禾赛科技又能否凭借自身底蕴与战略调整重回增长正轨,都有待时间给出答案,而这一路径探索对整个智能驾驶产业发展也具有深远的参考意义。
转载请注明出处。